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修真界第一女悍匪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废黜太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姬贵妃一看刘四儿开始耐心哄着她了,于是也不吵不闹了,开始说起了正经事。

“皇上觉得顺意这个孩子怎么样?”

刘四儿一脸自豪,“顺意可是朕与爱妃的孩子,自然是天底下最好的儿郎。”

姬贵妃收起了哭哭啼啼的表情,眼睛中开始露出了喜悦。

“那和皇后娘娘生的太子相比呢?”

“自然是比太子强千百倍。”

刘四儿毫不犹豫地说道。

“那皇上希望顺意居于太子之下吗?”

刘四儿微微皱眉,“朕怎么会希望自己最宠爱的孩子居于别人之下呢?”

“皇上——”姬贵妃娇滴滴地窝在刘四儿怀中,一句皇上恨不得能拐八百个弯,听得阿锦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如果太子即位,我们的顺意岂不就要去太子之下了?”

刘四儿原本拍打姬贵妃柔软的身子,希望能够给予她力量。听到这话,刘四儿的手一停。

“爱妃说得有道理,朕总想着自己洪福齐天、与天同寿,却忘了这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洪福齐天?!

与天同寿?!

百年之后?!

阿锦撇撇嘴,虽然刘四儿贵为九五之尊,但是说到底,是一个普通的凡人而已。

当然敢妄想能够如此长寿?这人啊,还真是披着欲望的野兽。

姬贵妃抬起头来,露出一双湿漉漉的眼睛,活像一只可怜兮兮的小白兔,真是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

“皇上,臣妾居于皇后之下没有关系,可是顺意身体内流淌的可是皇上的血脉啊。”

刘四儿一想姬贵妃言之有理,于是生了废黜太子的心思。

阿锦气得拳头都硬了。

吕止冬苦心巴力地照顾刘四儿的家人,赡养老人、抚育孩子,在刘四儿流落死人山的时候,她一个弱女子走那么远的山路为他送去吃的喝的。

甚至刘四儿多次抛弃吕止冬,将个可怜的女子数次置于危难之中,吕止冬也没有怨恨。

甚至,吕止冬还为了刘四儿的千秋大业被人砍掉了一只脚!

现在这个什么姬贵妃掉了两滴儿眼泪,娇滴滴地说几句软话,竟然就让刘四儿生了废黜太子的心思,这简直是宠妾灭妻的行为!

现在看来,吕止冬的一片真心全部都喂了狗!

阿锦气得咬紧牙关,恨不得把刘四儿和这个什么姬贵妃千刀万剐。

三首蛟和金莲铃铛内的周观棋感受到了阿锦的暴怒,一个个的都不敢吱声,生怕自己的一句话就惹怒了这个修真界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到时候恐怕就要永无宁日了。

刘四儿一旦生出了废黜太子的心思,就一定会为之付出行动。

次日早朝之时,刘四儿提出此事,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启禀皇上,废黜太子乃是动摇国本的行为,太子如今并没有过错,万万不能废黜呀。”

“启禀皇上,太子乃是中宫嫡出,既贤又长,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啊。”

就连孙大山也认为废黜太子不是明智之举。

刘四儿已经当了一些时日的皇上了,其政治觉悟已经觉醒。

刘四儿已经知道天下太平的时候要用道德、礼仪和秩序来治国,这些群臣代表社会精英阶层以及平民阶级的意愿,如果自己随意做出决策而不考虑群臣的意见,那么势必会动摇天下百姓对新王朝的忠诚。

到时候,轻则引起百姓的怨言,重则会导致新王朝的覆灭。

刘四儿见群臣反对,只能选择暂时不提此事。

吕止冬的政治嗅觉也颇为灵敏。

如果皇上废黜自己皇后之位也就罢了,这是皇上的家事,让谁当正妻都可以,虽然是名义上的国母,但实际上不过是皇上后宫的囚徒罢了。

但是,在父权社会,太子可是权力的象征,一个太子远比十个皇后还要重要。

吕止冬内心倍感危急,于是带着太子求见太后,请求太后为自己做主。

自从刘四儿把吕止冬娶进家门之后,婆婆一直嫌弃吕止冬是个大户人家的姑娘,不懂得料理柴米油盐之事,初期,对吕止冬颇有怨言。

但是,吕止冬的孝顺顾家让婆婆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渐渐对这个儿媳妇满意起来。

刘四儿建功立业的举动在母亲眼里就是不务正事的表现。

刘四儿在外面鬼混不着家的那些日子里,婆婆亲眼见证了吕止冬是如何撑起这一个家的。

再加上刘泽是她亲手看大的孙子,祖孙之间的情谊并非一个刘顺意可比。

婆婆听吕止冬说自己的的好儿子竟然要废除刘泽的太子之位,这可把她气坏了,立刻就把刘四儿叫过来训斥。

“你这是当哀家老了不中用了,你想要把泽儿的东西抢走是吧。”

“哀家告诉你,你那个什么姬贵妃就是一个狐媚子,只要哀家活一天,她的儿子就休想当太子!”

“刘四儿,你忘了,当上皇帝之后,你就骄傲自大了,看不起你的糟糠之妻了,既然如此,你也瞧不上哀家这个糟老婆子。”

“哀家这就收拾东西,带着皇后和太子回老家种地去,不受你这个狗屁皇帝的气!”

战事一停,传统的道德观念开始逐渐回归,尤其是孝道,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如果是在战争年代,刘四儿没有拯救自己的父亲,勉强还能说得过去。

但是在和平年代,如果刘四儿不好生赡养自己的母亲,恐怕会遭受天下人的耻笑。

而且跟随刘四儿打江山的那群人,因为不满刘四儿的赏赐,竟然蠢蠢欲动起来,一直在伺机取代刘四儿当皇帝。

如果刘母真的带着儿媳,孙子在乡下务农,这不是给刘四儿戴上一顶“不孝母亲、不敬妻子、不养儿子”的帽子吗?

恐怕,这就给了他人起兵造反的借口,刘四儿就会像旧朝的亡国之君一样,不得好死。

面对母亲的坚决反对,刘四儿只能好言相劝,承认自己是受了小人的蛊惑,决心不提废黜太子之事,希望母亲不要冲动,还是在皇宫安享晚年为妙。

阿锦心想,幸亏刘母是个通情达理的,不然她可就一棍子扫了上去了。

阿锦最讨厌刘四儿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