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驸马们集体抽疯后,她被迫出手了 > 第41章 她要谁不好要温家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章 她要谁不好要温家的人!

“温邢?!!”

武帝一听这名字,当场变了脸色。

撄宁问:“父皇知道?”

武帝平复了一下自己的震惊,再次求证道:“你确定那个守关的阴将是……温邢?”

撄宁颔首。

“此人有何问题?”

武帝一时心乱,也没敢多说,“这事你让朕再想想,回头同你说。”

他这么说了,撄宁也不好多问,反正……对她来说不重要。

撄宁心无牵挂地出了宫。

只留皇上一个人在御书房里琢磨她带来的这个惊天消息。

“怎么会是温邢呢?”

武帝有些犯难,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思考解决办法,一旁姚德安也不敢打搅。

下人送来温汤,他也只敢站在门口边上往里间小心瞧几眼。

见武帝一个人深思熟虑。

他回身指挥小太监把东西放在外面的堂桌上。

等皇上想好了,他再进去。

小太监刚悄声出去,姚德安就听见书房里面突然响起皇上一声懊恼!

“坏了!朕的婚书!!”

“皇上?”

武帝一巴掌拍在桌面,对着姚德安一顿输出:“完了!完了!完了!”

姚德安:“……”

武帝问他意见,“你说朕送给撄宁的东西,朕还能要回来吗?”

这话姚德安都不知道该怎么接。

但他伺候武帝这些年,深知他此刻未必是真想要,或许是有点后悔。

“皇上,奴记着,公主殿下她很少向您要什么东西。”

武帝一听这话,气势就下去了大半。

“是啊,是啊。”

姚德安安静听差。

武帝知道他说的对,提醒的也合适,“昭阳她是不怎么同朕要过什么东西,都是朕喜欢赏赐她的。”

“是皇上心疼公主劳苦。”

“是啊,朕看她帮朕多年,无欲无求的,总觉得亏待了她,可她那需要解决的问题,朕实在也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只能换些办法,多试试。”

大概是心里有点不安,武帝一直在捋思路。

姚德安聪明地没有点明,始终听着。

武帝絮絮叨叨说了一点登基前同撄宁一起打天下事的回忆,也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对了,沉默了一会,还是觉得自己除了从撄宁手里要回那张御赐的【婚书】之外,还是要面对躲不开的“现实”。

而现实就是——

【温邢】这个名字,好像、似乎是……

来自安国公府,温家。

大盛朝,有两家公府门第,最为显赫。

一家毫无意外,是如今京中最有权势的卫国公府楼家。

国公爷不但有从龙之功,楼家当年还是最先揭竿而起跟随武帝乱世起事的世族,不但出人出钱,还出了一位皇后,声势不浅。

另一家,便是安国公府温家。

世代从军,保国安民,家中弟子幼年勤学苦练,文武兼备,堪称德孝典范。

可惜,与卫国公府相比,温家如今人丁单薄。

只有老国公夫妇和一名十岁的幼子,顶门立户。

门厅寥落,后继无人。

天下太平了,人心易变,自往那繁华热闹之地汇聚。

温家自当年那一场护国恶战折损掉几乎全族之气,索性也不爱搭理这些世俗之事,成日里闭门谢客,偏安一隅用心育子。

温家盛名之时,武帝还是偏僻之地一个无权无势无根基的藩王。

守着那点薄田,整日战战兢兢地过活。

与温家无甚交情,反倒是后来得知边关粮草告急,他也是偶然间提供了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就被温家人记在了心里。

后来自己不计辛苦一定要去攀那凌绝峰请“神仙”下凡相助。

温家也出人出力帮了他不少忙。

这才有了后面的大盛江山。

于情于理,武帝都觉得自己应该善待温家。

即便是温家如今在旁支族里还有几个年龄合适的人,他都没把给昭阳选夫的主意,打到他们温家去。

猎场公选,温家是完全不必下场的。

这可是开了莫大的皇恩。

武帝深深叹气,“你说这昭阳,京城里那么多小子,她出去一趟,怎么偏偏又把温家的人带回来了!唉——”

姚德安想了想,道:“皇上,兴许是公主与温家有缘。”

“你也这般觉得?”

“皇上不是常说,昭阳公主殿下她平日看着随性所致,但是也不是寻常人等都乐意沾染,想必,那位温家的将军也不是寻常之人。”

“此话是没错。”武帝感慨了一下,低头端茶喝了一口,说道:“他们温家满门忠烈死的就剩一根独苗了,那孩子多大?如今不过十岁左右,老国公连军中都不舍得放,只想他平安长大,已别无他求,日子过的平静,朕这个时候同他说,昭阳看上他家那在前朝守关早死的儿子,你猜他如何看朕?”

一想到那场面,武帝忽然开始头疼。

撄宁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偏偏他在知晓内情之前,已经提前答应了她!

难得她跟自己提要求,他不可能拒绝她嘛——

武帝“忧愁”地望向窗外,沉默中。

姚德安伺立在侧。

不知过了多久,武帝长叹一声,转过头来道:“去挑点好东西,备车,朕已经好久没有去探望老国公了,明日去温府。”

“是,皇上。”

金黄色的龙袍在书房里慢慢踱步,武帝轻轻甩打着掌心里的手串,不时抬起头看向墙面上的一幅挂画。

“九九归一,算上死了的,也才八个。”

那一个凑数的,他得给她安排个什么样的呢?

*

年迈的安国公傍晚盯着小孙子练完温家十八路枪法,刚回房歇下,就得了宫里传来的信儿。

窗户亮起灯,不大会夫妇二人起身。

温老国公展信阅完,满脸诧异之色,一旁的夫人举灯过来坐下。

“老爷,宫里来的什么信?我看你脸上这般不好。”

温老国公放下信,抬起头,“皇上明日要来府上?”

温老夫人闻言愣了下:“皇上要来?”

“嗯。”

老国公一时之间也没弄懂宫里出了什么事,能让万岁亲自驾临。

将信收好正要收起,温老国公忽然想起一事,急忙抬头问道:“家中那几个孩子,没有不知深浅去猎场那边参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