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寒意透过百叶窗缝隙钻进办公室,沈星晚刚签下欧洲冬季订单的笔顿在半空。林薇脸色惨白地撞开房门,手里的平板电脑屏幕亮得刺眼,上面是某国际NGo发布的指控报告,标题用加粗黑体写着——《揭秘红星服装厂:用少数民族廉价劳动力编织的财富神话》。她穿着一身黑色职业装,平日里一丝不苟的发髻散落了几缕,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星晚姐,国际媒体都转发了,欧洲好几个客户发来邮件说要暂停合作,还有人在咱们网店刷差评,说咱们‘剥削少数民族’!”
沈星晚接过平板,指尖划过报告里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报告里附了几张模糊的照片,说是云南彝族村寨的绣娘在昏暗的房间里赶工,配文称她们“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月薪不足百元”。她穿着件藏青色的羊毛开衫,是用自家再生面料做的,此刻后背却沁出一片冷汗,将衣服贴在身上。
“这是污蔑!”沈星晚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们在云南的合作点明明是提供就业机会,绣娘们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赚钱改善生活,怎么就成了剥削?”她翻到报告末尾,看到发布机构的名字时眼神一凛,“是‘自由纺织联盟’,上次反对我们收购罗塞蒂的就是他们,肯定是故意抹黑!”
陆战锋刚从物流园回来,军绿色夹克上还沾着灰尘,听到动静快步走进来。看到沈星晚发白的脸色和屏幕上的指控,他一把夺过平板,粗粝的手指用力戳着照片:“这照片是摆拍的!咱们给绣娘建的工作间明明宽敞明亮,哪有这么昏暗?还有这工资数字,纯粹是瞎编,咱们给的工价是市场价的1.5倍!”
“现在说这些没人信。”沈星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国际舆论最容易被这种话题煽动,尤其是涉及民族问题。如果不尽快澄清,不仅欧洲市场保不住,咱们这么多年建立的品牌信誉就全毁了。”她走到窗边,看着厂区里正在装运的“暖福”棉袄,那些衣服的内衬都绣着精美的彝族纹样,是村寨绣娘们一针一线的心血,“必须让所有人看到真相。”
“我陪你去云南。”陆战锋斩钉截铁地说,伸手将她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掌心的温度带着安抚的力量,“现在就订机票,咱们去村寨拍真实的视频,让那些造谣的人无话可说。”他转身就往外走,“我去安排工厂的事,让老李临时负责生产,咱们带上摄像团队,多拍些绣娘们工作生活的画面。”
沈星晚看着他军绿色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每次遇到危机,陆战锋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她,像座永远不会倒塌的山。她迅速拨通云南合作点负责人的电话,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阿木,立刻统计所有合作绣娘的工作时长和收入明细,还有她们的生活改善情况,越详细越好,我们马上过去!”
当天深夜,沈星晚和陆战锋带着摄像团队登上了飞往云南的航班。飞机穿越云层时,她望着窗外的星空,手里攥着阿依古奶奶上次送的刺绣手帕,上面绣着的彝族太阳纹在微弱的光线下若隐若现。“战锋,你说咱们是不是做错了?”她轻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自我怀疑,“如果当初没把加工点建在村寨,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些麻烦?”
陆战锋握住她冰凉的手,将其包裹在自己温暖的掌心:“别胡思乱想。咱们做的是好事,给上千个少数民族家庭带来了收入,这是谁也抹不掉的事实。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借题发挥,恰恰说明咱们的影响力大了,让他们感到威胁了。”他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吻,动作温柔得能化开机舱里的寒意,“明天到了村寨,把绣娘们的笑脸拍下来,把她们盖的新房、买的家电拍下来,真相永远比谣言有力量。”
清晨的阳光洒满哀牢山深处的彝族村寨,木楼屋顶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沈星晚踩着露水走进村寨时,阿依古奶奶带着十几个绣娘早已等在村口,她们穿着崭新的百褶裙,头上的银饰随着动作发出清脆的响声。看到沈星晚,阿依古奶奶快步迎上来,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拉住她:“沈姑娘,我们都听说了,那些人怎么能瞎说话呢?要不是你们,我孙女哪有钱去县城上学?”
