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天啦!武司令,缅北自卫军能在三天之内全歼日军第56师团?是真的吗?”史迪威惊得瞪大了眼睛。
日军第56师团主力追击远征军进入野人山后,就一直向印缅边境逼近,如今,他们的部分部队已抵近了印缅边境,如果盟军从印度反攻缅甸,面临的主要敌人就是56师团。
这会武山峰告诉他,三天内,他们能全歼日军56师团,让他如何不震惊。
如果全歼了日军第56师团,意味着缅北自卫军清空了日军在缅北的所有军事力量,接下来,他们只要顶住来自缅中的日军进攻即可。
武山峰淡然地笑了笑,“真的,缅北自卫军不仅要在三天内全歼日军56师团,还要在10天内,清除缅北所有的日军,到时,盟军可以从印度修一条公路到华国,替代滇缅公路?”
武山峰记得,后世之中,面前这个老头子,修了一条世界闻名的史迪威公路,这条公路打破了日军对华国的陆上封锁,为华国持久抗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被华国称为“抗日生命线”。
这条公路起点为印度东北部的雷多,终点为华国的昆明,从1942年12月开始修建,到1945年1月完工,花费了两年多时间。
为了修这条公路,史迪威从美国调来了多名工人,进行机械化的施工。
武山峰想试试,老头子现在有没有修这条路的想法,如果有,得劝他快些把这条路修下去,因为这条路穿越整个缅北地区,如果修好了,不仅有利于缅北自卫军接收国际援助,也为将来开发和利用缅北的资源,提供一条黄金通道。
只要老头子有这样的想法,现在修这条路用不了两年,顶多一年就能完成,因为自卫军已为修路队伍,扫清了日本鬼子这个最大的障碍。
史迪威一脸不可思议地看向武山峰,这个武司令到底是什么路数,怎么知道自己打算从印度修一条公路到密支那,准确的说是到华国,途中经过密支那,难道这家伙能先知先觉。
看史迪威的表情,武山峰就知道,他已有了修建史迪威公路的想法,随即又道:“如果将军确有修建这条公路的想法,缅北自卫军当为修建这条公路保驾护航。”
“武司令,你怎么知道我想修一条公路到华国?”
武山峰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道:“分析出来的,你们美国人,亟需华国人替你们打日本人,但你们的武器装备和给养物资,无法从陆上运进华国,从印度修一条公路到华国,是最好的办法,当然,这条公路必定经过密支那。”
“哦,没想到武司令还是个战略家,想得这么深远,让我长见识了!”
“不敢当,不敢当,在将军面前,我就是个学生,班门弄斧,让将军见笑了,见笑了。”
史迪威哈哈大笑,“武司令,你这脑子好用,你给分析一下,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和日军最后谁能赢。”
“当然是美军赢,美军有很多像将军这样优秀的军事家,一定会把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打到日本的本岛上。”武山峰没有丝毫的犹豫,大声回答。
众人均是哈哈大笑,会议室的氛围活跃了不少。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都明白了,武山峰摆出一堆战绩和对盟军的好处,无非就是想多要点援助。
史迪威抽了两口烟,笑着道:“武司令,有什么想法直说,不用绕弯子,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
“好,那就按将军的指示落实。”武山峰停顿了一下,扫视对面的三位美国人,接着道:
缅北自卫军成立三个月来,通过缴获日军的武器打击日军,取得了目前大家都已知晓的战绩。
接下来,如果继续通过这种方式,与日军作战,想要取得更大的战果,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军需要史迪威将军提供帮助。
当然,这种帮助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比喻这次缅北自卫军全歼了日军18师团和独立24旅团,成功吸引了前往太平洋战场的日军第二师团;自卫军打下密支那两座机场,为盟军援助华国的空中航道,提供了安全保障;即将全歼日军第56师团,肃清日军在缅北的所有势力,为盟军打通援华的陆上通道,创造了条件。”
史迪威边听边点头,见武山峰突然不说了,看着自己笑,也跟着笑了笑,“武司令,接着说。”
武山峰就等着他说这句话,接着道:“盟军不停地给华国输送武器装备,战略物资,无非就是想要华国人多杀日军,减轻盟军的压力。事实证明,这个活,咱们缅北自卫军也能干,而且做得更好,接下来,只要盟军给予的支持足够,缅北自卫军会做得更好。”
史迪威听得有些着急,这位武司令讲了一堆道理,就是不说重点,“武司令,直接说,要哪些援助?”
武山峰非常认真地道:“第一,希望将军尽快履行上次达成的援助协议,否则,缅北自卫军难以顶住日军第2师团和第53师团的进攻。第二,关于密支那两座机场,我方按协议将较大的西机场交由盟军使用,我军将按协议,提供地面安全保障,盟军提供空中安全保障。第三,援助缅北自卫军在密支那建立兵工厂,密支那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有生产武器所需的矿藏,达到了武器生产的基本条件。第四,关于两军空军合作的方式,请将军考虑我军用战利品交换盟军战机的方式。”
史迪威停了好一会,没有说话,会议室里的氛围又显得有些微妙,还是陈纳德没沉住气,他最担心的是第四条,大声道:“武司令,关于用日军战机换盟军战机的事,我认为不妥。”
听到这话,方秀才急了,武司令说的两架换一架,他向陈纳德开出的条件是,三架换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