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折金钗 > 第160章 把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您说。”虞珂坐姿端正,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

秦渊面对着这么一个乖巧的小姑娘,话到嘴边,又是一哽。

他稍稍往旁侧移开视线:“去年中秋宫宴期间,出了一件事,先皇后宫中的一个洒扫宫女投湖自尽了。”

“按理说,宫里的宫女太监,每年都会有几个死于非命的,这不算什么新鲜事。”

“但此事蹊跷就蹊跷在……”

“去年气候反常,凉风下来的晚,中秋宫宴摆在户外的畅音洲。”

“这个宫女冒大不敬之罪,选在陛下主持宫宴期间投湖,死在了畅音洲边上。”

“此事被视为不吉,尸体当即先被拖走,目睹的人不算多,又兼之只是个小宫女的死,也没几个人过分在意,事情便没怎么传开。”

“因为冲撞到了陛下面前,事后是奚公公亲自带人去查的,看见的人都说她是自己投的湖,但仵作验尸却发现,这个溺死的宫女已然怀有两个多月的身孕。”

说到此处,秦渊偷瞄了虞珂一眼。

就看小姑娘眉头微微蹙起,依旧一副认真聆听模样。

确定她没有被吓到,秦渊又颇是不自在的咳了一声,方才继续说道:“这种事,在宫禁森严的内宫几乎不可能发生,为此陛下还下令彻查了一遍后宫和御林军。”

“虽然也揪出几件宫女太监对食还有宫女和侍卫私相授受的违禁之事,却没查到和那个宫女有关的线索。”

“最后,那件事就成了无头公案,不了了之。”

虞珂沉吟:“去年中秋,我们家还在为祖母守丧,不曾进宫赴宴。”

本来就是一件丑事,没有大范围传播开,再加上自家闭门谢客,没听到丝毫风声,并不奇怪。

而虞珂,她虽然今年中秋宫宴是第一次进宫,对宫里的规矩和禁忌,华氏早把她们姐妹唠叨的耳朵起茧子了。

一般来说,能进出内宫的男子,便是负责内宫巡卫的御林军和给皇帝以及后妃看病的太医。

太医出入内宫,都有明确路线,来去之前还要在太医院专门做好记录,但凡耽搁的时间久些,立刻就会被盘问追查。

至于朝臣——

皇帝处理政务多数是在前朝御书房,虽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皇帝身体抱恙需在寝宫休养,又急需传召朝臣议事,这些人便会由专人传旨,带过去,议事完毕再送出来。

这么算下来,的确是夜里巡逻的护卫才能钻这个空子。

“联系虞大小姐和陶三姑娘的人际关系,最近本王特意查了一下。”秦渊也有些避讳和虞家人私下接触,所以并不绕弯子,“去年六月初,是我高祖父的百年冥诞,陛下除了带百官去皇陵祭拜并且守孝三日外,还命人在他和先皇后以前的寝宫特设了一月的灵堂供奉。”

虞珂懂了,直接起身:“知道了,劳郡王爷费心,臣女会如实转告长姐的。”

这就走了?这么干脆的吗?

秦渊一愣,有些茫然的跟着起身,虞珂已经走出亭子。

突然想到什么,她又回头,好奇追问:“去年中秋那会儿,我记得郡王爷您人也还在建州城呢,怎么对宫中秘事如此清楚的?”

虽然她表情一如既往的乖巧恬静,眸光清澈,仿佛十分懵懂的模样,也改变不了她这是在质疑并且套话的事实。

秦渊无奈,含混道:“本王出身皇族,在宫里有些门道,不是正常的吗?”

这个人的存在感实在不高,经常会叫人忘了他是皇帝亲皇孙的事实。

虽说在皇家,是先论君臣,再论父子的,可严格说来,秦渊叫皇帝一声皇祖父,皇宫虽然不能算是他家,至少也该算是亲戚家。

至于他所谓的关系和人脉嘛……

抚养他长大的宁国长公主!

虞珂短暂思索,便了解到其中关窍。

小姑娘乖巧笑笑:“多谢郡王爷替我们解惑。”

然后,便带着石竹,悠悠然走了。

秦渊站在亭子里,目送,许久之后,方才意识到什么,一声轻笑:“鬼精灵的小丫头!”

宴会快要散场,他也没磨蹭太长时间,只和虞珂拉开一点距离,又刻意绕了另一边路,和对方一前一后回去。

华氏见她一个人回来,不由的紧张:“瑾姐儿呢?”

虞珂为了不叫秦渊看自家长姐的热闹,直接把秦渊引开了,并不知道后面的事。

她见宣睦已经回来,也是不由的一急。

恰巧庄林赶到,客气拱手作揖道:“虞二夫人,虞大小姐让转告您一声,说她不胜酒力,先行出府,在马车上等您和两位姑娘。”

华氏等人齐齐松一口气,果断起身告辞。

彼时,府外马车上。

虞瑾缓了好一会儿才重新冷静,若无其事推开车门问石燕:“方才宣世子最后说什么了?”

石燕:……

石燕表情一言难尽,迟疑盯着她。

虞瑾顿时又开始心虚:“那会儿我在琢磨别的事,有点走神,没太听清他的话……”

石燕:……

石燕只能硬着头皮比划了两下,解释宣睦什么也没说。

虞瑾:……

她当时只顾着心虚,又忙着给宣睦遮掩衣襟,后来心虚过头,直接嚷嚷叫石燕驾车走了?

