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橙大学毕业后,因为荀昇的钢材公司开的不错,她衣食不愁,通过商赛成功保研了海大的研究生。
她的成绩不错,在海大的评奖会上,她拿到了一万元的奖学金,此时一万元对夏橙来说轻如鸿毛,她更看重这份荣誉,这让她感到骄傲。
但夏橙没想到,荀昇作为优秀校友参加了这场评奖会,获得这一万块钱共有十五个人,都是蓝度赞助的,他一一合照。
轮到夏橙时,她站在他身侧,闻到了他身上熟悉的味道。
他的胳膊擦着夏橙的胳膊,毛毛软软,夏橙往旁边挪去,照片拍下,只有她和他中间的距离能再站一个人。
夏橙打听到,荀昇已经彻底接手了蓝度,作为荀家名义上的长子,他是有这个权利的。
单人照结束后,夏橙隔着人群,看荀昇落坐在第一排,只要是在外面他永远都很得体,发丝梳的一丝不苟,就算穿着最简单的白色衬衫,也比别人夺目。
荀昇转过头,夏橙便低下了脑袋。
他站了起来,目光落在了她身旁之人的身上,原来是有人当场投简历,夏橙听到他认真回答那些问题,严肃的像是雕塑,身边人的声音都在抖,他没一句安慰,冷着脸回答完,又坐了回去。
夏橙觉得熟悉又陌生,荀昇就是这样的性格,外人看来他总是冷冰冰的,但如果是他在乎的,他恨不得把心都掏出去。
拿完奖学金后还要大合照,荀昇仍然被一堆领导围着,知道夏橙是荀昇妹妹的领导把夏橙也推到了前面,领导想靠这拉近和荀昇的距离,却不想拍了马蹄子,荀昇和夏橙表现的都很不自然。
夏橙硬着头皮和他拍了一张照片。
“听说你保研了,将来什么打算?”荀昇突然开口,夏橙还没想好怎么回答的时候,两人的合照已经结束。
她没来得及回答,荀昇就再次被包围,他清冽的声音消失了,夏橙跟着其他人一起下台,看到荀昇被簇拥着坐上了车。
最后,夏橙遥遥看过去,只能瞧见他的车屁股。
读研究生期间,夏橙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她打算继续往上钻研,将来留在本校当老师。
想当老师其实是因为时间比较灵活,夏橙的需要腾出时间去做志愿活动。
从搬到研究生宿舍开始,她就一直留意着这些志愿活动,先是社区,然后是海市,后来她意外结识了北大扶贫院的负责人,是名四十多岁温文儒雅的男人,夏橙了解到山区儿童的情况后,直接资助了一百万。
这之后她就经常和北大扶贫院的人一起下乡。
刚开始会耽误自己的学业,但北大扶贫院的负责人和夏橙的导师是朋友,在他的帮助下,夏橙退学重考,考上了北大的农业经济管理,成了负责人的学生。
就这样,夏橙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下乡之路。
其实近几年国家的扶持下,乡村的经济正在慢慢发展,对学生的资助越来越多,但经济发展与文化程度不匹配时,更可怕的是那些落后的村民。
夏橙跟着老师还有学长学姐们在外时,大部分沟通的工作都是男生去做的。因为之前出过扶贫组的女学生被当地村民扣押的情况,组内的女学生不允许单独外出。
最开始她并不能理解,直到那群村民举起铁锹,不让他们把孩子送去读书,除非送几个女学生过来给他们当老婆。
这里太过贫穷,留不住女人。
贪婪的目光掠过每一个女学生,老师把他们护在身后,对这群既要又要的人们感到深恶痛绝。
“不可能。”
这是老师的回答。
然后他就被打了。
警察很快来了,这件事上了社会新闻,老师不仅是老师,也是有名的社会人士。
夏橙在医院照顾他的时候,听到了最大资助者要取消资助的消息。
老师指明要夏橙去和资助者谈,虽然他被打了,可那群孩子是无辜的,如果不帮一把,他们会一辈子困在那里。尤其是女孩子,恐怕十三四岁就要嫁出去。
夏橙并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一定要自己去,但她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回到海市见到那人后,就知道为什么了。
那人是荀昇,也是荀昇点名要见她。
夏橙后知后觉,老师是知道她身份的。
荀昇把她放在会客室冷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姗姗来迟,夏橙已经把会客室的茶水瓜果都吃完了。
但她不敢发脾气,他们现在的关系和以前可不一样了。
她只能恭维,夸赞荀昇这些年的成功,夏橙很了解荀昇,他看着冷冷淡淡的,实际上闷骚的很,指不定心里乐着呢。
可夏橙夸完,荀昇也没有任何反应。
只翘着二郎腿,挑了挑眉。
“你以为你很了解我?说这些话我就会改变主意吗?”
“不是这个意思......”
“回去吧。”
他没听到想听的话,下了逐客令,潇洒离去,留夏橙一个人风中凌乱。
夏橙只能又坐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回去了。
老师知道后,有些惋惜的叹了口气。
“那只能尽量缩短开支了,没关系,不用自责,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老师,荀昇投了多少钱啊?”
“也不多,一千万吧。”
“!!!”
“可惜现在全没了。”
“那么多钱?为什么”夏橙不明白,以前她也没听说荀昇致力于公益活动。那可是一千万啊!足够给这个村子通一条到火车站的马路,也足够那些孩子一直读到大学毕业。
老师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
“也许是钱太多,烧的慌吧。”
一时不知道老师是在开玩笑还是在损人。
*
最大的资金没了,扶贫工作虽然不至于中断,但花费明显受限的多。
比如一些调查问卷,以往都是学生问,村民回答,一人做一份给钱,即便如此都不容易出学术成果,更不用说现在不给钱了。
唯一的欣慰大概就是孩子们的笑脸。
夏橙能感觉到,他们在学校里很开心。
没了学校,他们就会在懂一点事的年纪下地,照顾弟弟妹妹,洗衣做饭。更重要的是他们只有在学校能吃饱,这样在放学后就有劲割猪草,捡柴。
后来,学生多了些,老师又回去找资助了。夏橙和几个师兄师姐留在了这里继续开展工作,却遇到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