工作间里暖意融融,十几台崭新的缝纫机整齐排列,墙上挂着明亮的节能灯,绣娘们围坐在长桌旁,手里的丝线在再生面料上飞舞。年轻的绣娘阿朵正给大家展示她新买的智能手机,屏幕上是她和城里男友的合照:“星晚姐你看,我用刺绣赚的钱买了手机,还报了网课学汉语,这都是托你们的福。”
摄像师扛着机器穿梭在工作间,镜头记录下绣娘们脸上的笑容、桌上的计件工资单、墙角堆放的布料。当拍到阿依古奶奶数着工资卡上的数字,盘算着给孙女买新书包时,老人眼里的光让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他们说你们工作环境差?”沈星晚指着墙上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对着镜头说,“我们按照国家标准控制工作间的温湿度,冬天有暖气,夏天有风扇,每个月还有健康体检。”她拿起一件绣好的桌布,上面的彝族火把节图案栩栩如生,“这些绣品按件计酬,多劳多得,熟练的绣娘一个月能赚三千多,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陆战锋带着摄像团队走访了几户绣娘家庭。在阿朵家,新盖的二层小楼里摆着洗衣机和电冰箱,阿朵的母亲正在用沈星晚团队捐赠的太阳能灶做饭,炊烟从铝合金烟囱里袅袅升起。“以前阿朵爸在外打工一年回不来一次,现在好了,女儿在家就能赚钱,盖了新房,买了家电,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老人抹着眼泪,拉着陆战锋看墙上贴满的奖状,全是阿朵妹妹的三好学生证书。
拍摄过程中也遇到了小插曲。几个来村寨旅游的外国游客看到摄像机,拿着手机里的指控报告来质问,语气带着明显的偏见。沈星晚没有生气,而是请他们参观工作间,让阿依古奶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讲述自己的变化,还拿出银行流水和社保缴纳记录。当外国游客看到绣娘们笑着计算收入,讨论着给孩子买什么礼物时,其中一个金发女孩红着脸道歉:“对不起,我们不该轻信谣言。”
三天后,一部名为《绣娘的新生》的纪录片剪辑完成。视频开头是指控报告的截图,紧接着画面一转,展示出明亮的工作间、笑容满面的绣娘、崭新的村寨民居,还有详细的工资单和生活改善对比。沈星晚亲自配音,声音温和而坚定:“我们相信,真正的帮助是提供有尊严的工作,让少数民族同胞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这不是剥削,是赋能。”
纪录片在国内外视频平台同步发布,短短24小时点击量就突破了千万。评论区里炸开了锅,无数网友分享自己的看法。云南本地媒体纷纷转载,还派出记者实地探访,拍摄了更多绣娘生活的细节。欧洲客户看到视频后,陆续发来邮件表示理解,撤销了暂停合作的决定,还有客户特意发来贺信,称赞红星厂“做了正确的事”。
沈星晚坐在返回的飞机上,看着手机里不断上涨的播放量和支持留言,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陆战锋给她披上毯子,递过一杯热牛奶:“你看,我就说真相会赢的。那些绣娘们的笑容比任何辩解都有力量。”他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手腕上的红痕——那是连日来操劳留下的印记,“这次风波虽然凶险,但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咱们做的事,知道了少数民族绣娘的才华。”
沈星晚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阳光味道,心里充满了踏实的温暖。“其实我最感动的是阿依古奶奶说的话,”她轻声回忆,“她说‘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影子斜’。以前总想着把生意做好,现在才明白,做企业不仅要赚钱,还要有担当,有良心。”她抬头看着陆战锋,眼里闪着泪光却笑意盈盈,“以后咱们要在村寨建刺绣学校,让更多人学到手艺,还要帮她们把绣品卖到全世界,让她们的价值被更多人看到。”
陆战锋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军绿色的毯子将两人裹在小小的温暖空间里:“好,都听你的。你想做什么,我都陪着你。”他看着窗外掠过的云层,语气里满是骄傲,“我媳妇不仅会做生意,更有颗金子般的心,这样的企业,谁也打不倒。”
飞机降落在机场时,晨光正染红天际。沈星晚打开手机,看到林薇发来的消息:“星晚姐,欧洲最大的连锁百货发来邮件,说要增加三倍订单,还想和咱们合作‘民族工艺振兴计划’!”后面跟着一个大大的笑脸表情。
沈星晚和陆战锋相视一笑,所有的疲惫和担忧都烟消云散。这场突如其来的抵制风波,虽然让他们经历了惊险的考验,却也意外地让民族刺绣工艺被更多人知晓,让红星厂的社会责任形象更加鲜明。她知道,未来的路还会有风雨,但只要坚持初心,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用真心换真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走出机场时,朝阳的光芒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沈星晚握紧陆战锋的手,脚步坚定地走向远方。她心里清楚,这场风波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红星厂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践行社会责任的道路上,迈出的更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