“宣世子当时敲车窗,明明是有话要说的,怎么就又没说了呢?”有些念头,实在难以启齿,虞瑾嘀咕着,强行挽尊。

石燕:……

石燕勉强配合着比划:我去问问?

虞瑾连忙摆手:“算了,他既然最后没说,就应该不是什么要紧事。”

然后,又佯装若无其事退回车里,继续调整情绪。

不多时,华氏便带着虞琢和虞珂出来。

因为事关宫廷丑闻,马车上虞珂就没说正事,几人只是闲聊了一路。

待到回了府中,众人一起去清晖院喝茶,虞瑾才问华氏:“二婶,今天宣家家宴,他家四姑奶奶一家没去,有什么说法吗?”

华氏在外交际应酬,还是很健谈的,打探小道消息,信手拈来。

她快速将含在嘴里的茶汤咽下:“好像说是母女俩都病倒了,真病假病不知道,但那个陶敬之也没去,显然是心虚吧!”

虞瑾又转向虞珂:“你有话说?”

虞珂便将秦渊打探到的消息转述。

华氏听到最后,茶水没心思喝了,眼睛瞪得老大:“你的意思是,那个人面兽心的,在宫里奸污了宫女?”

话一出口,她又连忙捂住嘴巴,一脸懊恼。

在场三人,都是未出阁的姑娘。

然则,虞瑾和虞珂全都泰然处之,只有虞琢微微红了脸颊。

因为虞珂年纪小,秦渊对她说话有顾忌,所以陈述的并不那么直白。

虞瑾总结分析:“内宫祭典的一应事宜,都归礼部负责,尤其是为先皇准备的大祭,地点又在帝后之前的寝宫,必须慎之又慎,看来当初是陶敬之负责这件事,并且在那一月之内频繁进出后宫,然后就惹下了祸事。”

虞琢皱着眉头,跟上她思路:“然后,宣六姑娘拿住了他的这个把柄,威胁了他?”

无论他和那个宫女是你情我愿,还是强行奸污,染指在册的宫女都是重罪,尤其还是在皇帝为先皇守冥诞期间,一百个脑袋都不够他掉的。

“此事若是暴露,陶三姑娘一家都要受牵连。”这么一想,虞琢都不禁冒出冷汗,“重则死罪,最轻也得流放吧?”

头几个月,陶翩然经常往这边跑,虞琢几乎是陪着她备嫁的,不说关系有多亲厚,总归是有了交情的。

虞珂憋了一路,骤然发问:“一年前的旧事了,宫里都没查出来线索,宣六是怎么知道的?”

华氏和虞琢,齐齐看向她。

然后,三人对视一眼,又都不约而同去看虞瑾。

虞瑾闭眼仔细回忆片刻:“中秋宫宴那天,中途宣六是有离席了一趟。”

那天在场数百人,后半程皇帝不在,陆续是有一些人去更衣了。

虞瑾之所以记得宣屏,是因为那天席上,她重点盯的就是宣屏。

只当时,她离席的时间不算很长,并且中途无事发生,虞瑾还当是自己多心了。

“那也不对。”虞琢心思更细腻些,蹙眉深思,“她如若是在那天偶然知道的,时间上也来不及。陶……陶侍郎和谈家商定议亲,又筹备安排路上的截杀,都是需要时间的。”

虞珂撇嘴:“那就是提前从别的渠道得到的线索的呗。”

话是这么说,可宣屏一个闺阁女子,宣睦不在京城,她在京也接触不到什么厉害的人脉,内宫之事,她从哪里拿到的线索?

百思不解,几人就又盯上虞瑾。

虞瑾不语,反而看向虞珂。

虞珂悻悻道:“宜嘉公主、楚王或者赵王呗!他们哪一个不是皇亲国戚?那宫女的死,虽然最后没闹大,安郡王也说了,只是后续遮掩了,当时还是在小范围内惊动了一些人的。”

那三位,随便哪位释放一些证据和线索给宣屏,就可以美美隐身幕后,看宣屏发挥了。

“一定是那个假公主!”华氏怒而拍案,“一定是她记恨苏文潇那小畜生的事,处心积虑报复!”

虞瑾失笑:“二婶,您忘了,楚王一直当苏文潇是他儿子,但事实上……他却更有可能是赵王之子,这么算下来,咱们同这三位都有着杀子之仇。”

华氏:……

虞珂和虞琢则是震惊的面面相觑:“宜嘉公主怎么和赵王……”

这一茬儿,是虞瑾私下和华氏说的,其他人并未参与。

华氏瞪过去一眼:“小姑娘家家的,别瞎打听。”

只是,被这三兄妹同时视为眼中钉……

嘿!换个角度想想,自家这也是独一份了!

? ?一更。

?

宜嘉公主:你们杀了我儿子!

?

楚王:我儿子!

?

赵王:我儿子?

?

二婶:一下子对上三位皇子公主,这么一想,我们家也是牛上天了!

?

阿瑾:不是……二婶儿你这骄傲个什么劲儿啊?

?

炮灰苏文潇:死得其所!我觉得我也挺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