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年后,一个霜重露浓的深秋傍晚。

胡子拉碴却两眼有神的杨庆霄,牵着一个同样眉眼清亮,背着一把用布包裹的长剑的女子,大喇喇推开杨府大门。

没等老管家惊呼出声,杨庆霄对着闻讯冲出来的杨太傅和金夫人咧嘴一笑,露出满口白牙:“爹,娘,我回来了!这是我媳妇儿,穆甜!穆家没旁的亲人了,我已在漠北成了亲,拜过穆家祖宗牌位,入了赘!以后我就叫穆霄!给穆家传香火来了!”

入赘?娶个来路不明的江湖女子?还要随女家姓?!

杨太傅当场就掀了桌子!金夫人哭晕过去!

强令他休妻另娶!

被杨庆霄断然拒绝。

一场争执后,杨庆霄对着哭泣的母亲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拉着妻子穆甜的手,在阖府家丁惊愕欲绝的目光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杨府大门,从此彻底断绝关系。

杨府自此讳莫如深。杨庆霄隐姓埋名(穆霄),带着新婚妻子在京中赁了个小院子安顿下来,凭着从小在金银堆里泡大的敏锐眼光,在漕运关口做起了最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米粮经纪。

他行事爽朗大气又极其重诺,三教九流都吃得开,更肯帮人周转为难,短短时间竟也积攒了一份家底。

偶然一次在码头,他遇见被几个小吏刻意刁难的落魄皇子——正是当年他在冷宫边上分过半个烤红薯的六皇子。

原来六皇子因性情孤僻,在夺嫡风波中被边缘化得几乎无声无息,遣他远赴江南监修皇陵,一路被克扣盘剥得苦不堪言。

故人相见,一个落魄皇子,一个赘婿商贾。

杨庆霄二话不说,动用自己刚刚积累的人脉财力,帮他打通关节,置办所需,更利用商路为他暗中传递消息。

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刻入了六皇子心底。

十六年前!

京城惊变,先皇病危,京城诸王叛乱,血染宫闱!

远在江南督造皇陵的六皇子,因远离漩涡中心,幸免于难。

更因他监修皇陵期间一丝不苟,无过有功,在平叛功臣凌老将军等一干老臣拥立下,火速回京,继承大统!

昔日落魄六皇子,如今已是九五至尊!

登基后,新帝第一件事便是亲自派人寻访,接回那个在他困厄之时仗义相助的故人杨庆霄!

杨庆霄的身份大白于天下!

新帝感念其义举与当年情分,不仅将江南盐铁漕运等命脉交其执掌,更赐予“皇商”特准身份,富甲天下!

又因其机敏多谋,在稳定新朝初期动荡局面、筹措粮草赈济等事上屡立奇功,虽不直接任朝官,却特旨加封正二品光禄大夫,恩遇冠绝朝堂!

白临安的回忆如同烈酒灼烧着他的神经。

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位爷为何能穿着二品官服在大街上骂昭平侯府如骂丧家之犬,为何能视侯府嫡女如蝼蚁!

这是真正的从龙功臣!

是连皇子们都要客气三分的人物!

楚明钰去质疑他的身份?质疑他儿女的姓氏?

她简直是在用自己的头去撞最硬的铁板!

自寻死路!

贡院大门前,气氛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围观的人群鸦雀无声,目光在神色各异的几人身上来回逡巡。

就在这时,礼部侍郎白临安排众而出。

他先是朝杨庆霄微微颔首,随即目光如电,扫过脸色变幻不定的楚明钰,最后落在周遭无数双眼睛上。

“诸位。”白临安的声音平稳有力,“本官白临安,现任礼部侍郎。今日在此,可为杨庆霄杨大人之身份作保。杨大人官拜光禄大夫,乃陛下钦点皇商,身份贵重,毋庸置疑。”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楚明钰脸上,“楚小姐方才对杨大人身份存疑,此刻,可还有异议?”

