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98章 兔子能换盐?王婶一夜翻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兔子能换盐?王婶一夜翻身

正月初二的雪停得利落,屋檐下的冰溜子在日头里闪着寒光。

王婶把半旧的蓝布包袱往怀里又拢了拢,包袱里裹着的雪白兔毛蹭得她胸口发痒——那是她连着三夜守在兔笼边,等母兔换毛时轻轻薅下的,每根毛都挑过,没沾一星草屑。

“英子说供销社收兔毛,我就信。“她哈着白气往村东头走,棉鞋踩在冻硬的雪壳子上“咔嚓“响,“小栓子去年冬天冻得脚生疮,今年有这毛袜......“

供销社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柜台后正拨算盘的刘柜员抬头,见是王婶,眼皮先耷拉下来:“又来换盐?你家上个月刚领过救济粮。“

“不是换粮。“王婶解开包袱,捧出一捆雪团似的兔毛,“我拿这个换。“

刘柜员推了推歪到鼻尖的眼镜,凑近嗅了嗅:“兔毛?要它做甚?“

王婶早有准备,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抖开竟是双毛袜——针脚粗得能塞进小拇指,可毛絮密实得像团云。

“我昨儿个夜里织的。“她蹲下身,把袜子套在自己冻得通红的脚腕上,“您看,裹上这层,再套棉鞋,走十里山路脚底板都不带潮的。“

刘柜员半信半疑蹲下来,指尖刚碰到毛袜就缩了回去:“比队里老李家的羊毛还软和!“他突然拔高嗓门,“赵会计!快来看这稀罕物!“

后屋的赵会计颠着肚子出来,摸了摸毛袜又捏了捏兔毛,眼睛亮得像点了灯:“这毛韧性足,染上色能织围巾、护耳帽!咱县百货公司正愁冬货缺软乎料子呢!“他转头冲王婶笑,“三斤兔毛换两斤盐、半斤煤油,成不?“

