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只有一个皇帝,但是奈何每个人都想尝尝鲜儿。
刘四儿不仅要面对旧朝廷的镇压,还要与其他起义军进行竞争。
其中,刘四儿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平燕王楚显峰。
楚显峰是贵族的后代,因为爷爷犯下了大罪,家族中的成年男丁几乎被杀光,家族从此走向没落。
因此,楚显峰与旧朝廷之间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他自幼力大无穷,成年之后更是身材魁梧,有大力士的美称。
楚显峰一直在暗中联络就旧部,期待有一天能够推翻旧朝廷,为族人报仇雪恨。
当旧王朝日落西山的时候,楚显峰率先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得益于旧贵族的号召力,楚显峰军队的数量最大,战斗力也最强。
当然了,这也会给刘四儿带来极大的压力。
阿锦仔细思考着,这么说来,如果旧皇帝倒台,新皇帝极有可能在楚显峰和刘四儿之间诞生,难不成面相之说在《百花图鉴》中真的成立?
旧朝廷不仅要镇压国内的叛乱,而且还要抵御周边强大的外敌,在兵力贫瘠的情况下,旧朝廷选择了向外敌举起了宝剑。
于是这给了刘四儿喘息的机会。
他率领弟兄们从死人山上走下,开启了烧杀抢掠之旅。
官员们得知,正是因为有孙大山的帮助,吕止冬及其家人才能顺利从矿山中逃出,于是下令捉拿孙大山。
孙大山走投无路,只能被迫远离了家乡,四处逃窜。
何巧在路上碰到了刘四儿,孙大山又加入了起义军。
孙大山脑子灵活,擅长谋略;刘四儿重情重义,善于收买人心。
两人一拍即合,刘四儿的队伍得到了空前壮大。
刘四儿还采取孙大山的建议,改变了以往“占领一座城池,杀光、抢光、烧光一座城池”的战略,反而开始整肃军纪,如果还有谁进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等待他的就是军棍伺候。
每攻占一座城池之后,刘四儿都会重申一遍军纪,确保“攻城先攻心”。
车马遥远,信息流通不畅,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百姓们只知道刘四儿带领的队伍是体恤百姓的仁君,却忘了之前刘四儿的残暴。
孙大山的安抚政策的确有效,有的城池竟然主动打开了城门,地方官员为首下跪,主动献降。
此时的旧朝廷已经式微,王朝覆灭是迟早的事情,日益壮大的刘氏军队,引起了平燕王楚显峰的注意。
什么样的刘四儿最让楚显峰安心?
死了的刘四儿最让楚显峰安心!
刘四儿有大军护佑,楚显峰动他不得,但是他可以拿刘四儿的家人开刀。
两军对峙之际,谁都按兵不动。
孙大山察觉出了异样,连忙派兵去保护刘四儿的家人。
想到楚显峰的军队快人一步,等到刘氏军队赶到的时候,刘四儿的家人早已被楚显峰的人装进了囚笼之中。
“刘四儿,你看看这是谁?!”
楚显峰派人把五花大绑的刘四儿家人押了上来。
父亲、母亲、妻子、大儿子、小儿子,刘四儿的家人并没有一个人侥幸逃脱魔爪。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要想拿捏一个男人,就要拿捏这个男人的父母双亲。
一旦刘四儿不来解救他的父母,楚显峰就打算让刘四儿背上不孝的骂名,到时候,他的军心自然就会溃散。
“刘四儿,如果你还不快快投降,本王就活煮了你的父亲!”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投降。
阿锦看老人家可怜,想要伸手帮他,发现自己的灵力不能施展。
可是现在的阿锦明明隐身啊,这说明自己的灵力是存在的呀。
阿锦仔细回想起了《百花图鉴》。
《百花图鉴》是用来解救天下女子的,这位老人只是《百花图鉴》的配角,所以在书中的阿锦并不能解救他,灵力也就自然失灵了。
楚显峰原本以为刘四儿会迫于道德的压力主动投降。
但是他忽略了现在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并非是太平盛世,心中的道德秩序已经崩塌,每个人都变成了自私自利的野兽,传统的礼义廉耻已经成为了空中楼阁。
任凭楚显峰如何羞辱、殴打刘四儿的家人,刘四儿坚决奉行一条原则——那就是打死也不投降。
楚显峰被刘四儿彻底激怒了,他居然真的活活煮了刘四儿的父亲。
“如果你不投降,我还会杀了你的母亲!”
楚显峰的刀尖直指刘四儿的亲娘。
刘四儿只是隔空对骂楚显峰,就是不投降。
楚显峰无奈,还想大开杀戒,被他的谋士楚海洋拦住了。
“大王,刘四儿是铁的心不肯投降,如果大王再开杀戒,恐怕就要被敌军冠上残害人亲的骂名,我们不如先把刘四儿的亲人囚禁起来,到时候再想法子。”
楚显峰无奈,只能被迫同意了楚海洋的策略。
楚显峰远远低估了刘四儿的小人程度。
刘四儿倒打一耙,把自己是“逃兵”的事实摘了个一清二楚,反而指责楚显峰是小人,竟然羁押人亲来逼迫亲子,简直是丧尽天良。
“周观棋,你觉得刘四儿和楚显峰谁有可能当皇帝?”
“刘四儿。”周观棋毫不犹豫地回答。
“你就那么肯定?也不仔细考虑一下吗?”
“如果站在道德仁义的角度讲,刘四儿应该主动投降,既然刘四儿道德了,那么楚显峰就会不道德。”
阿锦把右手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你的意思是,楚显峰会,咔!”
阿锦的脑袋十分配合手部动作倒了下去,“杀了刘四儿以及他的亲人吗?”
“对。”周观棋继续分析道:“此举虽然符合道德的要求,但是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刘四儿的举动虽然流氓了一些,但正是在黑暗森林中猛兽的生存之道。是有理性,没有其他,感情用事者,必亡。”
“我看那楚显峰,虽然人高马大,但是年纪尚小,沉不住气,容易意气用事,容易有妇人之仁。”
“当秩序崩塌之时,往往是不顾道义的人会胜出。”
“阿锦,你认为他们谁能顺利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