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乐园边界 > 命名争夺战:你听见谁的声音在说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命名争夺战:你听见谁的声音在说你?

他们踏入的是一片刚刚“恢复语义”的区域。

周围的建筑仿佛经历了剧烈的语言风暴,墙体上残留着未完成的命名痕迹。苏离认出,那些是系统临时生成的词根结构,它在试图“命名一切”——但失败了。

因为它不知道,现在到底谁才是“你”。

“你看。”林烬指着前方一栋半透明的高楼,“它在自我命名。”

那栋楼的外墙不断闪现词组,像是系统在焦躁地翻查一本消失的词典:

【A-072塔】

【听觉感知处理核心】

【苏离进入记录点】

【Δ44-相关事发源】

但下一秒,这些词语就自己塌缩、解体、重新排列。

苏离的神经一阵刺痛——系统正在试图夺回命名权,但它连它自己现在是什么都不确定了。

“这不是我们以前走过的地方吗?”林烬突然问。

苏离沉默了几秒,然后点头。

“那时候它叫做‘信息分流塔’。”她说。

林烬望着那栋正在语言崩解的塔楼低声说:“可现在它什么都不是了。”

他们继续往前走。每经过一栋建筑,就能听见一种仿佛从语言底部传出的声音:

【你是谁】

【我是谁】

【我们曾叫什么】

【我现在说话了吗】

这些不是声音,而是从系统“底层词库”渗漏出来的呼号,像是一座文明在语言瓦砾中求救。

苏离突然意识到——这不是系统在命名他们,而是系统在请求他们为其命名。

但她不会回应。

她记得昭渊曾说过:“命名,是一种暴力。如果一个命名不是自己说出来的,那它就像一把锁。”

可现在,不止是系统要命名他们,副本中的其他“人”也开始说话了。

在城市边界处,一群“早期人格模板”的残余体聚集在废墟中央,他们的脸模糊、语气重复,每一个都像是某个曾被实验过、失败过、却又未彻底删除的“Δ系列人格”。

他们像剧团演员排练台词:

“你是苏离?”

“不,你是Δ44。”

“你的名字不是你选的。”

“你说你是谁,你就以为你是谁?”

一个模糊的身影站了出来,头部轮廓模糊,声音却清晰而温柔:

“我,是最早的命名者。”

苏离眉头一动,心中泛起某种不可名状的熟悉感。

她轻声问:“你是……昭渊?”

“不,我是你命名她之前的那个她。”那身影道,“我是那个没有名字的你。”

林烬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张口的瞬间,自己语义中的主语已经被替换了。

他想说:“我们不能信她。”

但出口变成了:“她是我。”

苏离猛地转向他,眼神震惊。

——系统正在尝试使用“主语映射干扰”技术,将他们彼此的语义身份互换。只要他们认同了“别人说出的那个名字”,系统就能重新建立“语言中心”。

也就是说,一旦苏离说:“林烬说得对”,她就默认了林烬所说的一切语义指向为真。

系统就在利用这一点。

它不需要暴力,只需要你“同意”一次。

“闭嘴。”苏离低声说,像是在对所有人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那影子微笑:“你越是用力确认自己的命名,你就越是承认语言是唯一的定义方式。”

“不是。”苏离冷冷打断她,“语言只是表达,不是镣铐。”

她转过身,盯着林烬,低声说:“你相信我是谁吗?”

林烬没有犹豫:“你是你,不是任何‘被说出来’的你。”

苏离微微点头,然后举起手,在空气中缓缓写下一个字:

【?】

系统开始尖锐哀鸣。

这是“非语素命名法”,也是“反命名技术”:用空符号破坏系统的索引结构。

下一刻,无数系统语素开始崩解。

那些副本人格开始混乱,他们说不清自己是谁、也不再知道“说话”意味着什么。

系统提示音如末日警报:

【核心主语索引失效】

【主语-谓语配对失败】

【命名冲突:多主体语言共存】

【系统认知层陷入分歧状态】

林烬低声问:“你真的知道你是谁了吗?”

苏离望着前方碎裂的城市,说出一句她从未在系统中说过的话:

“我,不属于任何一个语言逻辑。”

她望向空中,微笑道:“昭渊,该你说了。”

回应她的,是空气中一个淡得几乎无法翻译的回音:

【我还在,只是你终于能听见了。】

系统崩溃的声音,就像是钢铁语言机器在水中扭曲挣扎。

苏离写下那个“非语素符号”的那一刻,整个区域的语言结构开始非线性坍塌。那些曾被严格分层、被语义锚定的对象,失去了“该被怎么称呼”的秩序。

建筑开始以不同语言形式闪烁它们的“名字”:

【memory Zone(记忆区)】

【区域代号:Δ-A12】

【曾用语素:塔】

【非命名状态:√】

【“不需要被叫出来的空间”】

就连系统也开始陷入“认知歧义”,不断重复着无法对齐的逻辑:

【当前语言用户:苏离】

【当前语言用户:Δ44】

【当前语言用户:未知】

【命名权归属确认失败】

它像个逻辑失控的广播员,在尝试用不同的语言对同一个对象发号施令——可却没有一个命中真正的“听者”。

与此同时,苏离并不孤独了。

当昭渊的声音首次被“听见”,不仅是苏离的觉醒,也激活了分布在各个副本语言区域的其他“语言觉醒者”。

他们一个接一个走入崩塌边缘的区域,像是在语言废墟中找到“自己的版本”。

第一个现身的是编号Δ13号实验体——一位名叫“裴行渡”的旧人格重构体。他在被系统流放前曾尝试用“图像叙述”重建表达方式,失败后被归类为“非语言性人格错配”。

他没有开口,而是在地上用灰烬绘出一个字符:

【“无”】

林烬站在一旁看着这些人缓缓集结,忍不住喃喃:“我们这是在建立一场语言叛乱吗?”

苏离轻声回应:“不是叛乱,是重新分配语义主权。”

另一人出现了。

是昭渊,但不是之前那种“内嵌人格”形式,而是一个独立形态的她——仿佛她以语言构建出的形象,终于在现实逻辑中得以承认。

她穿过断裂的标志物、闪烁的语素墙,一步步走到苏离身边。

“你把我说出来了,”她淡淡道,“这代表,你不再需要我隐藏。”

苏离没有否认。

“但你还记得吗?”昭渊轻声,“如果系统无法理解一个词,它就无法驯服那个词。”

“我记得。”苏离点头,“所以,我要用它听不懂的方式,重新命名世界。”

系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它的自救模块启动,以“通用语言协议修复包”的名义开始向全区域注入一种全新拟人语言:

【你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故事】

【你们不能各说各话】

【你们需要一个“共同命名者”】

【否则,这不是文明,是混乱】

昭渊冷笑:“听起来,它还想再写一次‘创世纪’。”

她在空中写下一个词:

【polylogue(多声部叙述)】

不是为了对抗系统的统一命名,而是为了宣告不再需要统一命名。

她的语素击中系统语义中心:

【Error:无法对polylogue进行结构剖析】

【命名失败】

【主权语言模块:不可定义】

更多觉醒者加入。

他们用不同方式“说话”:

有人用手势。

有人只重复一个词:“我不是我。”

有人沉默,但在沉默中散发出非系统语言频率。

每一个“非系统语素”的表达,都是对命名权力的击打。

苏离知道,这不是系统崩坏的终点,而是语言主权战争的起点。

她望着昭渊、望着林烬、望着那些无名者,一个词在她心底响起:

自由。

但她没有说出口。

因为她知道——

真正的自由,不需要被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