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医庐纪事 > 第95章 小家子气的宋世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正则一张隽秀的小脸白里透着粉,一看就睡得极好。

事实也是如此,孝仁宗说等天亮再说,他自然不可能傻等到天亮,让宫人给他找了张床美美睡了一觉。

不是他让宫人到点叫他,他根本醒不了。

“我就猜你差不多该来了!走,我们去东宫用早膳!”

霍幼安勉力睁开眼睛,“先做事”。

抓紧做完正事,他好抓紧时间回去睡觉。

至于吃的,随口在路上对付几口就行了。

他连着熬了八天夜,困得都快睁不开眼睛了。

宋正则冲他促狭一眨眼睛,“我刚刚看到丽嫔娘娘奉诏进了皇上寝宫,皇上还不定什么时候能召见咱们。

不急,先去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孝仁宗自从毒发,就再也没有宣召过后宫。

这大清早的,乍然召丽进寝宫,到底干什么,大家都心里有数。

他宋世子是讲义气的,去找吃的,绝不会忘记同甘共苦的兄弟!

“皇上——”

丰侯年纪大了,在风口里跪了半夜,浑身都疼,膝盖以下更是早就没了感觉,整个人随时都会倒下。

一口气强撑着,就是要等天亮。

天亮了,是死是活,皇上总该要召见他,给他一个说法。

没想到好不容易等到天亮,竟然等来了孝仁宗召见后妃的消息,震惊下到底忍不住开口问道,“皇上真的召了——”

他跪了半夜,被风吹了半夜,声音嘶哑几乎不成音。

宋正则朝他做了个鬼脸,拉着霍幼安就走,“老匹夫,养子不教,慢慢跪着吧!”

丰侯愕然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半晌僵硬转头看向丰寻。

丰寻垂着头,一动不动,仿佛早已死了一半。

丰侯动了动唇,却什么话都没说出来,满是血丝的眼中滚下一颗泪来。

宋世子说得对,养子不教,这是他的报应……

……

……

豫华殿宽敞的前院中支了个小小的炉子,炉子上支了口小锅,锅里的糖浆汩汩沸腾着。

白前不紧不慢将用竹签穿起的葡萄在糖浆中滚一遍,再拿起来晾上一会。

姜黄的糖浆凝固成型,一串葡萄糖葫芦就做好了。

拿了个小马扎,坐在白前身边的萧序立即朝她伸出手。

白前将糖葫芦放到嘴边吹了吹,一口咬下个葡萄,提醒他,“你自己说只吃三串,你已经吃了三串了”。

萧序怨念看着缺了一颗的糖葫芦,“你一串才串两颗葡萄!两颗!谁家糖葫芦只串两颗啊!”

“我家”。

白前毫不羞愧,咬下另一颗葡萄,端起碟子,示意宫人收拾好炉火等物,转身往殿内走。

“殿下要少吃点甜食,免得生龋齿”。

“孤长大了,才不会生那些东西!”

“长大了不但会生龋齿,还会掉牙,掉过之后还不会再长”。

萧序语塞,掏出藏在袖中的锦囊,赌气塞进白前手中,“喏,送你!”

浑圆的珍珠足有龙眼大小,更难得的是颜色深紫,在早秋的阳光下虹光闪烁,折射出猫儿眼般迷离华丽的光芒。

白前惊讶抬头,“殿下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个?”

萧序哼了一声,“你以为你很厉害么?你那小心思,孤不用猜,就能知道!”

白前抿唇笑了起来,伸手接过锦囊,“那就谢谢殿下了,我有用,若是剩了就还给殿下”。

“几颗珠子,还什么还!剩了,你就留着串鞋子!”

白前又笑了一声,进殿仔细将锦囊放好,从衣领中取出药玉,摘下,留恋摸了摸。

“殿下,皇上的毒解清了,估计很快就会放我出宫了”。

解毒是一回事,更关键的是找到了仙客来。

有了仙客来,孝仁宗还不放她出宫,是等着“劝诫”他的人再加一个不成?

“这是我从出生起就戴着的,可强身健体,避百毒。

送给殿下做个纪念,殿下记得随身戴着”。

白神医从小贴身戴的东西,好想要!

