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美人如馔 > 第216章 最真实的幸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莺笑着转身进厨房炒饭,动作利落地打蛋、下锅、翻炒。

她顺口回头对站在旁边的秀妍说道:“秀妍,你先把鱼丸汤、奶茶快点端出去,让景捕头垫垫肚子,别让他饿坏了。”

秀妍刚把东西放在桌上,景苏的眼睛瞬间就黏在那杯冒着白气的奶茶上了。

那杯奶茶表面浮着一层细腻的奶沫,热腾腾的白气缓缓升腾。

淡淡的奶香味随风飘过来,直往他鼻尖钻。

景苏不由自主地咽了下口水。

他伸手就把杯子拿了起来,掌心立刻感受到温热的触感。

别说跟记忆里的一模一样了,这一杯比他记得的还要好喝!

景苏猛地瞪大眼睛,瞳孔里映着头顶昏黄的灯笼光。

喉结上下一动,他仰头猛灌一大口。

接着又舀起一勺鱼丸汤,黑亮的酱汁裹着弹嫩的鱼丸。

才刚送进嘴里,牙齿还没来得及嚼上两下。

他又停下来,扭头盯着奶茶看了两秒。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忍不住又抓起杯子。

“吨”地一大口灌进嘴里,连气都没换。

怎么越喝越上瘾呢!

他一手拿着竹筒杯,一手攥着木勺,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光是这奶茶,跑十趟我都值了!待会儿必须打包几杯带走,兄弟们一人发一杯,让他们也开开眼!”

他自己是喝过瘾了,可身边那么多人还没尝过呢。

平日里他总吹这奶茶如何神仙,别人说不过是糖水加奶罢了,能有多稀奇?

这回他非要带回去几杯,趁他们不备塞到嘴边,看他们尝完后惊得下巴落地,一个个红着眼求着他分一口!

姜莺把蛋炒饭炒好,掀开锅盖时金黄的米粒裹着蛋液翻滚。

她将一盘热腾腾的蛋炒饭端上桌,眼角余光瞥见景苏喝奶茶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别着急,锅里还有呢。”

景苏顾不上抬头,一心扑在吃的上面。

他夹起一勺饭,直接送进嘴里。

刚嚼两下,米饭的焦香和蛋香在口中炸开。

他还没来得及回味,又赶紧端起奶茶喝了一口。

温热的奶液冲淡了口中的油感,反而让米饭的香味更加突出。

几口扒完饭,最后一粒米饭也被舔干净。

最后一点奶茶也一口气喝光,杯底朝天,连残渣都不剩。

他拍了拍肚子,吃饱了,整个人懒洋洋的。

往后一靠,他瘫在椅子上。

“姜老板手艺真绝!”

他由衷赞叹,声音里透着十二分的满足。

“这奶茶更香!口感更顺,奶味更足,甜得刚好,一点都不齁!”

姜莺轻笑着回了一句:“只是换了个做法而已。”

“怪不得!”

景苏摸着肚子笑出声,满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不是我口味变了,是奶茶升级了!这味道,谁喝了不得跪下叫一声师父?”

他顿了顿,忽然坐直身子,一脸认真地说:“我回头一定叫朋友来买,三班轮岗排队我也要让他们尝一口!保证你天天都卖到断货!”

姜莺眨眨眼,眸光灵动,笑意更深。

“那就太好了。”

她稍稍凑近一些,压低声音。

“过几天我还会上新自己酿的酒,景公子可得多带人来捧场。去晚了,可啥都不剩咯。”

有酒?

景苏原本懒散地靠在椅背上,一听这话,眼睛猛地一亮。

整个人“腾”地一下挺直了腰板。

他转头看向姜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姜老板你还懂酿酒?”

酿酒可不是件简单事。

从选料、发酵到蒸馏、陈酿,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不同手法酿造出来的酒,风味可能天差地别。

这种手艺,往往都是家族世代相传。

哪个男人不爱喝两口呢?