这如同官方告示般的认证,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在楚明钰身上。

她只觉得浑身血液似乎都凝固了。

身边的贴身丫鬟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紧紧攥着她的衣袖,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提醒道:“小姐!真的是白侍郎!奴婢在夫人赴宫宴时见过,绝不会认错!可是奴婢真的不知道杨大人和穆锦少爷是父子啊!夫人也从未提过……”

丫鬟的解释苍白无力,更添慌乱。

楚明钰死死咬着下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她看着白临安,看着周围那些目光,艰难地吸了一口气。

抬起手臂,朝着白临安的方向,极其勉强地拱了拱手,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白大人作证,明钰自无异议。”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楚明钰心头那点虚张声势的底气瞬间泄了大半。

她强自镇定,将目光转向面沉似水的杨庆霄,脸上努力挤出一个尽可能显得真诚的笑容,声音也放得柔和了许多:

“杨大人,方才是明钰失察,言语间多有冲撞,还请您大人有大量,莫要与小女子一般见识……”

“楚小姐!”杨庆霄毫不留情地打断了她的道歉。

他的声音比刚才更加冷硬,目光更是锐利如刀,直直刺向楚明钰,“收起你这套!你得罪的不是老夫杨庆霄!”

“你得罪的,是老夫失而复得的掌上明珠,是老夫的女儿——穆明姝!”

杨庆霄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老夫倒要好好问问你楚大小姐!你方才,当着这满城士子百姓的面,口口声声污蔑我儿明姝与兄长穆锦关系!甚至含沙射影,暗示他们并非亲兄妹!如此恶毒诛心之言,坏我儿女清誉,辱我杨家门风!”

他逼视着脸色瞬间惨白的楚明钰,一字一句,如同重锤砸下:“谁!给!你!的!胆!子?!”

这毫不留情的质问,如同当众剥开了楚明钰最后一层遮羞布。

她只觉得周围所有的目光都变成了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无地自容。

“我……我没有!”楚明钰身体微微颤抖着,试图做最后的挣扎,“杨大人您误会了!明钰绝无此意!我只是关心则乱啊!”

她急急地辩解着,目光慌乱地扫过众人,仿佛想寻求一丝认同,“明姝妹妹年纪尚小,性子单纯,我是怕她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蒙蔽利用了!这才出言提醒!一片好意,天地可鉴!”

“关心?”

一个带着明显讥诮意味的年轻男声,突然从人群外围插了进来,瞬间打破了楚明钰苍白无力的辩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人群如同潮水般向两边分开。

一位身着宝蓝色云锦直裰的年轻公子,摇着一柄玉骨折扇,姿态潇洒地踱步而来。

他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一股精明活络,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意,正是长庆伯世子戚耀光。

戚耀光看也不看脸色煞白的楚明钰,径直走到杨庆霄面前,收起折扇,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小侄戚耀光,家父长庆伯戚远山,给杨世伯请安!去年世伯寿宴,小侄有幸随家父赴宴,还得世伯您亲口夸赞过两句经商的门道呢!小侄一直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他礼数周全,随即又转向一旁的白临安和另外几位在场的官员,同样恭敬行礼:“见过白侍郎,见过诸位大人!”

礼毕,戚耀光这才“唰”地一声打开折扇,轻轻摇动,目光似笑非笑地落在楚明钰身上,朗声道:“说来也巧,小侄今日恰在贡院门口料理些自家商号在此处临时摊点的琐事。”

他指了指不远处几个挂着“长庆”幌子的摊点,姿态闲适,“方才这边的动静,小侄可是听得一清二楚,看得明明白白!”

他顿了顿,折扇“啪”地一收,指向楚明钰:“楚大小姐,您方才可不是什么关心则乱,您分明是当着大伙儿的面,言之凿凿地说穆小姐与穆锦公子关系恶劣,言语间更是暗示穆小姐身份存疑!

这话,您可赖不掉!小侄戚耀光,愿以长庆伯府的名誉担保,方才所言句句属实!随时可上公堂,为杨世伯穆小姐作证!”

这一番话,如同锋利的匕首,精准地捅破了楚明钰所有的借口。

“好!说得好!”杨庆霄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戚耀光的目光充满了赞赏。

他重重一拍戚耀光的肩膀,力道之大,拍得这位世子爷身体都晃了晃,脸上却立刻堆满了受宠若惊的笑容。

“戚家小子有胆识,明辨是非!老夫记下你这份情了!”