王婶攥着布包的手直抖,两斤盐够全家吃俩月,半斤煤油能让招娣晚上多学俩钟头字——她想起林英教她织毛袜时说的“要把兔子身上的宝贝都挖出来“,她喉咙发紧:“成!成!“

消息像长了翅膀,晌午还没过,晒谷场就挤满了人。

二狗子扒着供销社窗户往里瞧,见王婶攥着盐巴出来,猛地跳上石碾子喊:“王婶拿兔毛换了盐!真金白银的盐!“

“我家也有兔毛!“李老三媳妇挤到前头,“我家母兔昨儿掉了把毛,还收不收?“

“收!“刘柜员探出头,“可得是干净毛,带草屑的不要!“

人群哄地炸开。

林英站在墙角,看张二柱媳妇扒拉着自家兔笼找落毛,看赵老头蹲在雪地里捡兔毛,指尖冻得通红还舍不得停。

陈默不知何时站到她身边,手里攥着个小本子:“刚问了王婶,她卖毛的钱能买五斤粗粮。“

“不卖毛。“林英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块石头砸进人群。

“啥?“李老三媳妇扭头,“英子你不是说供销社收毛么?“

“收的是你们自己养的兔毛。“林英往前走两步,军大衣下摆扫落肩头积雪,“要卖毛容易,可卖完这茬呢?兔子杀光了,毛从哪儿来?“

她指向王婶怀里的盐,“想长远赚钱,得自己养兔。我这儿有良种兔,想养的,拿草料换;不想养的……“她扫过人群,“就等着明年冬天再捡别人的落毛。“

场子里静了片刻。

虎子突然从人堆里钻出来,怀里抱着个破搪瓷缸:“我守夜时见母兔掉毛,收集了小半缸!英子姐,我牵头收毛行不?每户交毛能换草料配额,省得大家抢得伤了和气!“

林英望着虎子冻红的鼻尖,那上面还沾着昨晚守棚时蹭的草屑。

她摸出块硬糖塞过去:“行。你当回收队队长,记好每户交毛数,月底按斤两换草料。“

人群里响起细碎的议论,王婶挤到林英身边,从布兜里掏出团蓝乎乎的东西:“英子,我用蓝莓汁染了毛,织了顶护耳帽,你看......“

那帽子歪歪扭扭,可蓝得像山涧里的冰棱,“桦树皮煮的黄水也染了两团,明儿我再试试松针......“

“婶子手巧。“林英接过帽子,转头冲陈默笑,“把样品图画出来,写上'靠山屯手工兔绒制品',贴供销社柜台。“

陈默早摸出铅笔在本子上勾画,听见这话抬头,耳尖蹭地红了:“我昨儿就画了三张,护耳帽、童鞋、围巾......“

当天下午,供销社柜台就贴满了画。

王婶织的蓝帽子挂在最显眼处,底下压着张纸条:“手工兔绒,暖过棉袄。“

日头偏西时,邻村的二驴子喘着粗气跑进来:“给我留顶蓝帽子!我媳妇坐月子,耳朵冻不得!“

张有财的药铺就在供销社斜对面,他趴在窗台上,看着兔毛换盐的人挤得门槛直晃,手里的药杵“咔“地断成两截。

“爹!“小石头从里屋跑出来,手里攥着个本子,“我刚算过,养五只母兔,一年能产......“

“闭嘴!“张有财抄起断药杵砸过去,“养兔是歪门邪道!咱家靠医术吃饭,学那疯丫头做甚?“

他盯着小石头怀里的本子,眼睛眯成缝,“把那破本子烧了!省得你跟着学坏!“

小石头攥着本子往后退,后背抵在药柜上。

本子边角磨得发白,第一页写着“腊月初三,母兔食量大,需加豆渣。“那是林英手把手教他记的。

他望着爹涨红的脸,喉结动了动,最终把本子塞进怀里:“我......我去后院烧。“

深夜,张有财摸着黑溜到林英的兔棚外。

老猫“呼噜“一声从他怀里窜出,他拍了拍猫背:“去,把兔崽子都抓死。“

棚子里突然传来低吼,黑风从草垛后扑出来,獠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老猫“喵“地炸毛,转身就跑,撞翻了墙角的炭炉。

火星子“噼啪“溅到草堆上,眨眼就窜起半人高的火苗。

“救火!兔棚着火了!“虎子的喊声响彻全村。

林英提着水桶冲在最前头,陈默举着湿棉被跟着,张有财站在人群里,望着自家后院腾起的火光……

老猫撞翻炭炉时,火星子顺着风刮到了他堆在后院的药材上。

火灭时天已泛白,林英让人抬来三袋兔粪肥,往张有财脚边一放:“这肥养菜最管用,您收着。“

张有财盯着发黑的药堆,又看看兔粪袋,嘴唇哆嗦着:“我......“

“谢就不必了。“林英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往后看紧你家猫。“

初五清晨,晒谷场的雪被扫出一片空地。

六副兔笼一字排开,笼子里的雪兔蜷成白球,耳朵尖粉得像桃花。

“雪兔共养组,今儿成立。“林英站在石碾子上,“六户联合建棚,种兔我出,崽兔三月出栏,收入五五分成。“

她扫过人群,“想参加的,先学养兔经,虎子的本子,小石头的账,都能看。“

“我参加!“虎子挤到前头,“我当组长,夜里睡棚里守着!“

“算我一个!“王婶举着染蓝的兔毛围巾,“我家能腾间屋当暖棚!“

李老三搓着手笑:“我会搭棚子,算我一个成不?“

人群里起了小骚动。

小石头缩在最后排,望着林英的背影,手在兜里攥得发疼。

等林英走下石碾子,他猛地冲过去,把张皱巴巴的纸塞进她衣兜,又扭头跑了。

林英展开纸,上面是歪歪扭扭的字:“饲料要加胡萝卜,母兔下奶多。“字迹后面画了只圆滚滚的兔子,耳朵上点了个红点,像极了她养的那只花耳朵母兔。

当晚,陈默在煤油灯下拨拉算盘:“兔毛首周十七块八,种兔周转两轮......“他抬头,见林英站在兔棚外,月光给她军大衣镀了层银边。

“看啥呢?“他走过去。

林英望着远处亮灯的六户人家——王婶家的窗台上晾着染蓝的兔毛,虎子家的棚子飘出煮豆粕的香,李老三家的闺女正踮脚试穿新织的兔毛袜。“这才刚开始。“她轻声说。

张有财家的窗户漏出点光,小石头趴在桌上,炭笔在纸上沙沙响,他正临摹林英画的“兔舍通风图“,手背上还留着白天救火时的红印。

玉坠在林英颈间一温,恍惚听见雪地里的嫩芽顶破冻土的轻响。

虎子裹着棉被在兔棚外巡夜,后半夜的风卷着细雪往领口钻。

他搓了搓手,凑近炭炉添了块松柴,火星子“啵“地炸开,照亮棚角堆着的半袋草料——那是小石头趁他不注意塞进来的。

“明儿得检查下炭炉底座。“虎子嘀咕着,裹紧被子往棚子东边走。

月光下,东棚的竹篾墙投下长长的影子,像道爬动的黑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