一杯好酒入喉,暖意自腹中升腾而起。

闲来小酌,谈天说地,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惬意时光。

“会一点点,”姜莺轻笑着说道,“最近正在试新配方,差不多快成了。”

姜莺今天并不忙,见景苏兴致盎然,便顺势坐了下来。

察觉到景苏手中的杯子已见底,她立刻扬声唤道:“秀妍,再去倒一杯来。”

景苏连忙摆手,连连推辞:“不了不了,不能待太久。”

他站起身,略显歉意地笑了笑。

“给我打包一些奶茶就好,我还得赶回衙门交差,晚了大人该等急了。”

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过舒坦。

屋内炭火未熄,热气氤氲,墙壁暖烘烘的。

景苏瘫在软垫椅子上,嘴里含着一块酥饼,耳边听着炭火噼啪作响。

若是能就这么一直窝在这儿,吃吃喝喝,困了就睡,那该有多好。

但不行啊。

职责在身,哪能真的放纵自己?

顾大人还在衙门里等着他回去回话。

公事如山,片刻不得拖延。

“这么晚还得去啊?”

姜莺微微蹙眉,抬眼望向窗外。

“嗯,耽误不得。”

景苏悠然点头,语气认真起来。

尤其是这几天情况特殊。

前几日顾大人生了一场病,众人皆忧心忡忡。

如今虽已好转,可人一康复,竟直接搬进了府衙,寸步不离案牍之间。

景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悄悄估算着,顾大人这副拼劲儿,照这样下去,估计撑不了多久。

下一次累倒的日子,恐怕已经不远了。

景苏拎起打包好的几杯奶茶。

姜莺并未像平常那样插上吸管,而是细心地将竹筒盖子一一拧紧封实。

“这样密封好了,热气跑不掉,等到你回府衙时,应该还是温的。”

景苏点点头,感激地笑了下。

他一手提着几个裹着棉布的竹筒,怀里还揣着一小包刚出炉的芝麻脆饼干。

那是姜莺顺手塞给他的。

随后他翻身骑上马背,缰绳一抖,扬起手中长鞭。

“啪”地一声脆响抽在马的屁股上。

那马儿受惊般嘶叫一声,四蹄撒开,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

没多久,马蹄声戛然而止。

景苏稳稳勒住缰绳,战马停在了府衙厚重的大门前。

景苏跳下马,将缰绳随手交给值夜的衙役。

随即一路快步朝内院走去,直奔顾廷深的书房。

书房窗纸透出暖黄的光,灯影摇曳。

景苏的脚步在廊下停下,没有贸然推门,而是静静站在门外……

他知道,此刻里面有人在议事,不便打扰。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刚过,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吴德贵从屋里走了出来。

路过景苏身边时,吴德贵冷冷地扫了他一眼。

景苏愣在原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谁惹你了?

关我什么事啊,瞪我干嘛?

“大人,任务办妥了。”

景苏抱拳行礼。

“玉枫已经告诉我了。”

顾廷深靠在椅背上,两条长腿随意交叠。

“他说你比他早出发回来复命,结果反倒来得更晚。中间去哪儿晃荡了?”

景苏心里咯噔一下:“……”

糟了!

他脑袋“嗡”地一声,冷汗差点冒出来。

完了,这事居然忘了提前解释!

本以为赶路回来就能顺顺利利交差。

哪想到会被当面点破,简直是自投罗网。

忘了解释这事儿!

他支支吾吾道:“也没去哪。”

迎上顾廷深的目光,看得他脊背发凉,底气一软。

“真没去哪,就是路过翠玉轩,太饿了,顺路进去吃了顿饭。”

怕被责怪,他还赶紧装可怜,语气瞬间带上几分委屈。

“这一整天追匪寇,马不停蹄,饭都没顾上吃一口。好不容易忙完,刚出山口,正好闻到翠玉轩飘出来的饭菜香,那味儿钻鼻子,勾得人胃里直打鼓,实在扛不住,就下马扒了几口。吃完立马翻身上马,一路快马加鞭赶回来,一点都没耽搁!”

顾廷深默不作声,目光缓缓落在景苏手上提着的几个竹筒上。

那竹筒用红绳捆扎,外壁还带着微微水汽。

“拎的是什么?”

