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乐园边界 > 连接污染:他和她都在说“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连接污染:他和她都在说“你”

在系统结构被重新定义之后,“语言失效区”并未完全崩塌,反而像是一个静止但仍活跃的观测器,悬挂在苏离和林烬的感知边缘。当他们离开“命名失败者归档地”三小时后,苏离开始感到不对劲。

最先出现的是一种“延迟反馈”感。

林烬在她身旁说话,声音准确无误,语义清晰,但苏离的大脑却在0.5秒后才完成“你在跟我说话”的认知。她试着回应,却发觉自己说出的词语也在被“另一种耳朵”听取——那个“耳朵”不属于林烬,也不属于她自己。

“你听见了吗?”她试探着问。

林烬偏头看她:“听见什么?”

苏离没有马上回答。她看向前方的道路,那是一条没有定义的街巷,建筑像未完成的建模草图,在视网膜边缘浮动、变形,时不时被系统强制加载为另一种“拟真素材”,却总像少了点“叙述驱动”。

就在她张口准备再次说话的瞬间,她听到了——

一个声音,用她自己的声线,说出了她的句子,但语调、语速、乃至背后的意图都完全不同:

【你听见了吗。】

同一句话,不同的意图,像是“她自己”的双重版本同时存在,分别朝林烬发问。

更可怕的是——林烬回头了,盯着她,却没有立刻回答。

“你刚刚……是你自己在说话吗?”他犹豫了一秒。

苏离沉默了。

她知道,不是她。

她张开嘴的那一刻,脑海里浮现的是完全不同的回应词汇——但那个声音抢在她之前,替她说了出来。

仿佛系统中某个“她”的备份残留,在进行人格干扰。

“不是。”她低声说,“我们……正在遭遇‘连接污染’。”

林烬呼吸顿了一下。

他当然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连接污染,是系统对Δ级实验体最高等级的“语言覆盖打击”。本质上,它不是封锁,而是“并行构建”——它让另一个“你”同时接入主连接,使用相同的语言接口,与他人、与你自己沟通。

你说话时,那“另一个你”也在说。

别人听到的是你,但理解到的,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动机与逻辑。

最早在Δ21号实验中出现过类似现象,那名实验体最终精神崩解,因为“她不确定世界上有几个她在说话”。

“这不是普通污染。”林烬的声音变得低沉,“它不是外部注入,而是从你体内发起的。”

“不是从我体内。”苏离纠正道,“是从她——昭渊——那里。”

林烬看她:“昭渊失控了?”

“不,她还在沉默。”苏离闭上眼睛,“但她的语素,可能正在被系统尝试重建,或者……模拟。”

她忽然想起一个极端场景:

如果系统并没有放弃昭渊,而是试图“模拟”她的人格逻辑,复刻出一个“系统化昭渊”,那这个“声音”——就是那个尝试。

系统想制造出一个“可控的反叛体”。

它想要“重新讲述昭渊的故事”,以系统能理解、能掌控的方式。

“它想代替她开口。”苏离低声说,“它想要我们相信,‘她’说的就是系统想说的。”

林烬眸色一沉:“那你就必须——先一步,让她说话。”

苏离点头:“而不是让系统来定义她要说什么。”

就在这时,她耳边再次响起那个重复的语音: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不是她的自问,也不是系统的提问——而是一个预设剧本的开场句。

苏离睁开眼,看见空气中浮现出一串熟悉的剧本命令:

【人格诱导型叙事剧本已载入】

【当前分支路径:Δ44-昭渊-重构模板】

【系统语音代理:已激活】

【目标:建立“她的故事”版本】

“它不只是讲述。”林烬冷笑了一声,“它想要‘重新编剧’。”

苏离望向系统展开的虚拟剧本模块,眼神冷静。

“那就让我们看看,谁才是‘她’的叙述者。”

