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设却焊死了 > 第104章 打卡机首战!老匠头集体破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打卡机首战!老匠头集体破防

卯时。

天光熹微,晨雾还未散尽。

工部衙门那扇差点被撞塌的大门前,杵着一个庞然大物。

一人多高,三米多宽的巨大木格箱,江书晚亲手绘制的“时辰格”。

刻着“卯”字的那一排数百个小方格里,空空荡荡,只零星插着几十个木牌,看着格外凄凉。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直到日头晒得人后背发烫,工部那群德高望重的老匠头们,才三三两两,打着哈欠,慢悠悠地晃了进来。

为首的王老匠头,手里还提着个鸟笼,眼皮都没抬一下,径直就要往里走。

“站住。”

一道清冷的女声响起。

江书晚就坐在“时辰格”旁的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捧着本册子,头也没抬。

她身边的清露上前一步,手里拿着个小本本,脆生生地念。

“王有才,辰时三刻入衙,迟到。按《江氏考成录》第三条,扣除当月满勤奖二百文。”

王老匠头愣住了,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听岔了。

他身后的一众老匠头也炸了锅。

“什么?扣钱?”

“江尚书,我们搞手艺的,讲究的是灵感!昨夜灵感来了,多睡了会儿,这也要扣钱?”

王老匠头把鸟笼往地上一放,梗着脖子嚷嚷。

江书晚终于抬起眼,那双上挑的凤眼没什么情绪,只是淡淡地看着他。

“灵感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军饷发给边关将士。”

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规矩第一天,我就坐在这里。谁再有异议,可以直接跟我说。”

她说完,便不再理会,低头继续看册子。

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彻底激怒了这群平日里被捧惯了的老油条。

工部衙门里,哀嚎声、叫骂声、哭诉声混作一团,直冲云霄,仿佛能传到金銮殿去。

然而,江书晚不为所动。

她只是在心里默默计算。

【二百文……乘以三百个老油条……一个月就是六十两……一年就是七百二十两……】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老匠头们闹了一上午,口干舌燥,却发现那新来的小尚书跟个石头人似的,根本不搭理。

到了下午,更让他们崩溃的事情发生了。

为了补回被扣掉的二百文“满勤奖”,那些年轻的匠人们竟自发留了下来,点上灯,连夜赶工。

按照《考成录》里那条被江书晚偷偷加上去的“加班三倍工分”的规定,他们只要多干一个时辰,就能把二百文挣回来,还能倒赚!

一时间,工部衙门灯火通明,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彻夜不绝。

工匠们跟疯了似的,二十四小时轮班倒,工程进度一日千里。

几天下来,京城里开始流传起新的民谣。

“工部来了江阎王,不把工匠当人样。”

“可怜白骨无人收,尽是京城百工泪。”

诗写得狗屁不通,但传得飞快。

江书晚对此一无所知,她正忙着让清露搞“企业文化建设”。

清露心灵手巧,仿照现代胸牌,用小木牌给每个匠人都做了“工号”,上面刻着姓名和编号,用绳子拴着挂在胸前。

王老匠头领到自己的牌子,看着上面“木工组-001-王有才”的字样,气得胡子直抖。

“这是什么?狗牌吗?!”

他一把将牌子拴在腰带上,叮当作响,走起路来像个挂着铃铛的牲口。

当晚,两个年轻的学徒,受了自家师父的指使,鬼鬼祟祟地摸到“时辰格”前,掏出凿子就想把上面的木签给拔了。

人还没碰到箱子,旁边阴影里就窜出几个黑影,正是萧景琰派来的金吾卫。

两个学徒当场被摁在地上。

第二天,工部大门口的布告栏上,用最大的字写着:学徒张三、李四,意图破坏公物,扰乱考勤,按条例,永不录用。

杀鸡儆猴。

工部彻底安静了。

朝堂之上,太子萧景珩终于抓到了把柄。

他手持笏板,义正辞严地参了江书晚一本。

“父皇!镇国公府江氏,苛待工匠,致使民怨沸腾,此乃苛政猛于虎!请父皇严惩!”

龙椅上的皇帝萧煊,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反问了一句。

“哦?那爱卿一个月,能替朕的国库省下十万两银子否?”

太子当场哑火,一张俊脸涨成了猪肝色。

工部衙门,江书晚正对着一个新设的木箱子笑得前仰后合。

那是她设置的“匿名投诉箱”。

三天,就收了满满一箱子。

她拆开一张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江阎王,祝你吃饭噎死,喝水呛死,走路摔死!”

【哈哈哈哈!有点创意,但不多。】

她又拆开一张:“我画个圈圈诅咒你!”

【……这位朋友,你是不是有点幼稚?】

她笑得肚子都疼了,觉得这比听戏还有意思。

这天夜里,萧景琰一身玄衣,带着金吾卫,以“关心社稷,巡查京畿”为名,又一次“路过”了工部。

他看见那个瘦弱的身影,在灯火下,正低头认真地看着一张图纸,神情专注。

她一定是为了大宋的江山,殚精竭虑。

萧景琰的心口,莫名发烫。

他挥了挥手,金吾卫立刻散开,把几个想溜号去喝酒的匠人堵了个正着。

西市的酒楼里,一个年轻的匠人把一袋沉甸甸的铜钱拍在桌上,得意洋洋地吹嘘。

“看见没!这是小爷我这个月拿的三倍工分!加班加出来的!”

同伴们羡慕得眼睛都红了。

很快,一个“卷王二世”的名号,就在京城匠人圈子里不胫而走。

老匠头们彻底没了办法,组团跑到国子监,想找那些读书人替他们“伸张正义”。

结果被周子墨堵在门口,一顿痛骂。

“身怀利器,不思报国,反学那乡野懒汉,甘为懒散蛀虫乎!圣人颜面,尽被尔等丢尽!”

一群人被骂得灰头脸地回去了。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

一个负责钻孔的年轻匠人,为了抢工分,熬了三个通宵,竟然真的让他捣鼓出了一台“自动钻孔机”。

用水力驱动,效率直接翻了十倍。

江书晚看着那台简陋却高效的机器,目瞪口呆。

【卧槽!工业革命的苗头被我逼出来了?】

她肉痛地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掏出五十两银子,当众打赏给了那个匠人。

有了榜样,工部的匠人们彻底疯了,一个个打了鸡血似的,天天琢磨着怎么技术革新。

原定三个月的皇家陵园修缮工程,一个月,就提前完工了。

消息传到宫里,皇帝龙颜大悦。

一道圣旨,连同一块巨大的金丝楠木牌匾,被八抬大轿,浩浩荡荡地送到了工部。

江书晚跪在地上接旨,听着太监念完,抬头看了一眼那块牌匾。

上面是皇帝御笔亲题的四个烫金大字。

“神机妙算”。

江书晚的脸,瞬间就白了。

这哪里是牌匾,这分明就是一块为她量身定做的棺材板!

她当即就写了折子递上去,言辞恳切,说自己德不配位,愧不敢当,恳请陛下收回赏赐。

折子第二天就被原文打了回来。

上面还附了一道皇帝的口谕。

“此匾,必须挂在工部衙门大门的正中央。”

“给朕,往死里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