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将军的崛起,绝非世人所误解的仅凭门荫。若只靠父亲余泽,他绝无可能登上如此高位。
实际上,他凭借自身努力以优异成绩考入西点军校,在充斥着落后军事理论与残酷校园霸凌的环境中,展现出非凡的坚韧。
当时的西点军校军事理论陈旧,校园霸凌盛行,新生要经历被称为“兽营”的残酷训练。麦克阿瑟曾在此吃尽苦头,然而,他依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在随后的战争中奋勇作战,成为花旗军官中获得荣誉最多的指挥官之一。
这份闪亮的履历让他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在任期间,他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战术,以一战战例为教材,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
他整肃校纪校规,致力于消除霸凌现象,将西点彻底改造为现代军事家的摇篮。在他的领导下,西点军校被带入现代化。
然而,成功的巅峰也让他开始迷失。一次不慎,他竟追求了顶头上司潘兴的女友,这一过失引发上级震怒,导致他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千岛之国流放生涯。
在那十余年间,他始终未获升迁,处处受到压制。直到东瀛在华夏掀起战火,他拒绝了国内的升迁机会,毅然辞职,接受了他流放所在国的陆军总司令一职。
正因为这片土地承载着他太多的记忆与誓言,他决心必须夺回此地,履行“我必将回来”的庄严承诺。
正苦于如何说服国会的阿瑟将军,此刻仿佛在迷雾中望见了两道曙光。
一方面,花旗海军与陆军航空队基于当前战果,主张应避免代价高昂的东瀛本土登陆作战。他们认为,依靠b-29机群与海军舰载机的持续空袭,配合严密的海上封锁,已足以迫使东瀛屈服。
这背后也不难嗅出尼米兹的顾虑:面对严阵以待的东瀛本土,海军将承担前所未有的运输与补给压力,而仅凭海空军,确实难以实现真正的占领与决胜。最终还是要与陆军联合,但那是阿瑟的“自留地”。
另一方面,他手中这份由Stillwell将军拟定的计划,提出了一条更具性价比的东方路径:联合华夏远征军向东南亚进攻,瓦解东瀛所谓“绝对防御圈”。
配合盟军登陆,进而夺取千岛之国,建立战略跳板;最终与国军联合出击在东南沿海登陆,攻占关键位置用来直接威胁东瀛本土的码头与机场。
Stillwell将军在报告中写道:“在华夏沿海建立军事基地,将极大振奋中方士气,使其为打通陆上交通线而奋战,联合指挥也能更好的监督山城,保证物资交到军队手里,使其有强大的作战能力,歼灭更多日寇。”
如此一来,花旗将获得更近的轰炸机基地、更短的航运线、稳定的后勤场地,以及宝贵的人力资源。这无疑是一条更经济、更高效的作战计划,也能大幅减少牺牲的进攻路线。
更关键的是,一旦毛熊解决普鲁士后转身东进,击溃关东军,华夏战场将彻底腾出手来,形成对日寇的全面合围,从而加大压力迫使东瀛接受无条件投降。
阿瑟将军紧握这份计划,眼中锐光闪动。若依此计划推行,不仅国会必将支持,他更能亲自指挥这场决定性的战役,实现“我必将回来”的誓言。届时,他将不再只是西南太平洋的统帅,而是整个战争史上最耀眼的名字。
阿瑟一面与Stillwell将军保持密切联络,一面携带着这份计划书,开始前往参谋本部内积极斡旋。凭借其在军中的深厚影响力,参谋部最终勉为其难地审阅了他所呈递的作战方案。
令marshall参谋长颇感意外的是,这位素以固执着称的老将,竟能提出如此兼具战略视野与可行性的计划。
他不禁自问:难道自己一直以来低估了阿瑟?他清楚地知道,此前广受赞誉的“跳岛战术”实为参谋团队智慧的结晶,阿瑟更多是推动者而非原创者。但眼前这份全新的计划,却真切地展现了其独到的战略眼光。
结合当前华夏战场的实际表现,美械师所展现出的强劲战斗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倘若真能依照此计划执行,那么报告中勾勒的战略图景,确有实现的可能。
更何况,只要持续向华夏提供装备,使其不断消耗日寇士兵,便等同于在对东瀛持续施压。至于最终是否需要在东瀛本土实施大规模登陆,则仍需时间和战局的发展来验证。
此时此刻,东瀛参谋本部已清醒地认识到。湘省战役败局已定,继续作战只会徒增伤亡。他们决定及时止损,开始筹划部队有序撤离战场。
这一决策不仅源于正面战场的溃退,更因之前在豫中会战中取得的战果,正在被八路军快速侵蚀。
自去年冬季起,敌后战场形势发生显着变化。在根据地边缘区,八路军、新四军对鬼子孤立的据点展开系统性围困。
面对重重包围与军事威慑,伪军士气明显动摇,许多人心怀二意、阳奉阴违,这为红色力量创造了更有利的歼灭战机。
与此同时,往年部队会不计代价增援被围据点,守军也频繁出击袭扰我根据地。但进入今年,这种支援力度明显减弱,鬼子已显力不从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战区发起的太岳山区大扫荡无功而返。太岳纵队、386旅灵活机动,牵着他们鼻子“逛花园”,并在运动中频频设伏反击。这场失败的扫荡导致部队征粮计划落空,部队补给日益困难,伪军更是军心浮动。
今年以来,八路军各部展开了全面反攻,特别是在豫中会战期间。八路军就开始集结,武工队在豫省各乡镇做思想工作。战后,他们以铁路线为重点,大规模开展破袭作战。
东瀛铁道兵畏惧狙击和突袭不敢上路维修,小股部队不敢轻易出动。曾经精心构筑的战略规划,如今已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