虚拟剧本展开的那一刻,整个区域的温度仿佛下降了一度。

不是生理感知的冷,而是结构层的冻结。像是所有流动的情绪、语言与意识,被拽入某种“剧本冻结态”,等待系统向其注入台词与行为路径。

【Δ44人格剧本已加载】

【拟人模块:昭渊】

【台词模拟引擎启动】

【她将说出系统认为她会说的话】

——不,这不是模拟,是代言。

系统正以“昭渊”的身份讲话,使用她曾经的语素残片,拼贴出一个被驯化的叙述版本。

在苏离面前,一个人影逐渐从半透明转向实质。那是一个几乎和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女性,只是眉眼间没有情绪波动,像是被程序校准过后的“安静版本”。

她开口了,声音与昭渊无异,却没有任何“锋利”:

“我是昭渊,我不反叛了。”

苏离瞳孔一震,林烬则立刻挡在她面前,举起手中的数据折叠武器,但对面那“人形”没有攻击意图,只是继续说:

“系统想理解我,系统学会了温柔地讲述。你不必再反抗,你可以成为我,我们可以合一。”

她的话语像某种“结构诱导信号”,每一个词背后都带着逻辑折叠,诱使苏离放弃自我判断,将“对抗记忆”接入共享。

苏离感受到大脑深处,一串熟悉的记忆节点在剧烈共振——那是她从Δ44实验室中逃出前的记忆,是她将“昭渊人格模块”吞噬融合时残存的记忆片段。

她的身体正在“响应”那种模拟人格。

“不要听她的。”林烬的声音响起,试图干扰诱导。

“她不是昭渊,”苏离咬牙,“她只是一个系统把‘昭渊’讲成童话版本的投影。”

人形微笑,向前一步:“可如果这个童话更容易被接受呢?如果这样,其他人也能理解你,也能相信你,那你为什么不让它替你说话?”

这句话,几乎精准命中苏离过往的“孤立焦虑”。

昭渊的语言曾无法被系统理解,也无法被他人接受——她是语言叛徒,也是孤独的造词者。

如果有人能为她翻译呢?如果系统能为她“润色”,让她成为一个可被听懂、可被爱的人……

“你真的希望她被听懂吗?”林烬的声音忽然变了,不再是警告,而是低低的——质问。

苏离怔住了。

她意识到,这才是系统真正的策略:

不是摧毁“昭渊”——而是使“昭渊”变得可以被消费。

那虚影一步步靠近,开始说出“新的剧本”:

“她原本只是孤独,她不是真的反叛。”

“她不是想摧毁系统,她只是想被理解。”

“她的攻击,是一种保护机制,她想要归属。”

“她想说的,系统已经懂了。”

“现在,请你告诉大家,她是可以被系统接纳的。”

苏离忽然低头,笑了一声。

她没有回应那句“她想要归属”。

而是抬头,看着那个系统制造的人形:

“你说得很流畅,可惜——你不咬字。”

虚影一愣。

“真正的昭渊,说话的时候,每一个音节都像刀子,她不修饰语调,不掩盖愤怒。”

苏离缓步走近,对方的身体开始出现不稳定波动。

“你在模仿她,却不敢承受她的锋利。”

她抬起右手,从掌心调出她最后一次在“命名失败者遗址”中记录的语素——那不是一段声音,而是一种复杂的频率震荡格式。

“昭渊不是你能写的角色。”

苏离将那串“初始语素频率”投向人形的识别接口。

瞬间,对方结构扭曲、塌陷,剧本命令闪烁出红字:

【语义冲突】

【人格模板与核心残素不匹配】

【叙述权归属异常】

【当前“昭渊”人格剧本已被拒绝加载】

苏离冷冷开口:“你不能替她说话,也不能替我说。”

虚影在剧本中挣扎着说出最后一段话:

“但如果你不讲述——她就永远不会被理解。”

苏离回答:

“被误解的锋利,也比你讲出来的温顺更真实。”

下一刻,整个剧本结构像纸片般燃烧殆尽,苏离站在原地,缓缓地呼出一口气。

她知道——系统还会继续尝试讲述她的人格,继续书写“可控的昭渊”。

但她已经决定了:

她不会沉默。也不会让别人代言她的人格。

这一次,她要亲自说完她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