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医庐纪事 > 第97章 小乔姑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前摇头,“见不到病人,我无法看诊”。

“我可以让府医将家母的情况仔细跟您说,您再开药方!”

白前想了想,开口,“阎王手里抢人,五千两,出诊费一千两。

因为见不到病人,保证不了绝对救活,诊费概不退还”。

“应当的应当的!”

丰三爷连连点头,忙命小厮去请府医,自己则胡乱擦了把脸,爬了起来,整理衣裳。

唐知味调笑,“白神医果然是白神医,来看个热闹,就看来了六千两诊费,成为大萧第一富指日可待”。

白前再次认真提醒他,“唐大人,你不符合我巫医一门的收徒标准,再羡慕,我也不会收你为徒的”。

唐知味,“……”

这认真的态度,这谨慎的口气,白神医是不是每天不气他一下,就不好意思坑人家诊金?

府医很快来了,仔细将丰侯夫人的情况说了一遍。

白前皱眉,“丰侯夫人这是悲伤惊惧过度引发心疾。

来势汹汹,才致昏迷不醒,必得施针,再辅以汤药才能暂保无虞”。

但现在,她连人都见不到,更别说施针了。

丰三爷惊喜开口,“白神医有办法!教给府医就——”

丰三爷话没说完就讪讪住了嘴。

医术一道最重传承,特别是这样看家的本领,又岂是随随便便就能教给别人的?

还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白前却没放在心上,“教给贵府府医也不是不行,承惠一万两”。

丰三爷尚未说话,唐知味就惊声道,“原来巫医一门收徒的规矩是要交钱。

一万两就可以学白神医的针灸术,那唐某也要交一万两!”

“我巫医一门的针灸术千变万化,又岂是教行一次针就能学会的?

便是下次再有同样的病人,同样的情况,也不能再用第二次。

否则出了人命,可不是一万两、两万两能买的了”。

白前的声音清凌凌的,刚刚还面露激动之色的府医顿时一惊。

是了,医之一道,千变万化,最忌照葫芦画瓢,是他生了贪婪之心了!

白前就站在丰侯府的门槛前,详细交代了如何施针。

又让府医行过针后,等两刻钟后看清丰夫人的情况,自己再看情况开药方。

府医施完针,大约一刻钟后,丰夫人就悠悠醒转。

他仔细看诊了一番,来与白前说,白前开了药方,他自去煎药不提。

丰三爷早就准备好了银票,见她忙完忙要交给她,又反应过来,先交给霍幼安。

霍幼安没接,令一个甲士上前,将装银票的锦囊扔回给丰三爷,一张一张地检查,整整有十万两。

白前疑惑,“钱多了”。

丰三爷苦笑一抱拳,“还请白神医每天都来此出诊一次,以免母亲病情反复。

又或是府中小儿体弱生病,我等寻不到白神医”。

甚至,后面,他的钱还能不能送出去都两说,不如一次性给到位。

白前听他这么说,便也不再客气,接过银票,屈膝福了福。

“丰三爷放心,多余的,等老夫人病愈,会一并结清还给丰三爷”。

丰三爷苦笑还礼,大厦之将倾,他还不知道有没有命等到那一天……

……

……

京城秋风肃肃,落叶飘零,唐府中却是桃叶萋萋,硕果累累。

唐知味站在梯子上,一手提着竹篮,一手仔细将挑中的桃子摘下。

待竹篮装得满满的,才下了梯子,将篮子交给哑仆,“送到白府去”。

有点怀念白神医做的甘草桃肉了。

唐知味净了手,将挽起的袖子放下,整理好,才不紧不慢进了屋。

在书案前坐下,取出袖中团得皱巴巴的纸团,展开,上面只有五个字——雁来山、赵三爷。

雁来山,想必就是丰家这一代灵童的所在地了。

丰家所有子嗣都会学习风水堪舆之术,从其中择最聪慧灵秀者送出京修行。

若学有所成则称为灵童,回京后身价百倍,高门大户争相延邀,皇帝也会格外看重。

很多时候,丰家的灵童都会是嫡长子,比如当年的丰侯。

但丰家这一代的嫡长子丰寻却没有被选中送出京,而是他嫡亲的幼弟。

而赵三爷——

京城有很多个赵三,但敢称为赵三爷的就只有一个——

京城最大的地头蛇,三教九流皆归于其麾下的赵三爷!

