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指尖酥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廖大哥,你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铺子里没耽误吧?”沈云姝看到背着包袱出现在眼前的廖源,有些惊讶又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人家也是有正经铺子要顾的,她一句话就把人喊来,肯定给别人带来了麻烦。

“没事,一两天不耽误。”廖源道。

村子里刚吃过晚饭,因为沈云姝在,特意烧了点腊肉豆角干,还有一盘子剩下。再配些粗面包子,廖源简单填了肚子,几人就在田叔的小隔间里说话。

十间屋子如今被田叔用竹片编了隔断,分成许多小间,虽然地方小,但大家好歹有了点隐私。田叔点燃油灯,田婶抱着小石头哄着,沈云姝和廖源也坐在桌边对着沈云姝用茶水在桌上画的一幅图仔细研究。

“......就是在桶里装个可以手摇的小水车,奶倒进去,只要摇晃搅动的程度足够就能分离出酥油来。再在桶上加个盖子,底下留个塞子。摇的时候不会溅出来,做好了也可以通过塞子先让牛乳流出来。”

这种工具是沈云姝当初在国外参观一处维多利亚时期庄园时看到的,虽然速度不一定比得上蛋抽,但一次可以加工的牛奶量增加很多,这么一算,也不比打蛋器慢。毕竟靠的都是手摇。

沈云姝觉得这东西设计应该不复杂,果然廖源问了几处细节,想了一会就点点头表示可以试一试。

“太好了,那明儿咱先做一个用用看,有什么不对的再调整。”沈云姝高兴道。

廖源抿唇笑笑,没说话,把带来的一个大包袱拿了过来。

“我找大娘拿了条你的被子,晚上盖。”

沈云姝看着包袱里熟悉的被子,不禁惊讶道:“廖大哥,你也太贴心了,这都想到了,谢谢!”

她把被子抱在怀里,笑得眉眼弯弯。廖源嘴角弯了弯,眼里似乎有点点亮光。

事情聊完,田婶打了热水来,沈云姝简单洗漱就和村里几个同龄的丫头挤在一块睡了。虽然床铺不如家里舒服,但沈云姝兴奋劳累了一整天,和姑娘们说了几句话就睡了。

村里养了不少鸡,沈云姝在一阵高亢到直钻脑门的鸡鸣声中醒来,周围早就没人了,床铺也收拾得整齐。

显然她是整个村最后一个起床的。

沈云姝赶紧跳下床铺穿戴整齐,推开门走了出去。

这会天已经快亮了,可以清楚地看见村里各处的情况。显然这会大家已经忙开了,豆腐作坊蒸汽缭绕,田间地头也都是人,猪圈羊圈也有动静传来。

沈云姝深吸口气,早晨的空气有些冷但也特别提神,一下子就让她清醒了。

“起来了?快来,熬了点粥,喝一碗暖一暖。”

田婶端着两只碗过来,招呼她进屋先吃早饭。

“廖大哥可起了?”

心里惦记着事,沈云姝三两下就喝完了粥,问道。

“早就起来了,我估摸着他都没怎么睡。这孩子就是这脾气,着急起来非得连夜把东西做好。”田婶道。

沈云姝怔了下,忽得想起从前他也是这样,一声不吭就把东西做好了。

“那我去看看。”沈云姝也顾不上吃个饼子,匆匆出门去寻廖源。

廖源干活的地方和田叔编竹篾的在一起,就在排屋东面不远的小棚子下。

沈云姝走近了就能接着蒙蒙亮的天色看见一个人影在忙碌。

“廖大哥”她走过去,唤了声。

廖源抬起头,见她过来,放下了手中东西。

“起来了?睡得可好?”

沈云姝点头,看向桌上那个初具模型的东西,惊喜道:“已经做好了?”

廖源点头:“差不多了,你看看,可有什么地方要改的?”

