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玉轻笑一声,“世人皆有一死,可活着的时候还是得好好活。更何况沈公子提前知道自己的死期,就能提前安排好身后事,不也算是老天的馈赠吗?”
呵。
傅闻山心里冷笑。
这丫头真是一副巧舌。
还上天的馈赠?
这馈赠给你,你要不要啊?
世上谁人不想长命百岁?
沈维桢闻言微愣,随后笑笑竟不言语,虽然这话说得奇怪,但他也奇怪的被安慰到。
徐青玉这才转向傅闻山,“大人的眼睛好些了吗?“
总算是问到他了。
傅闻山神色淡然:“尚未见到大夫。他下乡诊病去了,要过两日才回青州。“
“大人吉人天相,相信终有一日会重见光明。“徐青玉真诚道。
傅闻山听出她真诚语气下的敷衍,唇角一勾:“我也相信这是上天对我的馈赠。”
徐青玉:……
咱不是已经是好朋友了吗?
而且是给银子的那种好朋友关系?
怎么还能拆她的台?
周贤见插不上话,便含笑站在一旁,只在适当时点头附和。
沈维桢知道徐青玉无事不登三宝殿,便主动询问来意。
徐青玉笑道:“托沈公子的福,上次的生意很成功。只是眼下那批布料需要找个仓库存放。“
周贤很适当的补了一句,“前段时间我家仓库走了水,布料都发了霉。只能来寻沈公子帮忙。”
“这等小事,派个人来知会一声便是。“沈维桢轻描淡写地说。
周贤闻言十分满意。
他越发觉得徐青玉有种奇特的本事,但凡与她打过交道的人,无不成为了她的助力。
看看这傅公子和沈公子,看起来都和她关系匪浅的模样。
“对沈公子来说是小事,对我们却是帮了大忙。“徐青玉笑道,连忙让位给周贤,重点突出领导的功劳,“东家坚持要亲自登门道谢。我怎么都劝不住,还说沈公子恩情没齿难忘,改天去云香楼摆上一桌谢恩。“
周贤适时上前拱手:“沈公子之恩,没齿难忘。“
沈维桢摆手笑道:“不必在意。“
寒暄片刻后,徐青玉见沈维桢面露倦色,便识趣地告辞。
待徐青玉走后,沈维桢意味深长地看向傅闻山。
“你今日……有些反常。”
从徐青玉进门开始,傅闻山就心不在焉。
傅闻山真诚发问:“你眼睛……也坏了?”
沈维桢笑,仿佛回到当初从北境回来时,两个人一路上跟斗鸡似的你一嘴我一句的时候。
“你似乎与青玉姑娘颇为熟稔?“
“你和青玉姑娘也很是熟稔。”
沈维桢也不瞒他,“先前退婚的事情,多亏她在中间帮忙斡旋。否则徐家不会松口。说起来,我欠她一个人情。你呢?”
傅闻山则道:“来青州途中遭遇水贼夜袭。若非青玉姑娘相救,我已是一具水下鬼。“
“美救英雄?“沈维桢微微一怔,随即唇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救命之恩,你要以身相许?“
“以身相许?若救了人就要以身相许,与恩将仇报有何区别?”傅闻山闻言轻笑,“再者,她躲我都来不及,怕只有在索要救命之恩的时候才会出现在我身边。“
沈维桢笑道:“好端端的,她躲你干什么?“
“她之前准备出府,我坏了她的计划。”
“她报复我,在驿站中朝我泼水。她泼我一盆,我就泼她三盆。”
沈维桢面露佩服,“不愧是我们心狠手辣的北境傅将军。”
“习惯了。”傅闻山闻言语气淡淡,“在北境的时候,敌人可不分男女。上一刻还是全家死绝的孱弱农妇,下一刻就能提刀砍断我兄弟的手臂。”
“我只是有时候忘了我已经不在战场,自然也忘了该对姑娘家手下留情。”
沈维桢心中微沉,不动声色的带过去这个话题,他不想好友在这样泥潭般的情绪中沉迷,“那你应该找个机会向她赔罪。”
“我也是这样打算。”傅闻山略作沉吟,他大约猜到徐青玉最在意什么,“你说……我若帮她赎身如何?“
“这倒容易。“沈维桢微微颔首,“以傅大将军的身份,一封书信送到周府,周家人还不得将徐青玉的卖身契双手奉上?“
傅闻山想起上次离开周府时徐青玉那双赤红的眼睛。
她最在意的,想必就是这奴籍身份。
她救他一命,他便还她自由。
至此也算是两不相欠。
傅闻山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帮我写封信,送给周家。“
与此同时,徐青玉和周贤刚回到尺素楼,卢柳便迎上前来:“东家,我有事想与您商议。“
得了周贤眼色,徐青玉正要回避,却被卢柳拦住:“徐姑娘,此事与你有关,不妨一起听听。“
徐青玉暗自警惕,面上却做出一副谦逊模样,安静站到周贤身侧。
“前些日子家母染病——“卢柳神色忧虑,“本欲告假回乡,但恰逢尺素楼多事之秋,实在不忍弃东家于不顾。如今危机已过,恳请告假数日回乡探母。“
他顿了顿,“家母年事已高,此番病势不轻。“
病了?
早不病晚不病,这时候来病?
还选在昨夜他们几个大老爷们关在房间里蛐蛐她半个小时以后生病?
周贤面露惊讶:“婶子病了?怎不早说?“
卢柳惭愧道:“尺素楼正值危难时候,如何开得了口?“
周贤沉吟片刻,视线微妙地扫过徐青玉,几十年的兄弟,周贤自然是清楚卢柳的性情。
老卢这是撂挑子跟他宣战呢。
“可卢兄若走了,这尺素楼...“
卢柳笑道:“二爷身边不是有徐姑娘吗?此番京都之行,您对她多有夸赞,想来这丫头自有过人之处。她既是老夫人身边人,又懂账房之事,暂代掌事之职……应当无碍。“
话倒是人话,但徐青玉这回有点听不懂这人话。
周贤心中暗恼:卢柳这是拿乔上瘾了?
他还真不喜欢被人拿捏!
为维持表面和谐,他故作关切:“卢老哥是尺素楼肱骨之臣,岂是一个小丫头能替代的?不如这样吧,老哥先回去尽孝道,青玉先学着…有老董他们帮衬着…想必尺素楼一时半会也不会有什么幺蛾子。你就安心的走。“
卢柳:……
不挽留两句吗?
不应该三个回合以后,他强烈推辞,东家才不情不愿的同意他告假吗?
卢柳张了张嘴,后面那两个回合早已演练数遍的台词突然偃旗息鼓。
像是一只呆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