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青丘妖主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惊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雪,你看!”

林清雪凑过来,也发现了这一巧合,美眸中闪过惊异:“难道……玉佩是开启这莲台的‘钥匙’?”

这个发现让两人心跳加速。若莲台内另有乾坤,或许就藏着离开此地,甚至掌控阵法的方法。

白秋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他现在的状态,经不起任何意外。他小心翼翼地将碧色玉佩拿起,对准莲台底部的凹陷,缓缓按了下去。

严丝合缝!

玉佩嵌入凹陷的瞬间,两者同时轻轻一震!莲台表面的蛊文如同被注入了活力,骤然亮起柔和的白光,而碧色玉佩也散发出更加浓郁的翠绿光华。两股光芒交织融合,一股比寒潭之气更加精纯、更加古老的清凉气息,自莲台中弥漫开来。

然而,预想中的机关开启、秘宝现世的场景并未出现。光芒持续了数息,便渐渐收敛,最终恢复原状,只是莲台和玉佩本身的光泽,似乎莹润了几分。

“这是……?”林清雪疑惑。

白秋雨微微皱眉,尝试着再次注入一丝灵力。这一次,灵力毫无阻碍地通过了玉佩,然后被莲台吸收。莲台不再像之前那样毫无反应,而是传递回一种模糊的“渴求”之意,仿佛一个干涸的海绵,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激活”。

“它需要能量,大量的能量。”白秋雨明白了,“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或许是上次强行引动阵灵消耗过大,这莲台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玉佩是唤醒它的钥匙,但要真正开启它,需要为其补充足够的力量。”

而这力量,显然不是目前油尽灯枯的白秋雨所能提供的。甚至,就算他全盛时期,也未必能填满这个“无底洞”。

希望就在眼前,却因力量不足而无法触及,这无疑是一种煎熬。

白秋雨沉默片刻,将玉佩取下,珍重收起,然后将莲台放回原处。

“此事急不得。”他声音平静,已然接受了现实,“当务之急,仍是恢复实力。只要我能恢复部分修为,或许就能逐步为莲台充能。再者,此地虽隐蔽,但并非万无一失,我们必须有自保之力。”

他看向林清雪,眼神凝重:“清雪,我的恢复非一日之功。接下来的日子,你要加紧修炼。我虽灵力不济,但经验与见识尚在,或可为你护法,并在功法上与你探讨。你实力越强,我们应对变数的资本就越足。”

林清雪深知肩头责任,郑重应道:“师兄放心,清雪定当努力!”

于是,石室中的生活节奏悄然改变。白秋雨依旧以温养心脉、修复本源为主,进程缓慢而坚定。而林清雪则进入了更加刻苦的修炼状态。她不仅借助寒潭和冰灵果修炼宗门功法,更开始谨慎地参悟墙壁上那远古先民留下的、引导阴寒之气的理念,取其神韵,融入自身,修为精进速度,竟比在外界时快上数倍不止。

就在两人潜心修炼,以为能在这世外洞天中获得一段宝贵喘息之机时,石室之外,蛊王陵的深处,一片巨大的、布满无数孔洞的巢穴状区域中央,一团浓郁如实质的黑气正在缓缓蠕动。

黑气之中,隐约可见一个扭曲的人形轮廓,气息萎靡,却充满了怨毒与暴戾。

正是当日被阵灵反噬、险些魂飞魄散的黑蛊使!他竟还未彻底消亡,以某种秘术保住了一丝残魂,逃回了这处巢穴。

巢穴四周的孔洞中,爬出无数奇形怪状的蛊虫,它们畏惧地看着那团黑气,却又被其散发出的本源气息吸引,缓缓靠近。

“白……秋……雨……林……清……雪……”黑气中传出断断续续、充满刻骨恨意的精神波动,“毁我肉身……伤我神魂……此仇……不共戴天……”

残魂的状态极不稳定,迫切需要宿主和能量来稳固。他的精神力量漫无目的地扫过巢穴,最终,锁定在了巢穴深处,一个被重重禁制封印的、散发着不祥红光的巨大虫蛹上。

那虫蛹微微搏动着,如同心脏,散发出令人心悸的邪恶能量。

“幸好……还留了后手……”黑蛊使的残魂发出桀桀的怪笑,如同夜枭啼鸣,“本想等它完全成熟……如今……也顾不得了……”

“以我残魂为引,万蛊精华为祭,唤醒你……我的……‘血煞蛊王’!”

黑气猛地扑向那红色虫蛹,如同飞蛾扑火。巢穴中的无数蛊虫仿佛接收到命令,疯狂地涌向虫蛹,在靠近的瞬间便身体爆裂,化为精纯的蛊毒能量被虫蛹吸收。

禁制破碎,虫蛹的红光骤然炽盛,整个巢穴都开始剧烈震动起来一股远比黑蛊使全盛时期更加暴戾、更加凶残的气息,如同沉睡的远古凶兽,缓缓苏醒……

石室之内,岁月静好,仿佛与外界的腥风血雨彻底隔绝。寒潭氤氲的雾气袅袅升起,给这方狭小空间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唯有冰灵果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以及两人均匀的呼吸声、灵力运转时细微的嗡鸣,构成了此地主旋律。

林清雪盘坐于寒潭边,双目微阖,心神沉入体内。经过连日苦修,她不仅修为尽复,更因契合此地环境,功法运转愈发圆融自如。她周身缭绕的寒气不再仅仅是功法的外在显化,而是隐隐与整个石室、与那汪寒潭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气息吞吐间,寒潭水面会泛起更为细腻的涟漪,墙壁上那些古老的刻痕,似乎也在她灵力流转到极致时,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流光。

白秋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欣慰。他虽无法进行高强度的修炼,但神识在缓慢恢复,感知反而更加敏锐。他能感觉到,林清雪正在经历一场蜕变,对阴寒之力的理解与控制力与日俱增。他甚至隐隐觉得,林清雪此刻的状态,或许比单纯参悟墙壁上残缺的法门更为正确——她是在以自身功法为根基,汲取此地的道韵,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清雪,收敛心神,尝试将神识与寒潭之气相合,不必强求控制,只需感知其流动,如同感知自身血脉。”白秋雨偶尔会出言点拨,他的经验与眼界,此刻成了林清雪修行路上最宝贵的明灯。

林清雪依言而行,放空思绪,将神识缓缓散开,不再试图主导,而是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般,感受着石室中无处不在的阴寒能量。起初并无特别,但渐渐地,她“听”到了一种低沉而浩瀚的“脉动”,源自寒潭深处,悠远、古老,带着一丝沉睡般的韵律。这脉动与墙壁上那些刻痕中微弱流转的气息隐隐呼应,勾勒出一幅模糊却宏大的能量网络图景。

她心中震撼,仿佛触摸到了这石室、乃至这片大地的一丝本源秘密。这种感悟,远比单纯提升灵力修为更为珍贵。

与此同时,白秋雨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那玉质莲台之上。他无法提供大量灵力,便采取了一种更为精细和持久的方式。每日,他只抽取自身恢复过来的一丝精纯灵力,如同春蚕吐丝般,极其缓慢地渡入与玉佩结合的莲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