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不是在送回来的信中说明了中原人可能图谋不轨吗?

怎么还直接将人放了进去?

难不成这是大将军计划的一部分?

此刻他也顾不了许多,对时铮告别后,匆匆瞥了一眼长公主乘坐的马车,就向一边退去,消失在了众人视线中。

他藏在后方的树顶,看着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城门。

手指不自觉摸了摸袖口处的粗糙,看着着实算不上美观的绣线,宴涂忠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他还记得筝小妹接过他衣服时羞红的脸颊,和听到他请求帮忙补衣时的欲说还休。

母妃讲过父王之前征战沙场时的事情,就是那时,连年征战、诸位皇子拼了命的要致对方于死地。一件衣服只能缝缝补补、翻来覆去地穿。

当时母妃替父王补好了被刀剑所割裂的衣衫,父王竟还掉了几滴泪。握住母妃的手表示定不负她。

他如今也是这般做的。

他和筝小妹心意相通。

时铮要是能听到宴涂忠此刻的心声,定是会气得骂人。

到底是脸羞红的还是气红的,你分不出来是吗?

还有,谁欲说还休了?我是被你无语到了,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吗?

......

此刻对事实毫不知情、完全没见到密信影子的阿速赤将军正在满心欢喜地迎接队伍进城。

看着这么多架马车,将进城的街道占得满满的,阿速赤心中别提多么自豪了。

不论中原人之前到底多么强,如今不还是为了讨好他们而乖乖将美人奉上?

还有这么多嫁妆,又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他作为新上任的将军,正好可以凭借此事,为自己的履历增添一笔。

万一到时候老单于听说婚礼办得很好,再给他往上升升官,那就再好不过了。

只不过,他刚高兴了没半柱香的功夫,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成亲,是两个人的事情啊!

他的皇子大人现在在哪儿啊!

“阿速赤。”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阿速赤心心念念的王子现在就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殿下,您可一切安好?是否受伤?”阿速赤生怕人在自己这边出了什么意外,毕竟这么多日子连一封信都没收到。

他连忙上下打量了一番,发现眼前人除了衣服有些朴素之外,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甚至所穿的衣服比出发之前特意准备的还好了不少。

阿速赤这才放下心来。

“我没事,你...将队伍就这么直接放进来了?”宴涂忠看着车队从身边经过,下意识找着熟悉之人的影子。

“啊...是啊...这...”阿速赤被问蒙了,不知道王子殿下究竟是何用意。

“啊对!已经检查过通关文牒,还有我们当时送出去的信件,确认就是和亲队伍无疑,属下这才将他们放进来的。”

阿速赤观察着宴涂忠的表情:“那...现在需要属下将人拦下好生查验一番吗?”

宴涂忠被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回复气笑了:

“我当然知道这就是和亲队伍了!我就是跟着队伍一起来的!这还能有假不成?!”

宴涂忠烦躁地挥挥手,示意眼前人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真是该向父王请旨,将一些与他关系好的将军调过来取代这人的位置了,宴涂忠思忖着。

这人怎么听不懂话啊?

而且,明明临近大喜的日子,他应该高兴自己有了更重要的筹码才是,为何莫名有些紧张呢?

回想着时铮在临别时的目光,宴涂忠垂首站在原地。

“时小姐因何发笑啊?”长公主觉得有趣。

“长公主殿下,您看,那不就是刚刚从我们队伍中离开的宴涂忠吗?”

顺着时铮用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个身穿中原仆从服的人,突兀地站在一群番邦将士中。

长公主刚要勾唇,就看到了一些散在乌戎人边上的中原面孔。

他们的目光看不出喜悲,只是一味地往队伍方向望来,希望能看到中原人的身影。

有些不忍,长公主将帘子放下。

“明日大婚也好,能够尽快行动。”

若她是个为了情义而嫁人的小姑娘,那定会觉得头天到达次日就成婚有些太过草率,甚至会对此不满,认为不符合礼制。

可是,她是将边疆百姓性命系在身上的长公主,她只觉得这一路走得太慢,恨不得今夜就举行典礼,将乌戎一网打尽。

......

乌戎人向来不太在意什么“礼制”。

将长公主安置在了城中一处大宅子里。

这宅子许本是某些官员所建,但他们都忙于逃命,宅子便空了出来。

虽然是大宅子,与长公主府相比起来还是差的太远。

“长公主殿下受委屈了,连日奔波不说,今日竟还要住在如此狭小的地方。”时父看着面容消瘦的长公主,愧疚之心顿生。

“无妨,时将军,您也快些歇下吧,明日还有很多事要忙。”

仆从们都被分配到了宅子附近的民宅中。

从马车中拿取自己的连弩后,众将士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将士中有一部分是时家军,他们一直跟着时家南征北战,本就对乌戎此举极不满意,尤其是在看到沿途百姓因着乌戎进犯而流离失所,恨不得将乌戎抽筋扒皮。

至于为何只有一部分是时家军。

老皇帝忌惮时家世代武将,还有自己训练有素的军队,但舍不得将如此有力的军队解散。

就下令分散其兵力,由皇帝选出来的两位心腹将时家军分成两队,安置在了离京都很远的城市。

美其名曰,可以更好地保卫皇城。

又为了彰显自己所谓“明君”的气度,特意给时家留了几十位将士,以表明皇帝并无夺权之意。

如今看着屈指可数的兄弟们,时家军有些悲凉。

但是国家有难,他们焉有坐视不理之理?

时父看着眼前默默整理兵器、穿戴护具的时家军,叹了一口气。

看来铮儿之前说的没错,功高未必盖主,但是会引得君王忌惮。

“将军!我定杀得乌戎片甲不留!”

“我也是!临行前我已经将后事全部交代下去了,不破乌戎势不回还!”

“时家军就算只剩我们几个,也能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