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见沈晚,脸上刚露出一丝亲切的笑容:“沈顾问,您来啦。”
沈晚冲她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年轻女医生这时才注意到站在一旁、脸色铁青的中年女医生,她有些诧异地问道:“主任,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是哪里不舒服吗?”
张主任被下属这么一问,不好发作,只能说:“没事!”
年轻女医生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但也没多想,转向沈晚笑道:“好吧。沈顾问您这是要走了?”
沈晚也无意多言,只是淡淡一笑:“嗯,再见。”
“沈顾问再见。”
看着时间还早,沈晚便去办公室坐了一会,她刚坐下没多久,刘静怡就听说她来了,兴冲冲地抱着一摞书跑了过来:“沈顾问,您来了!”
她怀里抱的正是上次沈晚帮她借的几本医书。
沈晚笑眯眯地招呼她坐下:“怎么样?最近对中医有没有什么新的体会和疑问?”
刘静怡羞涩地点点头,将书轻轻放在桌上:“还真有!最近看过这些书之后,才知道中医的门道这么深,我感觉自己连点皮毛都还没摸到呢。”
沈晚温声道:“没事,中医本来就是一门需要学到老,活到老的学问,慢慢来,不急。”
“沈顾问,我已经报名参加院里举办的中西医结合培训班了!下周一就要进行初试选拔了。”
沈晚看着她充满干劲儿的样子,笑问:“那你有信心吗?”
刘静怡不好意思地轻咳一声,双手合十,带着点撒娇的意味:“沈顾问,您……您可以鼓励我一下吗?如果您鼓励我的话,我肯定能超常发挥!”
沈晚被她逗乐了:“我有那么大魔力啊?”
刘静怡重重点头,语气无比认真:“有!您现在就是我努力的目标和榜样!您的鼓励就是我的最强动力!”
沈晚看着刘静怡这副充满干劲儿又带着点傻气的模样,眼神不由柔和几分,现在她看刘静怡就像一个小妹妹一样。
沈晚突然起身,伸出手,动作轻柔地帮刘静怡理了理额前有些凌乱的发丝,然后双手扶住她的肩膀,目光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静怡,你基础扎实,又肯下功夫,要对自己有信心。记住,走进考场的那一刻,你就是最棒的。放松心态,正常发挥,你一定没问题!”
刘静怡看着近在咫尺的沈晚,心脏不受控制地“突突”直跳,圆圆的脸蛋瞬间变得通红。
天呐,近距离看,沈顾问的皮肤好好,眼睛好亮,整个人好像在发光一样,更美了!
她猛地回过神:“沈顾问,你放心!我一定能通过初试的!我绝对不会给你丢脸的!”
沈晚重新坐回到椅子上,指了指那几本书:“这些你都看完了?”
“看完了!”
“那放这儿吧,一会儿我帮你还给董院长,顺便再借一些更适合你现在这个阶段看的。”
刘静怡不好意思再麻烦沈晚,连忙摆手:“沈顾问,要不然我自己去还吧?已经够麻烦你了。”
“没事,我去就行。”
刘静怡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她明白沈晚这是在体贴她。
让她一个还在实习期的小护士独自去找院长还书说话,肯定拘谨又忐忑,沈晚是替她避免了这份尴尬。
她感激地看着沈晚,没再推辞。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正好今天医院的病人不多,也没轮到沈晚出诊。
沈晚问:“静怡,最近林怡宁在医院怎么样?”
刘静怡压低声音,“自从她爸出事之后,她现在的日子可难过了。医院里谁都不待见她,更别说之前还被她欺负过的医生护士了。虽然工作还在,但是董院长已经把她调到仓库去管器械清点了,就是个闲差,彻底边缘化了。”
沈晚挑了挑眉,没想到林怡宁现在都被调去看仓库了,这落差可真不小。
和刘静怡聊完之后,沈晚就直接去找董建林了。
董建林看见沈晚来了,高兴得脸上的褶子都笑出来了:“小沈,你来了!快坐!”
沈晚把怀里的医书递还给他:“董院长,静怡已经看完了,我顺路帮她还回来。”
董建林有些惊讶,接过书:“这么快就看完了?里面的内容都理解了吗?”
“肯定看明白了呀,”沈晚笑道,“不然她怎么会有信心,还报名那个中西医培训班呢。”
董建林闻言,赞赏地点点头:“哦?那还挺有志向的嘛!不错不错。等一会儿我再去挑几本更深入一点的书,你方便的时候再带给她看看。”
“没问题。”
董建林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下周一那个培训班学员的选拔初试,需要几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担任评审。小沈,你的水平我是知道的,你去给我当个评审专家,怎么样?”
沈晚有些意外,指了指自己:“我?董院长,这合适吗?我毕竟不是医院的正式职工。”
“咱们医院除了你懂中医,还有谁懂啊?你不去谁去?到时候还有北山制药厂研发部的同志过来,他们想借此机会选拔一些有潜力的苗子,为后续合作开发中成药储备人才,你正好也从专业角度帮他们把把关。”
沈晚没想到制药厂的人也会参与,她犹豫着,奈何董建林一直热情相邀,态度诚恳。
沈晚又不好驳了他的面子,毕竟董建林确实帮了她不少忙,便点头同意了:“行吧,董院长。那您把选拔的流程和标准给我一份,我提前熟悉熟悉。”
董建林闻言,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个牛皮纸文件夹递给沈晚:“给,流程和初试的评分标准都在里面了,你看看。”
沈晚接过文件夹翻开仔细看了看。
里面详细列出了选拔的环节,主要包括理论笔试和实操辨认中药材两部分,评分标准则侧重于学员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辨证思维的清晰度,以及识别药材的准确性和对药性的理解。
她合上文件夹,心里大致有了数:“好的董院长,我明白了。下周一我会准时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