突然牵扯上这样一个人,多半就是和仙客来的出处有关了。

丰家历代受帝王宠信,不但因为他们会看风水,会帮皇帝选风水绝佳的皇陵之地,更因为他们会寻宝,会识宝。

丰家的老祖宗就是因为找到一处金矿,献给皇帝而起家。

其后,几乎每一代的丰侯都会勘测出宝地矿产。

宝地矿产不常有,丰家人却像长了狗鼻子,哪里有稀世珍宝,他们都能发现,然后找到献给帝王。

因此百年来,丰家的地位比什么重臣良将都稳。

灵童不死,丰家就有翻身的一天!

丰寻未必有多信任他,但这个时候,除了他,也没有人能帮到他了,他只能放手一搏。

唐知味很满意丰寻的态度。

皱巴巴的纸条上隐隐有银色纹路,应该是丰侯府特殊的传信方式,以保证信件的真实性、完整性。

唐知味研究了一番,判断自己无法在不引起灵童怀疑的前提下,去掉赵三爷三个字,也就放弃了。

唐知味将纸条放到一边,铺开一张熟宣,从笔架上挑了一支极细的狼毫蘸上银色的颜料画了起来。

窗外既明,铺开的熟宣上银色的纹路静静流淌,如一幅神秘、静美的画。

画的右下方写着五个清隽秀美的小字:雁来山、赵三爷。

赫然竟是丰寻的字迹。

唐知味仔细打量了一番,满意放下笔,取出一个细小的竹筒。

将丰三爷塞给霍幼安的纸条塞了进去,起身活动了一番四肢,打开门走了出去。

成熟的蜜桃清甜的香味灌满口鼻,唐知味将竹筒交给恭敬候在门前桃树下的哑仆,“送去雁来山”。

哑仆恭敬行礼,退了下去,唐知味兴致很好,亲自搬了梯子,又摘了两篮桃子,提着出了门。

他先去了府衙,将其中一篮交给守门的衙役,请他转交宋正则,提着剩下的一篮去了东城兵马司。

他到的时间刚刚好,霍幼安刚梳洗妥当,正准备出门,见他来了,向来没有什么表情的俊脸皱了起来。

唐知味失笑,“不就是帮了我一个小忙,还不一定有下一次,有必要看到我就皱脸?”

霍幼安眉目冷凝,再次警告,“最后一次”。

“好好好,最后一次,绝不会有下一次,我记得了”。

唐知味好脾气地笑,笑容中却明明白白写着几个大字,“不,还会有下一次,而且,下一次你还会帮我!”

霍幼安气得扭头从他身边绕了过去,唐知味将桃子递给长平,不紧不慢跟上他。

霍指挥使再生气也没用,他还是要蹭他的饭。

蹭了饭,唐知味兢兢业业去兵部点卯处理公务。

一直到下午申时末,他才完成了一天的公务,伴着西沉的太阳往杏花胡同而去。

杏花胡同还是和他第一次来时一模一样,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连供下人行走的耳门也虚掩着。

唐知味目标明确走到其中一扇耳门前,敲响门环。

在京城,赵三爷的名头在京城三教九流、讨生活的人中绝对比孝仁宗还要响,响到除了他,没人敢自称赵三爷。

因着赵三爷那如雷贯耳的大名,上次,中人陪着他走过这条杏花胡同时,重点介绍了他养在这里的外室。

他一个月钱只得几百文的中人能知道赵三爷,知道赵三爷养的外室,自然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十分值得拿出来大说特说。

“谁啊?”

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从门后谨慎探出半张,唐知味客气一抱拳,说出的话却不那么客气。

“久闻小乔娘子美貌,特来求购,烦请老人家请主人家来议”。

在京城,最贵的地段是铁帽子胡同,最有名的却是杏花胡同。

杏花胡同的传闻,就是说上个三天三夜,京城的老少爷们也照样有新鲜事儿可说,有美人儿可说。

其中,最美的美人儿绝对是号称“杏花胡同二乔”之一的小乔娘子。

据闻,小乔娘子不但有倾国倾城的美貌,更是有如水般温柔的性情和气质,能叫所有男人都拜倒在其石榴裙下。

唐知味扶着茶杯,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杯沿,漫不经心地想,倾国倾城的美貌?

