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抢鬼子的武器虐鬼子 > 第460章 重炮出击(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而山脚下的公路及两侧,大量鬼子兵在泥浆与血水里挣扎,整个公路像一条被雷电劈中的长虫,扭动着。

十轮炮击过后,炮声戛然而止,六座高地上的炮兵,立即转移阵地,公路的爆炸声停歇。

赤鹿理被卫兵从泥坑里拉起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歇斯底里地咆哮,“八嘎鸭路,侦察兵死啦死啦的!这么多支那军火炮,为什么没有侦察到。”

他身边的两个参谋此时耳朵里还在嗡嗡作响,只看到他们的师团长,在不停地张嘴吧,什么都听不到。

慌乱中的鬼子兵,慢慢平静下来,在他们小队长和军曹的指挥下,开始集结队伍。

雨太大,高地上的自卫军,看不到山下鬼子兵的情况,制定的战术是只打阻击,不主动出击,他们也不敢主动进攻混乱中的鬼子兵。

山下的鬼子兵,突然遭到一阵炮击,没有遭到后续部队的攻击,这让赤鹿理摸不着头脑,高地上到底埋伏着多少自卫军,他们是不是布设了足够多的陷阱和诡雷,等着阴帝国勇士。

从高地倾泻的火炮强度看,支那军至少在每座高地上部署了一个营,如果冒着大雨向高地上进攻,必定付出重大损失。

而53师团的任务是,从中路牵制支那军的主力,等东、西两路部队穿插到当面之敌背后,再与之形成合围,全歼支那军的主力部队。

如果在这些山头,做出无谓的牺牲,那就刚好中了支那军的阴谋诡计,53师团绝对不能重蹈第二师团那样的覆辙,那是不符合整体战略企图的。

经过综合分析,赤鹿理决定,部队撤回甘勃卢休整,待天晴后再向北推进。

他也命令,正在向前推进的119联队,退回羌谢休整,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中路进攻的53师团,在一顿炮火胖揍下,伤亡一千余人后,在大雨的掩护下,撤回了昨夜的宿营地。

六座高地上的自卫军官兵,在大雨中严阵以待,就是不见鬼子兵进攻,直到山下的侦察兵报告,鬼子大部队正沿公路后撤,也没搞明白,自许战斗力全球第一的鬼子兵,今天怎么就忍下了这顿钢铁胖揍。

中午十二点,第二野炮联队48门火炮,成四个炮兵阵地,依次排开。

它们分别是第一和第二野炮大队,各12门三八式 75 mm 野炮;第三和第四野炮大队,各12门九一式 105 mm 榴炮。

第二野炮联队联队长石桥中一亲自督战,一头鬼子指挥官挥舞着小红旗,扯起嗓子大声命令:“全联队——集中射击,目标——支那军四座高地,瞬发引信,五发急速射——放。”

轰——轰——轰——轰——轰!

一发发炮弹,拖着长长的“啾—啾”声,像一支极长的哨子被瞬间抽空,飞向自卫军的四座高地。

“防炮、防炮!”四座高地上响起尖锐的哨声和观察哨的大喊声。

这个时间点,大部分战士正在大溶洞里吃午饭,阵地上为数不多的警戒哨和观察哨,迅速钻进挖好的防炮洞。

“嘭、嘭、嘭、嘭!”一枚枚炮弹在高地上炸响,四座高地剧烈地颤抖起来。

在645、872、922三座高地上,三位炮兵排长冒着弹雨,藏在高地上,观察鬼子的炮兵阵地所在的位置,雨太大,除了645高地的排长能看到一闪而过的炮口焰之外,其它炮兵排长完全看不清,只能根据声音大概判断其坐标,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

717号高地北侧的一列平板火车上,6门105毫米榴弹炮,摆放在六节平板车厢上。

在火车一侧的小帐篷里,王书汉指挥十八名战士,根据“六点耳听”法,分析鬼子的炮兵阵地坐标,他是武山峰从炮兵旅调来,负责火车上六门大炮的指挥官。

六只铁耳朵成V字形排列,炮声一响,秒表咔哒。一号哨 0.0 秒、二号哨 0.7 秒、三号哨 1.4 秒!王书汉把圆规啪地钉在图上,三条弧线交成一点——‘判定大概坐标 14-67!

另一个参谋拿着三份电报冲进来,兴奋地大喊,“645、872、922高地炮兵观察哨发来的坐标。”

王书汉接过电报,认真看起,三分电报报过来的坐标与自己判定的坐标相差不大,特别是645高地报来的坐标,他判定是最接近的。

“坐标13.8-66.4计算!”王书汉大声命令。

另外两个参谋,快速拨弄着算盘珠子计算起来。此刻,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能把鬼子的炮兵给炸了,就算是立大功了。

“表尺 42,方向 左 0-20”两个计算的参谋同时报出调整朱元。

“表尺 42,方向 左 0-20,两发试射!”王书汉大声命令。

“轰、轰!”第三门和第四门105榴弹炮在平板车上响起,645高地上的炮兵排长,看到两朵漂亮的烟花在刚才出现炮口焰附近炸开,通过炮弹产生的烟焰,他模模糊糊地看到了鬼子的炮兵阵地。

“偏差右 40,远 70!”很快,王书汉收到了645高地上的电报。

“修正:表尺 41!方向 右 0-10!六发试射!”王书汉大声命令。

“轰、轰、轰、轰!”平板上的六门105榴弹炮,依次射出六枚榴弹。

645高地上的炮兵排长,兴奋地一拍大腿,“准,打得真他妈的准。”

很快,王书汉收到了645高地观察哨发来的电报,大声命令,“20发齐速射,放!”

野炮第二联队的炮兵阵地上,刚打完五发急速射,突然有两发炮弹落到离他们炮兵阵地不远处。

“呐尼!难道是支那军的重炮试射?”石桥中一发出一声惊叹。

这两枚炮弹,与自己的105榴弹炮弹爆炸产生的威力,几乎完全一样,难道支那军也有重炮,支那军在试射,说明他们有观察哨在附近。

这样泥泞的条件下,转移1 979 kg重的105榴弹炮,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跟支那军的重炮对射了。

对于战斗全重947 公斤的三八式 75 mm 野炮,转移炮兵阵地,还是有可能的。

于是,两个三八式 75 mm 野炮阵地上,人喊马叫,鬼子兵疯狂地转移24门三八式 75 mm 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