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知了点头,“抱的,明儿我就假装进城一趟,拿三十颗种蛋回来让阿婆帮着孵,加上仙人洞里的,也差不多了。”
现在仙人洞里快六十只鸡,每天余知了都能捡着至少三十枚鸡蛋,产的鸡蛋都消耗不完。
她凑齐一百只鸡够了,养多了也要粮食不是?
这些日子仙人洞里加上种蛋已经凑了上千颗了,余知了像吊梁上的老鼠,一点一点囤着。
各类收上来的菜也堆成几座比人还高的山了。
没法子,仙人洞里长得快,也不挑时候,熟了以后余知了留两株当种立马又补种新的下去,一点没偷懒,可不越囤越多吗?
这还是之前有四头牛羊帮着消耗了快四分之一,要不只会更多。
“长康,下回唐家主找你,你问问能不能带两头猪崽回来。”
刘长康摆摆手,“城里就能换,只要你有钱,只要你养得起。”
余知了点点头,“你认识的人多,那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余姐姐,我晓得。卖茶叶的钱我一分没花呢,这猪崽我就买了,你的钱留着买药材就是。”
那十分之一的利到手刘长康又分了两份,依旧是一九分,他一余知了九。
就是金猪下的崽他身上的钱也够了。
“还有就是,长康,现今猪肉和牛肉价格相比行情如何?”
“余姐姐想用牛肉换些猪肉回来?”
余知了点点头,“最好是能换个一百来斤的油,我熬出来,家里油罐早就见底了。”
这个刘长康还真没办法,现在肉多精贵。
余知了身上倒是有牛肉,可动辄上百斤,太招眼了,他也只能问问唐家。
元宵节,余知了一边在三生堂忙药材,一边也在钻研柳至真抄给她的药膳方子。
家里鸡都悄悄杀了两只,好在反响不错,家里人都爱喝,余知了开心的不行。
阿隼也终于成功,再度成为余知了的小尾巴,走哪去哪,柳至真如今对他已经免疫了,完全能和自家小师妹说话时视而不见这个少年。
给阿隼气不行,越发粘余知了了。
“阿隼,翻了年你就又长一岁了,怎么跟个鼻涕虫粘人?”
阿隼不听,阿隼装聋。
余知了叹口气,“师兄,今儿不能和你出诊了,他跟着,乌泱泱一群人去也不好。”
柳至真笑笑,“本来也没打算带你去,这两户人家病了有些时日了,你去过了病气就不好了。”
余知了叹口气,“还说跟着出诊学学呢。不过师兄,这两户人家究竟是什么病因?这都几日了还不见好?还在低热吗?”
柳至真收拾好药箱,“该是快了,这几日发热时间减少了,我在调试调试方子,估计再有个一两副喝下去就不发热了。
病根儿...我也没找着,让他们带着病患来三生堂找师傅看看也不来...”
余知了笑笑,“师兄一定可以的。”
柳至真望进她柔和的眼里,悄悄扬唇,“嗯...”
元宵节,城主大婚。
几乎整个柳明镇的人都去凑热闹去了。
李阿公李阿婆不愿去,余知了几人就没去,在家陪老人。
“你说了要炖牛肉的!”李天虫跟在余知了身后。
从上回赚了肉回来,她就没下过厨,都是娘在做,解馋是解馋,一点不过瘾!
余知了乐得不行,“做!给你做!”这两天年关,虫叔也没出去上工,天天就缠着她了,别说,真挺烦的。
“你把阿婆阿公支出去,我给你炖上一大锅。”余知了一边说一边摸了半两银子递过去,“买些棉布回来,我给你们做几套内衫。”
李天虫从来不问为什么,有肉吃就行,转头就拉着阿公阿婆出去了。
钱虽然是余知了掌管,但是余知了可从来不死死捂着。
家里几个小孩儿,包括李天虫,身上都随时有个两三文钱。
阿婆阿公更不用说了,年前余知了一人给了二钱让他们放身上,一直也没用。
也就李阿公添置过几回家里的物件花了几十文。
过年又一人给了三钱,阿公阿婆拗不过,就收下了。
这回李天虫拉着他们出去,还真是好好逛了逛,柳明镇难得清净。
人走了,余知了才摸出仙人洞里她早就择出来那盆半肥瘦的牛肚子肉,得有二十斤重!
刘长康看了一眼,鲜红漂亮。
“余姐姐打算全做了?”
余知了点点头,“家里肉吃得省,仙人洞里肉都成山了,不吃干啥?
我直接炖好了放进去,时不时的给你们开个小灶多好?”
余知了拎出一大袋土豆,刘长康瞪圆眼睛,“你仙人洞里能种土豆了?”
余知了眼睛亮亮的,“第一批!我前天才收完。又补补种了一批下去!”
还有玉米也收了,不过她这玉米是黄玉米,口感不好,又硬又老,这是她种出来专门喂牲畜的。
还有地瓜也种了些下去,她这几天没给李天虫做肉就是忙这些去了。
仙人洞只能靠她,粮食一类就只能种这些好打理好收上来的种类,大米小麦一类的想都不要想。
“那得好好尝尝!”刘长康接过去,蹲在一边清洗。
洗土豆的水还得留着一会儿洗锅擦灶。
余知了头回吃牛肉,才发觉这牛肉身上的肥肉那不是腻口的,反而糯滋滋儿的。
牛肚子肉切成方块下锅,爆炒一下,香味瞬间弥漫。
等油脂炒出来,热水一浇进去,浓烟四起。
余知了丢了一把辣椒进去,就盖上盖子。
半锅肉咕咚咕咚响个不停。
李阿公他们回来的时候,桌上已经放了一大盆牛肉炖土豆出来。
汤都是微黄色,上头撒了一把葱花,冒出汤面的肉块和土豆。
“怎地...”
余知了正接过阿隼抱过来的一摞碗筷,“阿公阿婆,快来尝尝!”
这样的肉共盛了三盆出来。
余知了放了两盆进仙人洞里,桌上这盆足够一家人吃得肚饱。
李天虫翘首以盼的炖肉,比他想象中的还好吃!
一抿就化炖得烂乎乎的肉、软绵绵的土豆、咸香的汤底还掺杂了一丝辣味,刘长康不怎么喜牛肉味道的都吃了一大碗。
唐家来人了,这回,是唐妙灵。
她也没去找刘长康,直接就来找余知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