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资本家大小姐随军,搬空家产躺赢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更甜,当早饭正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三十三章 更甜,当早饭正好

小兰背着兔子筐追出来,筐里的红薯苗沾着晨露,在晨光里闪着翡翠光。

“等等我!”她跑得竹编兔耳朵直晃,“我娘说新挖的红薯得带着苗栽,明年还能长一大片。”

傅煜城把念安往肩上又举了举:“快来,让你看看念安怎么跟红薯较劲。”

红薯地里的土松松软软,傅煜城用锄头轻轻一刨,就滚出个红皮红薯。

“这叫西瓜红,”他擦着红薯上的泥,“肉是橙红色的,甜得能当糖吃。”

念安从他肩上溜下来,举着小铲子往土里戳,却把红薯铲破了皮,橙黄的肉汁渗出来,引得他直咂嘴。

灶房里的红薯泥正冒着热气,蒋建华往里面撒了把芝麻碎。

“得揉成面团才行,”她用手翻拌着薯泥,“这样压模子时才不会散。”

张婶挎着篮子来送新做的豆腐乳,闻到香味直吸气:“这是做啥好吃的?香得我家狗都直扒门。”

看见石桌上的木模,她眼睛一亮,“这老虎头刻得真精神,建华,给我也拓个样子?”

晒谷场上,傅远山正编晒红薯干的竹匾。

“这匾得编得密些,”他用竹丝穿梭着,“免得细条掉下去,还得留些缝透气。”

小兰蹲在旁边帮忙递竹条,忽然指着远处喊:“快看,念安抱着个大红薯跑呢!”

只见念安抱着个比他脑袋还大的红薯,虎纹肚兜被蹭上泥土,倒像只刚从地里打滚回来的小老虎。

蒋建华把红薯芝麻面团放进木模,用手掌压得平平的。

“得醒半个时辰,”她往模子边缘刷着油,“这样蒸出来才好脱模。”

宋玉双端着溏心蛋走进来,蛋壳在碗沿轻轻一磕就裂开:“快给孩子们剥个蛋,饿坏了该闹脾气了。”

念安张嘴接住递来的蛋黄,嘴角沾着橙黄的蛋液,引得众人直笑。

晌午的日头晒得红薯叶打卷,傅煜城背着满筐红薯往回走,念安像只小尾巴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块生红薯啃。

“这生红薯吃多了胀气,”傅煜城把他手里的红薯拿走,“等会儿给你吃刚蒸好的糖糕,比这甜十倍。”

念安却指着筐里的红薯喊:“虎,做,虎。”

原来他是想让蒋建华用最大的红薯做老虎糖糕。

云棠音正在院里翻晒芝麻盐,白花花的盐粒裹着芝麻,在竹匾里闪着细碎的光。

“这芝麻盐得晒干透,”她用筷子拨弄着,“不然装罐里会结块。”

小兰蹲在旁边帮着挑芝麻壳,忽然说:“二伯母,我娘说用红薯藤喂猪,猪长得特别快。”

云棠音笑着点头:“等会儿把藤子捆好,给你家送去,省得你娘再去割猪草。”

蒋建华的红薯芝麻糕刚出锅,翠绿的荷叶垫在底下,衬得橙黄的糕体格外鲜亮。

“快来尝尝,”她往孩子们手里各塞了块,“凉了就不软糯了。”

念安举着老虎形状的糖糕直乐,芝麻粒粘在虎眼睛上,倒像给老虎镶了两颗黑宝石。

张婶咬了口糕直咂嘴:“这手艺真绝了,又甜又糯,比镇上的点心还好吃!”

傍晚的霞光把竹匾染成金红色,傅远山把切好的红薯条摆得整整齐齐。

“得晒三天才能收,”他往条上撒着些白糖,“这样更甜,还能防蛀。”

念安举着糖糕凑过去,糕上的芝麻掉进红薯条里,傅远山立刻捡出来放进他嘴里:“小祖宗,别把糖糕渣混进去,不然红薯干会变味。”

晚饭的桌上摆着红薯芝麻糕、溏心蛋、炒红薯叶,还有刚熬的红薯粥。

念安捧着碗粥喝得欢,粥里的红薯块粉粉的,混着芝麻盐的咸香在嘴里化开。

小兰往他碗里夹了筷红薯叶:“这菜得多吃,我娘说吃了眼睛亮。”

念安张嘴接住,小脸上沾了些粥粒,像只偷食的小花猫。

月光爬上槐树梢时,蒋建华在给念安缝红薯藤编的小坐垫。

“这藤子得泡软了才不扎人,”她用针线把藤条缝成老虎形状,“冬天坐板凳上,就不会冻屁股了。”

宋玉双坐在旁边纳鞋底,麻线穿过布底的声响格外清晰:“我这鞋底纳了层红薯布,软和又吸汗,明天就能给念安做成棉鞋。”

傅煜城和傅远山坐在院里抽烟,烟斗明灭的火光映着墙角的红薯筐。

“明天把大红薯切成块,”傅煜城磕了磕烟灰,“蒸着吃;小的晒成干,给孩子们当零嘴。”

傅远山点头:“我再编个装红薯干的竹篓,得挂在房梁上,免得被老鼠偷吃。”

灶房里飘来红薯糕的余香,混着夜风里的稻花香,像给这平凡的日子裹了层蜜糖。

念安抱着红薯坐垫躺在小床上,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芝麻糖。

“薯,甜,”他含混地嘟囔着,眼皮渐渐沉了。

蒋建华给他盖好薄被,轻轻吹灭了油灯:“睡吧,梦里的红薯糕管够。”

屋里只剩下月光和孩子均匀的呼吸声,槐院的夜,像块温热的红薯,裹着满院的烟火气,慢慢沉淀出最安稳的滋味。

天刚蒙蒙亮,念安就被窗台上红薯干的甜味勾醒了。

他抱着红薯坐垫坐起来,小手在坐垫的藤纹上摸着,忽然想起什么,赤着脚往院里跑。

傅远山正往房梁上挂竹篓,篓里的红薯干散发着甜香:“小祖宗,怎么又不穿鞋?当心被露水冰着。”

灶房里飘着红薯粥的香气,蒋建华把昨晚剩下的红薯芝麻糕切成小块,往粥里撒着。

“这样煮出来的粥更甜,”她用木勺搅动着,“给孩子们当早饭正好。”

宋玉双坐在灶前添柴,火钳夹着炭块的声响格外清晰:“我蒸了些鸡蛋羹,给念安拌着粥吃,好消化。”

傅煜城扛着锄头去翻地,打算把小兰送来的红薯苗栽上。

“这苗得斜着栽,”他用锄头刨出小坑,“这样结的红薯才多。”

念安跟在后面,把红薯苗往坑里扔,却总扔歪了,引得傅煜城直乐:“小祖宗,这是栽苗不是扔石子,得轻轻放进去。”

小兰背着兔子筐来送新摘的辣椒,红的绿的在筐里堆成小丘。

“我娘说用辣椒炒红薯梗,又辣又下饭,”她把筐放在石桌上,竹编兔耳朵沾着草叶,“看我编的红薯苗筐,能装下十棵苗呢。”

云棠音正往坛子里装芝麻盐,闻言拿起筐子端详:“这筐编得真结实,等会儿让你二伯栽苗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