“哦,是姜老板那买的奶茶……”

景苏忽然反应过来,脸色一变,赶紧捧起一杯,笑呵呵地往前递了递。

“大人要来一杯吗?给您带了一杯留着呢!特地选了最甜的那一杯,说是加了桂花蜜,香气浓得很!”

顾廷深低声念叨着“奶茶”两个字。

他想起中午那顿淡出鸟味的饭菜。

清汤寡水,菜叶子煮得发黄,米饭硬邦邦,连块肉星都没有。

当时就觉得食之无味,草草扒拉几口便撂了碗。

此刻脑海中浮现出奶茶温润顺口的画面。

可他迟迟不开口,只静静看着景苏,眼神幽深。

景苏等得心慌。

到底喝不喝啊?

说句话啊!

他手臂举得有些发酸,笑容也快挂不住了。

几秒钟过去,空气都变得有点僵。

景苏咬咬牙。

算了,不给了!

反正大人平时不吃甜的,最讨厌黏腻腻的糖水,嫌齁嗓子。

这东西偏甜,还带着奶腥气,给了他也白给。

打定主意,景苏立刻收回落下的竹筒,把那杯原本递给顾廷深的也悄悄缩回身侧。

“大人既然不感兴趣,那属下不打扰了。夜里露水重,风也凉,您早点休息,保重身体要紧。”

顾廷深一怔,抬眼看过来。

“谁说我不感兴趣的?”

景苏傻眼:“哈?”

你要是感兴趣,刚才干嘛不说?

连忙把手里的奶茶递上前,毕恭毕敬地放在桌上。

“是属下误会了,您慢用,我先告退。”

“去吧。”

景苏微微点头,转身退出房间,顺手将门轻轻合上,发出轻微的“咔哒”一声。

顾廷深抬起头,目光落在那杯刚刚送来的奶茶上。

他缓缓伸手,将竹筒状的杯子拿了起来。

他低头打量着手中的竹筒。

筒身上,用细线刻着一枝挺拔清秀的竹子。

他轻轻揭开盖子,一股浓郁而纯净的奶香顿时扑面而来。

顾廷深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味道竟出乎意料的好。

醇厚顺滑,完全没有那种令人皱眉的羊膻味。

不知姜莺是从哪儿搞来了一大罐牛奶……

这玩意儿在这年头可稀罕得很。

别说用来做饮品,寻常人家能喝上一碗羊奶都已是奢侈。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

屋内炉火微红,映得桌角一片暖光。

不知不觉间,嘴角也悄悄往上扬了扬,浮现出一丝极淡的笑意。

景苏倒是会享清福……

……

眨眼三年就过去了。

时光如水,悄然流淌。

牡丹镇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偏僻闭塞的小镇。

街巷整洁,商铺林立,百姓安居乐业。

姜莺趁着这股兴旺势头,果断出手,把中心街整条街的饭馆全都盘了下来,重新规划布局,改造成了一条“小吃一条街”。

火锅香气四溢,烤串在炭火上滋滋作响,奶茶铺子门前排着长队……

各种风味汇聚于此,热闹非凡,成了远近闻名的美食胜地。

她忙碌之余,也终于正视了自己的心意。

发现自己喜欢上顾廷深之后,干脆利落地当面表白了。

而顾廷深也没让她失望,欣然接受。

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如今的相守,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羡煞旁人。

他们用心经营,菜品讲究,服务周到,生意日渐红火。

每逢节假日,店内座无虚席,甚至要提前预定。

他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房子换大了,孩子也怀上了。

皇帝因宫廷变故,致使亲子流落民间,受尽苦楚。

于是,下令厚待牡丹镇百姓,减免赋税,并派专人定期送来药材、粮食与书籍,以示关怀。

后来,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小镇名气越来越大。

连外地的商旅、文人、游方道士都慕名而来。

但姜莺始终挺平静。

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誉与好奇,她依旧每日早起巡查店铺,午后泡壶茶坐在门口晒太阳,傍晚与顾廷深散步河边。

有人陪着,有人爱着,吃得好,穿得暖,睡得安稳。

对她来说,这就是最踏实、最真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