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鬼媒 > 第一百四十六章 鬼差相邀阴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四十六章 鬼差相邀阴间

黑白无常之中那谢必安的脾气极为暴躁,他直接开门见山说道:“好你个小瑶,你自己近来犯了什么错误都不清楚?”

这样看着瑶老头年纪似乎不小,但是在黑白无常的眼里那就是小孩子一样的年轻,真要论起岁数黑白无常不知道要比瑶老头大多少岁。

听自己的顶头上司无常谢必安的直接喝斥,那瑶老头也是十分惶恐,他咽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说道:“在下确有不知,如有错误请上官明示”。

白无常范无救说道:“小瑶,咱们都是自己人我也不拿你消遣,我和你挑明了说,和你一起吃饭的那个小伙子是个什么背景,你自己说下吧”

听这个范无救一说,那瑶老头自然心知肚明,他也知道这个汪洋身体内有那个千年魔头白起附身,只要自己除蛟的事情他们还不知晓那就好办,于是他坦然的说道:“上官您有所不知,这个小伙子叫汪洋,是道骨转世之身也颇有心计,而那个早已附身于他的白起魂魄,更是非同一般鬼魂,我早就有打算等合适的时候将那白起消灭,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所以还是一直在等待”。

那个黑无常谢必安说道:“此事牵扯道家转世轮回之身的那个少年,这个事情本来我俩不想过多的介入,但是消灭千年魔头白起,维护阴阳两界平衡是我等责任所在,所以也马虎不得,务必铲除”。

听得黑白无常的见解,那瑶老头虽然很同情汪洋却也无法再多言,只得说道:“在下听从两位上官的调遣”。

等黑白无常将整个计划说了一遍后,对瑶老头说道:“那你就按照我们给你的计划行事就好,也勿多言”。

瑶老头自从被黑白无常安排好任务后,天天愁眉苦脸,说句心里话他的本意很感谢汪洋,因为在铲除宁阳江里恶蛟的过程当中,他对汪洋有好感,但是黑白无常作为他的直接上司,下达任务他也不敢抗命不遵。

这个阿全曾是八大金牌鬼差之一,但是后来因为犯错被贬到阳间受罪,除了牛头马面黑白无常这些极少数人知道这个机密外,像一般鬼差瑶老头这些人根本无从知晓。

瑶老头跟随着汪洋、阿全到了他们所租房,他只觉得阿全这个清瘦少年有些与众不同,并且有些道法技能,但不知道他曾经就是八大金牌鬼差、自己的直接领导之一。

瑶老头赶到时看见阿全江边施法,能把被淹死的江里鬼怪召唤出来,就觉得这个双目失明的清瘦少年与众不同,很有本事。

到了汪洋所租住房子后,那瑶老头也不客气,直接说道:“你们妄自施法,将那本来淹死在江里的鬼魂搞出来,你让我收是不收?收的话普天之下鬼魂太多了,见了不收又是我失职”。

阿全感到有些诧异,他根本不认识这位现任鬼差瑶老头,不知道他所言代表什么,那汪洋见状连忙把瑶老头介绍给他,并且对阿全说道:“你虽然会鬼魂召唤,但瑶老爷子才是鬼魂的真正管理者”。

瑶老头说道:“那个姓钱的老汉你们没有必要去和他斗法,因为他本身就不会法术,然而你却当了真,竟然把江里的鬼魂都召集出来,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阿全面对身边的这位阴差虽然没惊慌,但心里也是充满歉意,他说道:“这事瑶老爷子您说的有道理,我当时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行事有些唐突,现在想来的确不对!”,又好奇问道:“您既然是鬼差大人肯定常去阴间,我想请教下阴间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瑶老头淡淡一笑说道:“那好我就告诉你们,让你真正了解什么是阴间”。

其实人去世后,先由阴间鬼差带至鬼门关,谚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人还。”

鬼门关前有专门审查的恶鬼,阎罗王专门挑选了一批恶鬼来此镇山把关,他们对劣迹斑斑、恶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盘查得格外苛刻严格,不使一个蒙混过关。生前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鬼差拘魂是否持有路引,这是人死后报到的依据。

过了鬼门关,接下来就是一条长长的黄泉路,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因此,黄泉路可以是对这些关和路程的总称,也可以单指这条名叫黄泉的路。

黄泉路上有火红的彼岸花,远看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人的阳寿已尽,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过鬼门关,过了这一关人的魂魄就变成了鬼,另外,黄泉路上还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是那些阳寿未尽而非正常死亡的,他们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阴间,只能在黄泉路上游荡,等待阳寿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候阎罗王的发落。

奈何桥边有块青石叫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最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它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望乡台又称“思乡岭”,在这里可登台眺望阳世家中情况,于是这里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

人死后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差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这望乡台是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

下了望乡台途径忘川河沿岸,忘川河又名“三途河”,横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

有人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不喝孟婆汤,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或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他,他看不得你;千年之中,你看得他一遍又一遍的走过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虽盼他不喝孟婆汤,却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的千年煎熬之苦;千年之后,若你心念不减,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寻找前生最爱的人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孟婆一般在奈何桥头发放孟婆汤,而不是桥上给人发汤的。每个人都要走过奈何桥,孟婆都要问是否喝碗孟婆汤,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不喝孟婆汤,就过不得奈何桥,过不得奈何桥,就不得投生转世。

一生爱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今生牵挂之人,痛恨之人,来生都形同陌路,相见不识。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只碗,碗里的孟婆汤,其实就是活着的人一生所流的泪,因为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会落泪:或喜,或悲,或痛,或恨,或愁,或爱......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煎熬成汤,在他们离开人间,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让他们喝下去,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干干净净,重新进入六道,或为仙,或为人,或为畜。

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因为这一生,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孟婆会告诉他:你为她一生所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来的人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他今生挚爱的人,喝下汤,眼里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

喝过孟婆汤,能忘掉尘世间的苦与愁,哀与乐,能把前世今生的宿怨便会忘得干干净净,来世重新为人。牵挂之人,痛恨之人,来生都将形同陌路,这种让人相见不识的汤就叫做孟婆汤。

关于奈何桥,它共分三层,上层红,中层玄黄,最下层乃黑色,愈下层愈窄愈加凶险无比,生时行善事的走上层,善恶兼半的人走中层,行恶的人就走下层。

河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那些溺水而死的鬼魂,总是在桥梁上下或左右桥头,为自己寻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够托生而转世。走下层的人如不留意就会被鬼魂拦住,拖入污浊的波涛之中,为铜蛇铁狗咬噬,受尽折磨不得解脱。

过完奈何桥便可通往六个去处,即是进入六道轮回:天人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其中天人、阿修罗、人道属于上三道,而畜生、恶鬼、地狱则属于下三道。至于去哪个道,是根据亡灵生前所做善恶的业绩来分门别类,善业多的往往会被分配到上三道,恶业多的往往被分配到下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