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鬼差小姐今天转正了吗 > 第七十三章 不累得慌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啊……吼……”天师张了张嘴,发现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又开始挣扎。

“你安生些吧,我会让人每天给你点儿吃喝。你那杀阵不是要贴身衣物和头发吗?等我拿到这些东西还早着,到时候再把你放下来。”

说完苏真真还真去嘱托了春芝,“春芝姐姐,那妖道我还有用,辛苦您多照看,别让人死了。”

春芝正在忙着分配粮食,见苏真真和恨生一前一后地走来,不由得微微挑眉,“你倒是好运道,神仙般的人物也能为你所用。”

这话当然是对恨生说的,春芝能不知道这些面条都是苏真真弄出来的吗?

恨生的态度还是十分恭谨,“嫂嫂折煞恨生了,我求真真相助,日后必定知恩图报。”

这话同样也是说给春芝听。嫂嫂你助我手中掌兵,日后我也会报答你。

“真真。”春芝低声呢喃,笑了笑,到底没有再说什么。

边州算是安定了下来,恨生不愿意在这儿再耽搁下去,五万军民,其中四万都是临时抓来充数的老百姓,让他们领了粮食回去种地,留下五千人马驻守城池,剩余的自己全都带走。

春芝留在了边州,这里是她和丈夫从小一起长大的地方,更不要说越往南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事儿,索性就待在此地养老。

恨生临走前对春芝行了一个跪拜大礼,春芝没有躲,很是坦然地受了。

“嫂嫂,恨生必定还天下太平,让所有人安居乐业。”

西北军剩余的马匹全都给恨生带走了,这一路快马加鞭,不到三日便来到了边州与西郡交界的山脉。

“真真,我想去西郡看看。”

西北军大营有疆域图,恨生誊抄了一份,此刻他拿着地图指着上面的山脉道,“这条山脉骑兵难越,所以当年蛮子并没有穿过来夹击边州,而是选择了攻击山县。我们缺人缺粮,要尽可能地抢占无主之地。”

西郡被蛮族洗劫后,这二十年来寸草不生,完全就给废掉了。

而蛮族当时的主攻方向是北方,绕到西边的兵力有限,在山县死伤惨重后,补给线拉得太长,就回了北方草原。

苏真真不懂地理,但是多少懂点政治,“西郡西边无险可守,你占了这块地盘也没什么用,而且我们没有办法把百姓调过去生产劳作,没有兵力作为城防,在西边草原活动的游牧民族会时不时过来掠夺。”

恨生仔细思考了一下,“如果我们把西边的草原占领,以山峦作为防线如何?”

西郡之所以这么容易被攻破,全是因为地理环境劣势,一马平川不说还连着蛮族的草原。

蛮族的马吃着最肥美的水草,他们的骑兵在平地上有天然优势。

苏真真一想还真是这样,西郡这块平原就像是一块肥肉,太招人稀罕了。综合整个王朝的战略布局来说,要不放弃西郡,以山县作为边界线,要不把蛮族的草原给占了。

可如果率先攻打草原,先不说兵力问题,就是占领过后怎么守都是一回事,现在的人手实在是太稀缺了。

其实以苏真真的想法来说,不如建设山县加固城墙,反正西郡也荒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会轻易深入,他们不懂得土地耕种,而且还会面临被包围的风险。

苏真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恨生先是眼前一亮,继而可惜道,“西郡的土地十分肥沃,是边州不能比的。”

“再好的土地也得有人种啊,我们现在人手不齐,至少得让湖州大小将领听从你的差遣,把湖州收入囊中,才有多余的百姓迁移过去。”

苏真真只是就事论事,至于决策,还是由恨生说了算。

恨生不是个意气用事的人,知道苏真真的话在理,权衡利弊之下,还是决定先带着人回山县,把山县建设好,至少有足够多的粮食可以养得起一州百姓,再寻着机会去找湖州谈判。

队伍持续向南,目的地直奔山县。

山高路远,许多事情传到京城得费不少时间,更不要说现在局势紧张,能跑的都往南边跑了,谁还敢北上探听消息?

京城皇宫里,姜亦辰百无聊赖地坐在龙椅上。

明明都知道他是个傀儡,为什么还要装模作样地把自己也喊过来商讨国事?他有发言的权利吗?

“恩义侯,边州迟迟没有消息传来,不知道与蛮族的战事如何?你送过去的那位天师当真有办法扭转战局?”

老丞相如今七十多岁的高龄,历经三朝又出身世家,朝堂上基本上是他在发号施令。

宋安邦毕竟是半路读书,哪怕穿着长衫,身上也没有半分文人风骨,说话就更是直白不过。

“回丞相大人,那位天师可是在国师消失后被昌帝任用了一些时日,在京城里也帮不少人处理了事情,是个有真本事的,想来如今战事已定,将领们在做战后扫尾工作,忙着安抚民心,恢复生产,一时耽搁了这才没有送信回来。”

老丞相看向龙椅上的皇帝,“陛下,恩义侯说了,前线战事已平。”

宋安邦很好地隐藏了眼中的情绪,这个老东西倒是很会甩锅,万一前线并没有打胜仗,那可就是自己欺君罔上。

不过应该出不了岔子。

姜亦辰人都麻了,你自己知道不就完了,还要再多余问一句,有必要走这个流程吗?

“嗯,丞相和恩义侯辛苦了。”

“为陛下分忧,是老臣职责所在。”老丞相装模作样地俯身行礼。

姜亦辰赶紧从龙椅上跑下来,把人扶着,“丞相大人不必多礼。”

真是的,一天天要闹哪样?你不嫌累得慌,我还嫌累。

姜亦辰心里吐槽了八百遍。

老丞相直起身子,不着痕迹地拂了拂被人触碰过的地方,活像是有什么脏东西。

姜亦辰就跟没看见,又回到龙椅上坐下。

“恩义侯,陛下挂念边州,自二十年前霍将军战死,边州前线就没传回来好消息过。”老丞相看向宋安邦,皮笑肉不笑道,“不如恩义侯代天子巡边,好好犒劳一番前线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