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是晚宴,大家能在府中准备充分。一早,国公夫人陆氏就通知众人,搭配好穿戴、饰品,务必端庄高雅,尽显世家姿态。荣国公还跟府中众人说,晚宴所有人都要去,尤其还未婚配的世家少爷们。
午膳时,国公爷让大家一起到花厅中用膳,算是府邸家宴,大房二房三房齐聚,人数有些多,便男女分席而坐,因皆是自家人,没有用屏风遮挡。
二夫人季氏笑着说:“若是我家冲儿被相中做驸马,倒是一桩美事。”
六爷柳冲是二房庶子,从小养在季氏膝下,他姨娘去得早,如今尚未定亲,正在国子监读书。他表面上温文尔雅,挤出一丝笑容,“母亲,我这样的,只怕和亲归来的长公主瞧不上我。”
季氏笑着说:“怎么会?我看你是青葱男儿又腹有诗书。听说东安公主最喜欢你这样的白面书生。”
柳浪作为探事司指挥使,今日负责宫中事宜,用完午膳就要先行离府,他笑着问二夫人,“二婶,若真尚了公主,你每日都要给公主请安,受得了么?不止你,咱们祖母这么大年纪也得给公主请安。”
三夫人褚氏若有所思,她有两个儿子,四爷柳珏娶了卫氏,卫氏性情温和,七爷柳谦是骁骑营侍卫,今日也不在府中。
柳谦是三夫人褚氏的嫡幼子,她可不愿让亲儿子受苦,所以有些担心,“我还想给谦儿找门当户对的亲事,公主,我是不敢肖想的。”
真娶回来这样的儿媳,谁敢管,就连做婆婆的谱都摆不了。
二夫人季氏自觉比大多数人都聪慧,她笑道:“既是尚了公主,当然是跟公主住在公主府中。若是公主有事找咱们,咱们就去请安,若无事,不想见咱们,咱们待在这儿就行。”
国公夫人陆氏蹙眉,心道这二弟妹总是异想天开,哪里有便宜就想占,也不看看天家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么。
荣国公却不想跟皇族做亲家,笑道:“二弟妹,我看你是多虑了。咱们荣国公府也只是一般的国公府,况且那东安长公主已有五个面首,再尚一个驸马。这若是公主有孕......”
剩下的话就不方便说了,毕竟也是大不敬的话,但话糟理不糟。若是公主有孕,孩子可能未必是驸马的。
因此,各世家才会忧心忡忡,哪怕不想让自家子弟尚公主,也得表现出被挑选很荣幸,还要表现出非常想娶公主的模样。
荣国公昨夜就跟次子柳浪在外书房聊了一会儿,问问柳浪此事万一落到自家二房或者三房中该如何是好。
柳浪就出了一个主意,让荣国公表现得积极些,表现出愿意与皇家联姻的样子,反而老皇帝会仔细衡量,因为皇上绝对会替东安长公主找个有实力的婆家。
二夫人季氏却听不见去任何外人的意见,她只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其实对于二夫人季氏来说,心中并不喜欢柳冲这个嫡子,虽已记在她名下,实际上是庶子罢了。但她偏偏表现出一副慈爱母亲的模样。
如今有公主要尚驸马,管她什么样的人,季氏都想让柳冲试一试,既攀上了权贵,又能让柳冲搬出去住,一举两得的美事。
国公夫人陆氏暗自摇头,心道这二弟妹当别人都是傻子呢,看不出她心里那些小九九。
章知颜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和想法,在她看来,东安长公主的眼光一定是高的,虽说柳府的六爷柳冲和七爷柳谦都是尚未婚配的少爷,但始终不是长房嫡子,估计老皇帝不会同意公主下嫁。
未时三刻,所有人都穿戴整齐,坐着荣国公府马车去宫中。
东直门外,车水马龙,一辆接一辆的马车都要登记过后才能进去。章知颜发现今日登记车马的侍卫并不是探事司的,而是东郊大营的,因为她瞧见了章韵芝的夫君,黄四公子穿着武官千户常服正站在一侧。
见到章知颜掀开帘子,黄四公子笑着打招呼,“三姐。”
章知颜含笑点头,随后她坐的这辆马车就进去了。前后连着几辆都是荣国公府女眷乘坐的马车,倒也不复杂,黄四公子随意一瞧就挥手放行。
到了席面上,章知颜身边的位置是许久未见的魏夫人。
章知颜侧首一看,很是惊喜,“你也来了?竟不事先告知我一声。”
魏夫人笑着点头,“就在两个公府府邸被封那日,我夫君就被放回府中了,他现在仍是千户,也并未有任何处罚。那我也就可以回府去了。这段日子多谢你护我。”
“没事就好,我也安心。”
另一边是忠勤伯夫人萧氏,她也笑着跟魏夫人打招呼,某种程度上,忠勤伯暗中跟探事司的关系不错,说白了,现阶段,她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
不多时,后宫高位嫔妃们都来了,紧接着就是太子、太子妃,老皇帝、皇后和东安长公主。
众人齐齐下跪行礼。
在众人高声请安声中,老皇帝落座。
席上诸位或多或少都悄悄打量这位东安长公主,眉眼像足了皇上,长眉入鬓,红唇微翘,一身红底金线勾勒菊纹广袖织锦长衫,梳着高高的灵蛇髻,红宝石东珠珠花相继排入发髻,双侧各插一支彩色宝石石榴花足金步摇,可谓是华贵至极。
这位公主虽长相算不上明艳出众,身上却有不容忽视的威慑之力,兴许这就是独属于皇族中人的魅力。
二夫人有些看不清,还伸长脖子瞧了一眼,然后才低下头,她觉得非常满意,只盼着东安公主能看上自己的儿子。
众人打量这位公主时,公主也打量了一番下座那些面容年轻些的男子。有的男子并不自然,有的男子大着胆子朝她一笑。
东安公主的表情有些倨傲,嘴角是玩味儿笑意。
随后,她倾斜身子轻声问老皇帝,“父皇,那位穿着宝蓝色长衫的男子是谁?”
老皇帝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年轻的有三位,但容貌出众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章承骁。
“礼国公府六公子、西昌伯府三公子、探花郎出身的御史大夫。”
“父皇,女儿问的是最英俊的那个。”
“是御史章承骁,他是你堂妹夫。嘉明的夫君。”
东安长公主听后,脸色就变了,嘉明确实比她小,她若是不出去和亲,这位探花郎就该是她的夫君了,不免心中可惜又泛酸,“父皇,若是选不到好的,我宁可不要那些资质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