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令宁眉头微蹙,但眼神依旧沉静:“大娘,谢谢您告诉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咱们的账目清清楚楚,考核也光明正大,不怕她告。”

话虽如此,她心里却提了起来。

她知道,这个年代,一顶“某个主义尾巴”的帽子压下来,有时不需要真凭实据,就足以毁掉一个人。

她暗自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留了心眼。

每一次物资出入、每一笔微小开支,她都让周卫国帮忙记了账,票据也收拾得妥帖。

招工考核的标准和结果,也是公开进行,有多人见证。

果然,没消停两天。

这天下午,沈令宁正和众人在地里忙活。

两个穿着军装、表情严肃的战士找到了地头。“哪位是沈令宁同志?”

沈令宁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我是。”

其中一名战士出示了一下证件:“我们是基地保卫科的。接到群众实名举报,反映你在茶山招工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收受好处等问题。请你跟我们回去一趟,配合调查。”

地里干活的人都愣住了,锄头拔草聊天的声音戛然而止。

孙大娘和刘金凤立刻围了上来替沈令宁抱不平。

“胡说八道!谁举报的?烂心肝的东西!”

“令宁咋可能干那种事!”

沈令宁心里一沉,知道李红梅的动作来了。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波澜,对孙大娘她们安抚地笑笑:“清者自清,我去去就回。地里的话别停,按咱们划好的区域继续干。”

她又看向两位战士,语气平静:“同志,我跟你们走。但账本和招工的所有记录都在家里,我需要带上。”

战士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沈令宁回家拿了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旧账本和一叠用皮筋捆好的票据,又特意把那份盖着红章的承包合同揣进口袋。

临走前,她看了一眼正在午睡的福宝,小脸红扑扑的,对即将到来的风波一无所知。

【妈妈,不怕。】睡梦中的福宝忽然嘟囔了一句。

沈令宁的心忽然一定,她轻轻摸了摸女儿的脸蛋,转身跟着战士走了。

沈令宁被保卫科战士带走的消息,瞬间轰动了整个家属院。

周卫国很快得到了消息。

他刚从营部回来,闻讯脸色一沉,二话不说,大步流星就往保卫科赶。

他不是去闹事,而是作为丈夫和茶山项目的参与者,要求了解情况,并提供他所知的全部事实。

保卫科内,气氛严肃。

负责调查的干事看着沈令宁带来的账本。

账本是用旧笔记本改的,每一笔收支,哪怕只是买一把新锄头、称几两盐巴,都记得清清楚楚,时间、数额、经手人,旁边还贴着对应的票据,分文不差。

沈令宁冷静地陈述:“招工考核全程公开,所有报名者均可作证。

标准是清理杂草和松土的速度、质量,由我、我爱人周卫国,以及家属代表孙大娘、刘金凤共同评议。

选拔结果当场公布,依据的是实际劳动表现,绝非私相授受。”

她拿出合同:“茶山承包是经过基地党委正式批准,程序合法合规。

所有产出分配方案,包括三成上缴基地、优先雇佣军属和伤兵,都写入了合同,绝非个人行为。”

人证、物证、合同、账本……沈令宁的准备充分得让调查干事都有些意外。

这完全不像一个会被一点小恩小惠打动而徇私的人。

与此同时,家属院里也炸开了锅。

孙大娘和刘金凤急得团团转,她们挨家挨户地去敲那些受过沈令宁帮助、或是家里有人被选上去茶山干活的人家的门。

“令宁是什么人,咱们心里都清楚!她能带着咱们干点事,吃上口饱饭,容易吗?”

“现在有人眼红,使坏举报!咱们不能看着好人被冤枉!”

“对!咱们得联名给令宁作证!去找领导说清楚!”

“好不容易咱们日子有点盼头,可不能叫人毁了!”

朴素的军属们心里有杆秤。

谁真心为大家好,谁在背后捅刀子,她们看得明白。

很快,一份歪歪扭扭写着不少名字、按着红手印的联名信就被孙大娘紧紧攥在手里。

她带着几个胆子大的媳妇,直接找到了张政委家。

周卫国在保卫科据理力争后,也直接去找了陈大雷主任,将茶山项目的进展、沈令宁的付出以及目前遇到的恶意中伤,做了冷静而客观的汇报。

调查几乎没费什么波折。

账目清晰,程序公开,证人证言一致,联名信更是代表了民意。

张政委家属王淑芬也站出来替沈令宁说话,拿出当日选拔的登记表以及选拔打分统计情况等说明情况。

所谓的“实名举报”,经查证,内容纯属捏造,举报人李红梅在证据面前,也支支吾吾,无法自圆其说。

真相大白得比想象中更快。

基地领导对此极为重视。

张政委亲自过问,陈大雷主任也发了话。不仅要求立刻恢复沈令宁的名誉,还要对诬告者进行严肃处理,以正风气。

沈令宁从保卫科出来时,夕阳正好。

周卫国等在门口,接过她手里的账本,什么也没问,只沉声说:“回家了。”

看着丈夫坚实可靠的背影,沈令宁心里暖暖的。

家属院的人看到他们,目光复杂,有同情,有敬佩,也有羞愧。

李红梅家大门紧闭,据说她被叫去谈话后,回来就病了。

然而,沈令宁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个通信员跑来找周卫国:“周营长,营部紧急电话!”

周卫国接完电话回来,眉头紧锁:“令宁,刚接到通知,省里近期要派一个工作组下来,巡视各基地的生产自救和副业开展情况。带队的是……一位姓姜的主任。”

沈令宁的心猛地一沉。

姜?这么巧?

周卫国看着她,眼神凝重:“听说这位姜主任,作风严谨,对政策把握……极其严格。”

沈令宁皱眉询问:“那这位姜主任来历,你知道吗?跟姜维民兄妹俩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