能有多美貌?

比得上白神医能和他唐某人平分秋色的美貌么?

如水般温柔的性情和气质?

能有多温柔?

比得上白神医宛如观音法相的温柔静雅么?

唐知味说话不太客气,却还是被客客气气地请进了进去喝茶。

他没有等到美貌温柔的小乔姑娘,等到的是传说中把所有的赵三逼得不敢自称爷的赵三爷。

赵三爷生得肥胖富态,笑呵呵的,慈和又慈悲的模样。

一双被肥肉挤得几乎看不见的眼睛却呈倒三角形,看起来格外叫人不舒服,仿佛被邪神占了身体的弥勒佛泥像。

赵三爷客客气气上前行礼,笑呵呵的,神态间却不见谦卑,只见隐藏在笑容下的倨傲。

他的确是有资格倨傲的。

一介商人能做到在京城比皇帝名头还大,手中的仙客来能叫皇帝都栽了个大跟头,他不倨傲,谁倨傲?

只他倨傲,唐知味比他还倨傲,大刺刺坐在主位上。

别说还礼了,连起身都不曾,懒洋洋一抬眼,语气轻慢,“赵三爷,听闻你惹上了灭家祸族的大罪。

唐某人特来勒索些银钱和美人,不如坐下细谈?”

赵三爷呵呵笑着的弥勒面倏然变色,惊疑不定地上下打量起唐知味。

唐知味端起茶杯,却并不喝,散漫打着茶沫,“赵三爷,请坐罢”。

赵三爷不自觉就按着他的吩咐坐了下去,狠狠咽了口吐沫。

唐知味微笑,“灭家祸族”这四个字还真是管用啊,特别是对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

唐知味来杏花胡同的时候,孑然一身,兜里只有谨防霍幼安不请客、用来买春饼的三文钱。

他离开杏花胡同的时候,兜里揣了厚厚一叠银票,手上多了个小小的金印,身边还多了个杏花胡同二乔之一的小乔姑娘。

小乔姑娘是个美人,还是个难得的美人。

眉尖微蹙、弱柳扶风地低头跟着唐知味走在大街上,便叫无数个男人频频回头,怜惜不已。

这样的弱质美人,竟然有人一点都不怜香惜玉,连头驴子都不雇,就这么叫她辛苦仓皇地走着!

唐知味的确没有一点怜香惜玉的心,带着她走出了杏花胡同,随口吩咐。

“自己去铁帽子胡同寻唐府,在门口等着”。

小乔不敢置信抬头,一双泪水迷蒙的眼睛如浸在海水中的黑珍珠,隐隐泛着幽蓝色,美丽又诱人。

唐知味挑眉,“怎么?不认识路?”

小乔点头,她的确不认识路。

而且,而且,他怎么放心让她一个人走回去,还要她在门口等着?

明明,赵三爷连门都不让她出。

偶尔有女掌柜带着衣裳首饰上门,没有他的允许,她甚至连人都不能见,只能在屏风后和她们说话。

唐知味啧了一声,十分无情地扔下一句,“不认识就问,”走了。

小乔含在眼中的泪水一凝,漂亮的眸子微微睁大,眼睁睁看着唐知味的身影远去、消失。

又等了半天才终于敢相信,他是真的扔下她自己走了!

他还要她自己问路找到他家!

他还要她在他家门口等着他回去,才给开门进去!

小乔含在眼中的泪水哗啦啦地往下掉,第一次哭得没了半分美人模样。

她站在原地哭了半天,也没能将唐知味哭回来,反倒哭来了一群指指点点的人。

她忙低头擦干眼泪,落荒而逃。

好在京城的人十分热情,她循着指点,顺利地找到了唐府。

不顺利的是,她从小就被养得身娇体贵,到哪里都有侍婢搀着,逛个园子都有婆子抬着。

她十六年来加起来走的路都没今天一天多!

偏偏,她晚上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被赵三爷送给了唐知味。

走到后来,她已经是饿得浑身发软,眼前发黑,双脚又痛又胀。

肯定磨破了!

她又是酸楚,又是委屈,既然不喜欢她,为何又要向赵三爷要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