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真羡慕郭嫂子和罗嫂子他们,不知你注意没有,不管是安家的还是方家的几个孩子,教养的都很好,小方天才十岁吧,就那么懂事,跟个小大人似的,还有安家的几个孩子,安副营长虽然一口一个小兔崽子,可父子感情看得出来也很好。”
不知是不是怀孕的缘故,沈南星现在总是下意识的去注意孩子,观察孩子们与父母的关系,同时也幻想着以后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会怎么相处。
“陈大姐家的三个孩子也很懂事,跟安家的就不太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从小没在一起生活的原因,大丫二丫和贺营长之间就很有距离感。”
说有距离感都是好的,光看几个孩子在贺营长面前,一个个跟个鹌鹑似的,好像生怕犯什么错误。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以后也能在爱的环境下长大,就像安副营长他们家孩子似的,肆意成长,在咱们面前不用谨小慎微的。
陆远认真的点了点头,“会的,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很幸福的。”
有这样为他们着想的母亲,肯定会幸福。
………………………………
还真让沈南星给猜着了,没过几天,赵连长就找上了门。
他来家里和陆远寒暄着,说什么初来乍到,过来拜访一下陆营长以及嫂子之类的话。
可沈南星和陆远都知道,他一个三营的人,没事也不会特意拜访他们二营的人。
果不其然,话锋一转就转到了沈南星的朋友身上。
这段时间显然他也没闲着,已经摸清了程慧雪的底细,知道她是团里的知青,甚至还知道她是单身。
既然和沈南星是朋友,他想拜托沈南星从中做个媒,介绍他们俩认识。
“我来大院这段时间,早就听说嫂子为人随和,是陆营长的贤内助,能和嫂子做朋友的人想来也差不了,就是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福气。”
为了让沈南星答应,赵连长这好话也是不要钱似的往外说。
说实话,单论个人条件,沈南星是看不上赵连长的。
赵连长的个头也就一米七左右,他们队里的人常年风吹日晒,皮肤都不白。
只不过有些人是天生的白人,就算晒过以后皮肤也是呈蜜色的,或是小麦色。
就像陆远,露在外边经过常年风吹日晒的皮肤都是蜜色的,衣服盖着的地方白着呢。
赵连长这张脸黑的,都快赶上包公了。
又矮又挫也就算了,人长得还有些丑。
就那双眼睛亮的惊人,透着一股精明劲儿。
程慧雪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高中毕业,在这个年代就算是有文化的了。
人也长得白净漂亮。
从第一次俩人见面,沈南星就知道,程慧雪在家里也是家里宠大的小公主。
那种骨子里透出来的骄傲劲儿,可不是谁都能有的。
单看外在条件,两个人就不般配。
不过到底是让她帮忙做中间人,沈南星和程慧雪关系再好,也不能替她做决定。
更何况知青点那边生活条件艰苦,她就知道很多女知青都想找个队里的队长嫁了。
“这事我还真没有经验,不过我倒是可以帮赵连长问问,就是不知道赵连长这边的具体情况,听赵连长的口音也不是本地人,你老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什么人?”
赵连长闻言一愣,“这……不是帮我问问程同志那边的意见吗?还要问我的情况?”
沈南星微微一笑,“那当然了,这娶媳妇和嫁人可不一样,男人娶媳妇儿,只看好这个女人就好,不管是她的品貌还是其他什么,总之娶进门和她一个人过日子,女人嫁男人就不一样了,那是要嫁到对方和男方一家人一起生活的。”
赵连长笑道,“嫂子这话我懂,不过咱们情况特殊不是,以后在大院里生活,那也是两个人生活,跟家里也没多大关系。”
沈南星看着他,“赵连长能保证一辈子生活在大院吗?一辈子不用顾及家里那边,和女方父母那边一视同仁,只当一门亲戚走?我想赵连长保证不了吧?”
不说别的,能不能在部队干一辈子,可不是个人说了算,那要听从组织的安排。
就连陆远都不能做这个保证,他赵连长凭什么觉得两个人结婚后就能一直在大院生活。
“要是连最基本的情况都不了解,我是不会和慧雪张这个口的,慧雪拿我当朋友,我总不能坑她。”
赵连长既然能把程慧雪的情况都摸清楚了,为什么还偏偏找她来当这个媒人。
不就是觉得她和慧雪是好朋友,在慧雪面前说话分量不一样吗?
赵连长看似爽快的一笑,“嫂子说话严重了,怎么叫坑她?怎么说我也是连长,在咱们大院里也分配了单独的住所,他们知青点那边过着集体生活,还要靠自己下地干活挣工资,那点工资也就够吃饱穿暖的,真要嫁过来,那不就是在家做做饭洗洗衣服,顶多以后再带带孩子,连活都不用干。”
沈南星:“……”
如果不是看在陆远和他好歹同事一场的份上,她都要赶人了。
见沈南星不说话,赵连长挠了挠后脑勺,又笑着开口。
“我这家里情况也挺简单的,我就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才没说,老家是徽省的,离咱们这儿也远,我都有两年没回家了,就算是结了婚,也不会轻易回老家的,这点嫂子可以和程同志说,让她放心,另外我家里只有老父亲和老母亲,上面有两个哥哥,下边还有个妹子,哥哥和妹子还都没成家,不过也快了,等我妹子说定了亲事,大哥就结婚。”
他最后一句话说的轻飘飘的,不过沈南星头顶的小雷达却支楞了起来。
“你大哥多大岁数了才结婚?”
听说赵连长比陆远也就小两岁,也就是29岁了。
这年头结婚都早,像他们队里这种大龄青年还有情可原。
很多人都把心思扑在了事业上,常年在队里又见不着什么女同志,不经意间就把终身大事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