“世伯谬赞!小侄只是见不得不平事,实话实说罢了!”

戚耀光笑容满面,顺势就站到了杨庆霄身侧,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一直冷眼旁观的穆明姝,看着戚耀光那八面玲珑的样子,心中了然。

她认得此人,在浏阳郡主凌昭阳的雅集上见过面。

此人看似爽朗仗义,实则精明算计,无利不起早。

此刻跳出来,不过是想借机攀上她父亲杨庆霄这棵大树,为长庆伯府和他自己的商路谋取利益罢了。

不过,眼下他这把刀,倒是递得及时又锋利。

杨庆霄显然也清楚戚耀光的目的,但他此刻需要的就是这把刀!

他抬手示意戚耀光稍退,自己再次上前一步,直面已经摇摇欲坠的楚明钰。

“楚明钰!”杨庆霄的声音沉凝如铁,“老夫不管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你今日所为,乃至你昭平侯府过往那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老夫心里明镜似的!”

“过去的事,看在两府旧日那点微薄情分上,老夫可以不再追究!但今日,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杨庆霄的声音陡然拔高,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围观者的耳中:“从今日起,我杨庆霄之女穆明姝,与你楚明钰,与你昭平侯府,恩断义绝!再无半分瓜葛!若你楚家之人,再敢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接近、打扰、构陷我女儿明姝……”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暴涨,一字一句,带着警告:“休怪老夫翻脸无情!届时,莫说什么侯府脸面,便是王法,也容不得你们放肆!”

他目光如电,死死盯住楚明钰瞬间煞白的脸,特别加重了语气:“尤其是,再敢翻我杨府的墙头,窥探我府内私事,老夫定将人赃并获,直接捆了,送交顺天府尹!治你们一个夜入民宅图谋不轨之罪!”

这最后一句警告,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楚明钰脸上。

她之前翻墙窥探穆家的行径,竟被对方知晓得一清二楚!

“白侍郎!”杨庆霄不再看楚明钰一眼,转向白临安,道,“贡院重地,不宜喧哗扰攘,更不宜被此等无谓之争阻塞通道,耽误了诸位大人公务与天下士子前程。白侍郎,还请遣人维持秩序,驱散围观,还贡院门前一片清净!”

白临安微微颔首,抬手一挥,沉声道:“礼部侍卫何在?速速清场!闲杂人等,即刻散去!再有滞留喧哗,扰乱贡院秩序者,一律拿下!”

数名手持水火棍的魁梧侍卫立刻上前,开始大声吆喝着驱散人群。

围观的路人虽意犹未尽,但慑于官威,加上杨庆霄那番掷地有声的警告犹在耳边,迅速散去。

贡院门前拥挤混乱的场面,终于渐渐恢复了秩序。

楚明钰僵硬地站在原地,如同被遗弃的木偶。

她知道自己完了。

再想靠近穆明姝,再想利用旧情做任何文章,都无异于自取其辱,甚至可能真的招来牢狱之灾!

补救?解释?她脑中一片混乱,闪过无数个念头,却又被自己一一否决。

杨庆霄与白临安等几位礼部官员再次郑重拱手作别,彼此约定了过几日一同面圣,详陈贡院修缮与士子安置所需款项的具体事宜。

戚耀光脸上堆满了热络笑容,又凑到杨庆霄和穆锦身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场面话,无非是“世伯若有差遣,小侄万死不辞”、“穆兄才学,定当金榜题名”之类的奉承。

杨庆霄此刻心系儿女,无心与他多言,只淡淡点了点头。

戚耀光察言观色,立刻识趣地告退,转身便朝着贡院门口的摊点走去,步伐轻快,显然是今日攀上了关系,心情极佳。

杨庆霄脸上的客套笑容在转向穆锦和穆明姝时,迅速化作了温和。

他拍了拍穆锦的肩,又对穆明姝露出一个安抚的眼神:“好了,此间事了,我们回家。”

说着,便要引着二人走向那辆回府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