萧序不舍觑着白前手中的药玉。

药玉不知是什么材质做成,是暗夜般的黑,一点光都不透,衬着白前素白的手,对比鲜明,有种夺人眼目的美。

“你从小戴着的东西,就好生戴着,孤不缺你那一块药玉”。

白前朝萧序招招手,示意他低头,粲然笑道,“殿下不缺这一块药玉,这块药玉却是我最宝贵的东西,希望它能护得殿下健康平安长大”。

萧序只觉她那素白的小手有魔力,明明他不想要的,却还是乖乖低下了头,乖乖让她将那块药玉挂上了他的脖子。

“好了”。

萧序动了动脖子,很想蹭蹭她的手,但他还是忍住了,咳了咳立直身体。

“好了,孤知道了,孤会好好戴着,改日给你寻个更好的”。

更好的?

再好,也不会好过数十代从医,家族底蕴比大萧更深厚的白家世代相传的传家宝。

白前伸手将药玉塞入萧序衣领中,又顺手理了理他的衣领,笑道,“殿下该回去读书了”。

萧序最不耐烦的就是读书,每每白前赶他回去读书,他都要磨叽许久。

今天却不知怎的格外地乖,乖乖朝白前点了点头,“那孤明天再来瞧你”。

白前粲然点头,萧序又留恋看了看她,却还是乖乖走了。

萧序在东宫门口正好和来蹭饭的霍幼安、宋正则碰到了。

他已经在白前那用过早膳了,还吃了三串糖葫芦,便吩咐宫人给两人准备早膳,自己则去练字。

太傅要求他每天至少练半个时辰的字,他从来没听过。

偶尔被逼急了,也就是随意写几个字敷衍敷衍。

今天,不知怎的,他却突然就想听一回太傅的话,好好练半个时辰的字。

只是,他好不容易想认真一回,还没练满半个时辰,宋正则就寻了过来。

见他当真在练字,不由奇道,“殿下,你还真在练字啊!”

萧序,“……”

京城排名前三的美男子,他唯一一个不喜欢的就是这个表叔,绝对不是他无理取闹。

“霍指挥使困了,刚刚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我给他找了个偏殿睡觉了”。

“你安排就好”。

萧序敷衍应了一声,又继续低头写字。

宋正则一把拽走他握着的笔,嘿地一声拍上他肩膀。

“写什么字啊!你就不好奇为什么我和霍指挥使都一大清早,朝食都没用就进了宫?”

萧序看看自己被拍得塌下去一截的肩膀,再看看满手的墨汁,再看看糊得一塌糊涂的纸,忍了又忍,才勉强控制住了将宋正则扔出东宫的冲动。

这是他表叔!是他表叔!

除了皇姑和舅舅,他就这个表叔跟他最亲!

宋正则完全没发现自家大侄子已经处在六亲不认的边缘,神秘兮兮靠近他,“丰侯府丰世子,你知道吧?”

萧序眉头猛跳,上次宋正则这么神秘兮兮地和他说话,问的是,“你那个伴读,有个孪生弟弟,你知道吧?”

然后,他就失去了京城第二美男子的伴读——

宋正则小嘴叭叭地,将丰寻杀人断足前前后后说了一遍。

萧序提着的心终于落回了远处,还好还好,只是丰寻。

要是霍幼安,他岂不是又要失去京城第二美男子的弓马教习?

萧序十分好奇,“那是什么毒药?能叫那些女子被丰世子断足勒死都不觉得痛苦?”

“那谁知道,反正不是什么好东西!”

宋正则牢牢记着唐知味的叮嘱,绝口不提“仙客来”三个字。

虽然他觉得没有必要瞒着萧序,但他觉得更有必要听唐知味的话。

萧序没想到自己这个没心眼的表叔也会撒谎,没再追问,净了手,重新挑了支笔,准备再写会字。

既然案子已经查出来了,这种细节问题,迟早也会查出来。

他走来走去地洗手、擦手、整理衣衫、挑笔。

宋正则就一直盯着他,眼看着他竟然又坐了下去准备写字,急了,“哎,殿下,你就没有其他想说的?”

萧序疑惑,“还说什么?丰世子既然罪证确凿,自有京兆府判罪,有皇祖父圣断。

以孤看,死罪难逃,说不定还会连累丰侯府”。

必死之人,有什么好说的?

宋正则瞪眼,“可是,可是,可是他是丰世子,是表姐的,是表姐的——”

萧序不屑撇嘴,“他是皇姑的前夫,又不是皇姑的夫君,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好说的?”

