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如此,她何必力主刘熙主管彤史?
“公主,这件事连太后都过问了,皇后娘娘又当着六局的面提了,您看是不是去一趟千秋殿?”身边的宫女问的很小心。
李长昭沉着脸想了许久,也明白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她长长的呼吸了一声,才满是不甘的开口:“去立政殿。”
她提这件事的时候,明帝没有拒绝,事后却和皇后另做商量,这完全就是故意让她出丑。
李长昭满心失望,却也明白,这个时候必须得低头道歉。
但绝对不是向皇后道歉。
她去找明帝认错的消息不过片刻就传到了皇后耳朵里,宫女说完,皇后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李长昭这些手段其实很幼稚,包括秋猎时用老虎伤人那件事,要不是刘熙放蛇把她咬了,事情也不至于绕了好几个弯子才查清楚。
她都不屑于费心思却收拾李长昭,更不稀罕她口是心非的道歉。
余光瞥了眼一旁的刘熙,皇后突然问:“就因为你二叔家计划冒名顶替你的名额,她出面摆平了此事,所以你就对她感激不尽帮了她那么多次?”
这话问的突然,刘熙忙打起精神小心回答:“并非因为这件事,冒名顶替这件事本身就不会成功,臣只是想找个能帮自己的靠山,这件事刚好与公主有关。”
她知道皇后在宫中耳目众多,但自己和李长昭数月前在大宁宫说的话她都能知道,刘熙也没明白撒谎是没用的,到不如老实交代。
“她靠得住吗?”皇后反问,却也不解的打量着她:“你刚进储英馆就想着找靠山往上爬,想法算计,像是做惯了打点攀附的活计,不像个闺中女子,倒像是吃尽了苦头,总算找到机会救自己的深宅怨妇,所以奉华只是略施小计,就让你内心让她倾斜了过去,可是你父亲死之前,你也是刘家金尊玉贵养着的姑娘,总不至于江家刘家二房那一闹就让你性格转变吧?”
她说的很慢,但却让刘熙整颗心都提了起来,刘熙低着头,脑中飞快思索她这么问的用意是什么。
皇后看向她:“本宫希望你能说实话。”
“臣不知娘娘可查过我母亲,她糊涂偏心,恨不得牺牲整个刘家去帮扶江家,其实江家的日子不难过,但我母亲总觉得不够,甚至动过好几次把我嫁给表哥,好让表哥借父亲的人脉和家业往上爬,父亲常年在外,刘家看似和睦,可是打理内宅的人是二房婶婶,祖母一向偏心二房,母亲偏心江家,一家子看似和睦,其实内里鸡飞狗跳。
臣看似是金尊玉贵的姑娘,除了父亲却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长辈,父亲走后,他们闹分家的时候撕破了脸,江家表姐当着臣的面就说刘家的一切都是江家的,臣以后要仰她鼻息而活,刘家也惦记着臣的前途,臣无依无靠,实在是怕了,他们是长辈血亲,不管他们做什么都会有人帮腔附和,臣若不寻个靠山,岂能安然活到现在?”
皇后听完许久都没说话,她知道刘熙没有说谎。
自从看出李长恭对刘熙的心思后,她就已经派人把刘家所有的事情查了个清楚,包括刘家二房为什么愿意答应江家分家的原因,也是刘熙对这件事的处置引起了她的注意。
说实话,刘家这样才发家十几年,完全没有家族底蕴的家庭,全靠一两个人出头就全族趴在身上吸血的人家,她实在看不上。
从她的角度来看,但凡刘武不要管那么多,以他的能力还能再往上走点,可他偏偏选择帮衬家里,选夫人的眼光也不好,图美貌活泼,觉得有趣,结果娶了个除了美貌一无是处的女人,仅是江家造的那些孽就险些把他拖死。
偏他还是个重情义的,任凭江家如何作妖闯祸竟然都不曾休了江氏,但凡他果断些,要么放任江家玩完要么休妻另娶,找个安分的过日子,也不至于留下祸患差点让自己姑娘吃大亏。
刘熙的家世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这样的家庭不仅不能给李长恭提供任何帮助,甚至还会仗势欺人惹下麻烦,她是绝对不愿意李长恭成为第二个刘武,因为娶了个妻子就给那么多人家善后料理。
但刘熙本人却十分的优秀,所以她才会觉得,让刘熙在李长恭身边做个妾也是挺好的,但刘熙显然并不愿意。
“只是这么一点事,就让你性情大变?”皇后语气里全是讥讽。
刘熙依旧垂着眼:“娘娘,臣那时,才十三岁,年少丧父,又遭亲族背叛,臣做的是自己力所能及下最好的选择了。”
皇后脸上的讥讽微微一僵,她似乎的确忘了刘熙的年纪。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想找个靠山让家里人忌惮,第一个向她示好的李长昭似乎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行了,今日你就先回去吧。”皇后实在没想好怎么调教刘熙。
刘熙从善如流的见礼告退,拿着一个字没写的册子先回了尚仪局,一进值房,她就瞧见了朱晓,朱晓正在一位女官跟前说着话,见她近来,眼神一瞥,一下子就闭了嘴。
刘熙看着那位女官,和陆小萍差不多的年岁,鼻梁高挺,脸颊消瘦,眉眼狭长,不笑时一脸严肃。
“苏大人。”刘熙客气的抱拳。
苏折音没有说话,甚至在打量了她一遍后淡漠的移开目光。
“刘大人。”朱晓吭声了:“虽然你们是平级,但苏大人与陆大人可是同窗,说来也算是师叔,只是小礼怕是不太合适吧。”
听这意思,是还想让她跪下行拜师大礼了?
刘熙坦然坐下:“我不知道朱晓与苏大人说了什么,只是这里是尚仪局,若是人人都按照在储英馆的身份论大小,那规矩可就乱套了。”
她就差把资历老但品级不高说明能力有问题这句话直接说出来了。
朱晓脸色难看,她想说话,却又刻意瞄了一眼苏折音的反应。
“看来刘大人很讲规矩。”苏折音终于说话了:“讲规矩就好,本官最怕不讲规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