沈云姝凑近了,仔细检查了一下。

这东西看着像个放平的木桶,前后是圆板,左右是桶肚子。最上面是个方形开口,两个巴掌大,方便之后取黄油。

里头架着类似水车样式的转板,共有八扇板子,连着外头一个把手,沈云姝试着转了两下,水车就跟着骨碌碌转动起来。

“我看可以用,咱们这就去试一试。”

“好。”

正式动手前,沈云姝让田婶把昨天挑出来的妇人喊来,进行第一次培训。毕竟试手的机会不多,不能浪费。

她们先去田叔从前住的木屋里把昨天煮好静置的几桶牛奶拎了出来,沈云姝向他们演示了怎么把上面一层奶皮刮出来。

这个操作很简单,尽量不把下面的牛奶带出来就行。

不过田婶她们都看得新奇。牛乳本来就见得不多,她们不知道原来简单煮一下,竟然会有这样神奇的变化。

剩下几桶沈云舒让他们轮流操作,把上面一层厚重的奶皮舀出来。

这其实就是淡奶油了,现挤的牛奶没有经过现代工业的均质化处理,脂肪容易析出分层,这层厚厚的奶皮对沈云姝来说就是牛奶的精华所在。

五桶牛奶的奶皮舀出来也才大半桶,全部倒进新做的木桶工具里。

沈云姝把木桶的大致操作解释了下,就开始直接上手。

专门的盖子还没做好,她取了块大点的木板盖上,再检查一下没有漏水的地方就开始用手慢慢转动把手。

里头的扇片比较细,转起来阻力不大,小孩也能轻松操作。

几个妇人轮流操作,约摸过了一炷香后,转动时开始能感受到些许阻力。

这是奶油被打发了,沈云姝打开盖子看了下,扇叶上果然裹了一圈厚厚奶油。

盖上盖子继续转动,这会她们几个手都有些微微酸了,但还能坚持。大约又两柱香过后,手感明显迟滞吃力,沈云姝打开盖子看了下,里头的液体明显出现了水油分离的现象,只是不确定有没有彻底完成。

盖上盖再搅一盏茶时间,里头固体部分没有明显增多,沈云姝估摸着差不多了,找来盆子,拔去塞子,一股微微澄清的液体就从口子里流出来。这就是乳清。

再在另一个盆子里铺好纱布,把桶里的扇片拿出来,刮下上头沾着的固体,桶里的固体也用勺子挖干净。

沈云姝目测了下,这一大坨约摸有十斤,再脱去水分,应该也有七八斤。

这比得上她之前攒一个月的量了。

黄油脱水是个力气活,要裹着纱布不停地挤,田婶干脆去豆腐作坊拿了块石板压着,果然效果不错。反复清洗两次,大约小半个时辰后,再次取出的黄油手感明显发硬了,就算做好了。

最后沈云姝在砧板上用两块木板演示了黄油的整形,怎么弄成小方块。这个过程就像玩泥巴,很简单,田婶她们也很快就会了,如此牛奶到黄油的转变就完成了。

至于剩下的乳清可以用来和面,洗黄油的水喂猪喂鸭都行。不能浪费。

倒是桶里剩下的牛奶怎么处理是个问题。

今天的沈云姝就打算分给村里人喝了,但之后肯定要开发更有经济价值的用途。

二百斤牛奶,七斤黄油。比之前的兑出率高一些,沈云姝看着面前黄灿灿的一块块金色固体,脑子里已经闪过无数种甜品。

牛奶可以制成黄油,黄油可以做酥皮点心和奶油霜,加点牛奶还可以重新变成淡奶油。

这种神奇的转化除非天天和牛奶打交道的牧民,否则绝对没人知道。

田婶也知道厉害,交代了另两个妇人不能泄露出去。

沈云姝倒是不太担心。

因为只牛奶来源的问题就能难住绝大多数人,她的优势是绝对的。

黄油的制取不难,沈云姝估摸再教一次就差不多了,她倒是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原料问题解决,窑炉的效率就显得不够了,还得再建一个。

但铺子里已经没有地方了,这又是一个问题。

沈云姝有些头痛。尽管她已经尽量提前安排了,但事情太多,人力物力还是有跟不上的地方。

看来还得回去和家人商量下。

恰好下晌,沈老爹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