宋正则一跺脚,“他是个杀人犯!还是个变态杀人犯啊!

表姐肯定是早就发现了!所以才会跟他合离!”

萧序摇头,“应该不是,当年皇姑要与丰世子合离,天天进宫与皇祖父争吵,孤也碰到过几次。

皇姑从来没提起过这件事,否则皇祖父不至于不同意。

太皇祖母也不至于到死都还因为那件事,不肯见皇姑”。

“可是,可是——”

宋正则“可是”了半天,颓然趴到萧序的书案上,狠狠揉了揉头发。

“可是,所有人都在骂表姐狠心绝情,不守妇道!

殿下,我的意思是,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件事,

帮表姐洗脱那样的罪名!”

宋正则说着又来了劲儿,抬起头目光灼灼盯着萧序,“殿下,你比我聪明,你说应该怎么办!”

这样的事,他不好麻烦唐知味,唐知味的身份也不方便,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萧序。

他这个大侄子虽然不喜欢读书,但鬼点子多得很,肯定有办法!

“罪名?”

萧序轻嗤,“皇姑是皇祖父嫡亲的女儿,是孤嫡亲的皇姑,是大萧唯一的嫡公主。

她看不上丰寻,看上了另外一个男人,也算罪名?”

“不是一个,是很多个!”

宋正则下意识反驳,又立即反应过来,弱弱补充,“可现在所有人都在骂表姐”。

他不想听别人骂她。

“他们敢当着皇姑的面骂她?敢当着皇祖父和孤的面骂她?

孤高价买来了一只画眉鸟儿,厌了,扔了,花钱重新买了几只,难道还要想一想先前的画眉鸟儿会不会恨孤?

其他画眉鸟儿又会不会在背后骂孤薄情寡义,喜新厌旧?”

萧序提着笔,用笔头点了点宋正则,恨铁不成钢。

“表哥你就是小家子气!皇姑喜欢养面首,你不想着给她搜罗美男子就算了。

天天想着那些个臣子草民会不会骂皇姑,怎么样才能叫他们不骂,吃饱了撑的!”

宋正则,“……”

原来小家子气竟是这个意思?

宋正则出东宫时,整个人都是恍惚的。

恍惚到再看到霍幼安时,他第一反应竟是,不知道一百万两够不够霍指挥使答应去公主府做面首?

毕竟,霍指挥使可是为了五万两连睡觉都放弃了!

第二反应就是,如果霍指挥使不愿意,不知道十万两够不够他把他大哥卖给公主府做面首?

毕竟,他大哥现在活着也就是浪费他们家的口粮,糟他们的心!

第三反应就是,他要立即回去数数零花钱还剩多少。

十万两,他是肯定有的,但一百万两肯定没有。

不知道跟祖母、母亲撒撒娇,能从她们那里蹭到多少……

霍幼安陈列丰寻罪状时,他都没心思趁机在孝仁宗跟前给丰寻上眼药了,满心盘算他的零花钱。

此时已是午后,孝仁宗一整个上午都在体验“仙客自天上而来”的神仙滋味,这时候心情很好。

又恢复了中毒前温润温和的仁慈帝王模样,大方地赐了已经跪晕过去,又被太医扎醒的丰侯座。

丰侯却根本不敢坐,匍匐在地,听霍幼安一一陈述在什么地方搜罗出什么人、什么物件,一边不停地磕着头,老泪纵横。

丰寻却只垂头跪着,不求饶也不动弹,仿佛早已抱了一死的决心。

霍幼安从丰寻的私产中搜出来妙龄少女共二十七人,其中未及笄的有九人,断足十六个,另有各类财物,并仙客来四斤七两。

霍幼安记着唐知味的叮嘱,只做不知道仙客来是什么东西,说辞与宋正则一模一样。

“那毒药与断足放在一起,肯定不是什么好物事。

还要劳烦太医来看一看,才好交予京兆府定罪”。

四斤七两!

那得够他吸上多久!

孝仁宗心情更好了,开口,“丰寻一案交由镇抚司审理,丰侯府众人暂押府中,来人,传锦衣卫指挥使进宫”。

虽然四斤七两很多,但总有吃完的一天,当然要找出根源来。

镇抚司!

丰侯府众人暂押府中?

丰侯猛地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叫了声皇上。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怎么就要移交镇抚司,还要将整个丰侯府的人关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