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想和沈晚好好聊一下,但是回到家后,发现沈晚已经躺在炕上睡着了。
霍沉舟站在炕边,看着眼前这个小女人,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终究还是不舍得叫醒她,他脱掉带着寒气的外衣,在离沈晚稍远的地方躺下,生怕冰到她。
周一早上。
霍沉舟早早起来,煮了白粥,还煮了几个鸡蛋。
沈晚起床后,他招呼她吃早饭:“过来吃点东西再走。”
沈晚一边匆匆整理着头发,一边拿起一个鸡蛋:“我吃个鸡蛋就好了,医院那边还有事,我得先去忙了,宝贝。”
说完,她在他脸上快速亲了一下,便拿着鸡蛋急匆匆地出门了。
霍小川小口小口地吃着鸡蛋,眨巴着大眼睛,疑惑地看着面前气压低沉的霍沉舟:“爸爸,你怎么了?看起来好像不高兴。之前妈妈亲你,你都会笑的。”
霍沉舟看了儿子一眼,没什么表情,淡淡道:“食不言,寝不语。”
“……哦,好吧。”霍小川乖乖低下头,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过了一会,霍小川又抬起头:“爸爸,我能再说最后一句话吗?”
“说。”
霍小川歪着脑袋,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脆生生地喊道:“爸爸,生日快乐!”
霍沉舟愣了一下,原本因沈晚可能忘记自己生日而有些沮丧的心情,在看到儿子纯真灿烂的笑脸时,不由得轻松了一些。
今天是二月十八号,农历正月十九,是他的生日。
他伸手揉了揉小男孩的脑袋,嘴角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嗯,谢谢儿子。快吃饭吧。”
霍沉舟自己却没什么胃口,只喝了半碗粥,便起身送霍小川去托儿所,然后独自去了办公室。
他知道今天是那个培训班学员的选拔初试,沈晚要去医院当评审专家。
所以坐在办公室里,他有些心神不宁,文件也看不进去,犹豫着要不要去找沈晚。
正当他准备起身时,办公室门“哐当”一声被推开,徐锐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门也没敲,大剌剌地走了进来:“霍沉舟。”
霍沉舟不悦地拧眉,抬眼看他:“不知道敲门吗?”
徐锐浑不在意地拉开椅子坐下,把文件夹往桌上一扔:“我进你办公室还用敲什么门?喏,这是新拟的训练大纲草案,你看看,没问题就签个字。”
霍沉舟压下心头那点想去医院的念头,打开文件夹快速浏览起来。
草案内容详实,尤其在针对不同兵种的特种作战适应性训练方面提出了不少新想法,甚至借鉴了一些外军资料,确实有点意思。
霍沉舟不由得仔细多看了几眼。
徐锐见状,得意地翘起二郎腿:“怎么样?哥们儿这水平不错吧?是不是眼前一亮?”
霍沉舟指尖点了点其中几处:“整体框架可以,但这里,夜间渗透训练的风险评估不够具体,防护措施太笼统;还有这里,丛林极限生存的补给配给标准,不符合我们东北战区的地理特点,需要调整。”
徐锐一听,有点不服气:“我感觉我的大纲很完美啊,不需要调整啊。”
“我说的问题你赶紧修改完善,不然这个字我是不会签的。”
“你!”徐锐被气得够呛,梗着脖子反驳,“你说不符合就是不符合啊?纸上谈兵!那咱俩现在上山,按我这个标准实地演练一遍,你敢不敢?”
“行。”
另一边,沈晚准时到了医院。
选拔初试的地点设在医院的小礼堂,她先穿上了白大褂,然后才走向小礼堂。
推开小礼堂的门,里面已经布置妥当。
讲台上摆放着评委席的桌签,台下整齐地排列着座椅,前方还预留了技能操作展示区。
董院长和几位医院的资深医生已经到了,正低声交谈着。
沈晚不经意间一瞥,竟然又看见了林博。
他正坐在靠窗的位置,一看见沈晚进来,他脸上立刻扬起笑容,点头示意。
沈晚只当没看见,径直走向贴有自己名字的评委席位置。
她心里有些诧异,没想到就这种医院内部的选拔初试,林博这个副厂长竟然也亲自来了。
本来前几天都是刘志接送她的,但是昨天刘志有其他的任务,沈晚本来想着坐公交车回来,没想到从厂子出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后一班公交车。
林博便特别主动地提出送她回部队大院。沈晚想着时间确实不早了,这才勉强同意。
董建林看见沈晚到了,连忙把一份评审标准和流程表递给她,低声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
沈晚接过表格,快速浏览了一遍。
很快,预定的时间就到了。
参加选拔的医护人员们按照编号顺序,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排队进入礼堂。
刘静怡也在队伍中,她看起来有些紧张,目光扫过评审席时,正好与沈晚对上。
沈晚朝她不着痕迹地鼓励地点了点头。
初试正式开始。
第一项是理论笔试。
工作人员将试卷分发下去后,礼堂内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试卷内容涵盖基础医学理论、常见病症诊断和用药原则,题目有一定深度,旨在考察医护人员的基本功是否扎实。
沈晚与其他几位评审在台下巡视,观察着考生们的答题状态。
路过刘静怡身边的时候,沈晚扫了一眼她工整清晰的答卷,默默点了点头。
看来刘静怡之前埋头苦读的那些医书果然不是白背的,基础相当扎实。
紧接着她又继续巡视,目光扫过不远处一个有些脸熟的护士,好像是之前和胡春芳走得比较近的冯雪。
只不过此时的冯雪,眼神飘忽不定,时不时就紧张地瞟一眼藏在试卷下的一个小纸团,右手握笔,左手却总不自然地按在桌面上,试图遮挡什么,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
沈晚看着她那副欲盖弥彰的模样,心里顿时了然,不由得有些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