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言这次做的小木偶并不是人,而是一只白色的虫子。
她依据之前对挖宝队和盗墓队发起进攻的、拳头般大小的虫子为标本所做。
这里是中间地带,仍然有余光,要躲避那些修士的注意,须得伪装一下,到全黑地带便不用了。
所以在白色的环境里,做一个白色的虫子显然更容易伪装。
对虫子木偶,她也做了改良——
给虫子插了翅膀,但她是第一次做这种会飞行的木偶,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木偶带着她的意志穿过人群,悄悄走向天之南。
越往南走,温度越寒冷,天也越黑。
木偶的运转全靠吴言的灵力支撑,视线全黑时,吴言传给木偶自己的火元素照明。
随着吴言实力境界的提升,木偶的抗风险能力也增强了数倍。
此刻,这只伪装成虫子的木偶不断往前爬行,从晚上爬到白天。
将近一天的时候,木偶终于走到了天之南终点地带。
天之南寒至极点,具有金、水两种属性:金属性呈白色,水属性呈黑色,冰与水互相转化。
而吴言自身是水、火两种属性占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她的水属性可以抵消冰水的水属性。
这样做起来,简直是事半功倍,她只需要抵消金属性即可。
金属性为白色,象征着种子——
就像秋天,不仅代表着收获,也代表着种子的形成,种子进入寒冬时期吸取养分,同时黑夜来临。
黑夜既是休息,也是伪装。
在漫长的寒冬过去后,便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一直到夏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生长周期。
在正常认知下,人无法在极寒环境中生活,但世间万物的生命体数不胜数,数以万计。
天之南,便有许多生命体活动,这里的环境也正好对应着五行环境。
她制作木偶的其中一道工序,所需材料就是金、水这两种属性的物质。
数万年的寒冰既可以维持冰的形态,也能化成数万年的水,同时具备两种属性。
对于吴言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
本来吴言心里只想着如何进入我行山,可来了这么久,她在等待机会的时候,发现这里还有这么多可利用的优势,便不急着进入我行山了。
吴言找准木偶载体可以承受的地带,便开始动手挖取这里的数万年寒冰。
木偶拿出工具,挖一小块便传到空间里。
……
循环往复。
而吴言也在空间里提前准备好、可以让万年寒冰不融化的环境。
可就在万年寒冰进入她空间里后,她发现自己的准备完全是多余的——
这万年寒冰不仅没有融化,反而使空间的整体温度降低了十度。
花朵都在一旁瑟瑟发抖。
吴言发现这件事,立刻用法宝将万年寒冰的寒气锁在第二功能区,不让它再往其他三个区域蔓延。
尽管如此,空间里的温度还是受到了寒冰的影响。
她才挖了一块大石头大小的体量,根本没挖多少。
吴言纠结了一下,还是让木偶继续挖——
这机会若是错过了,可就不好找了。
在她的计划中,哪怕没有找到我行山,至少也不是空手而归。
——
木偶虫这边哼哧哼哧行动着,另一边,其他人也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计划。
第一伙修士队和第三伙盗墓队已经往这个方向进发。
修士队做的准备很充足,盗墓队则完全是凭借着一股顽强的意志力走到这里。
他们利用吴言的火法宝照明行走,可因为灵气实在有限,无法支撑火法宝一直发光。
还是盗墓队队发现前面的修士也在用火法宝,他们便干脆借光,顺着修士们的光一路前行。
离天之南越近,周遭环境越黑,修士队的亮光就显得格外显眼。
此刻,修士队伍正全力对抗恶劣环境,根本没有多余精力理会其他人,哪怕知道盗墓队在蹭他们的光,也有心无力。
之前还没到天之南,就有那么多虫兽来袭,更何况这里?
他们想着,接下来遭遇的危险肯定会更多,一不小心,就有受伤的可能。
这种时刻,大家都全心全力应对眼前的状况。
到达地方之后,大家趁着火法宝的光亮望去,是一望无际的冰山。
修士队的领头很快有了主意,决定兵分四路去探查。
他们和挖宝队、盗墓队可不一样——
挖宝队和盗墓队找的是金银财宝,那都是凡尘俗世的东西,他们要找的是我行山。
这些修士是临时组合的队伍,大家来自不同地区,修为境界有高有低,甚至修为高的能够达到第二阶段化气期。
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听说了我行山,想要拜入我行山门下。
这可是第一仙山。
……
在天之南观察了差不多两天时间,各修士们将自己观察的情况汇总在一起,大家开始讨论。
他们发现,这里虽然天黑,但跟之前的地方不一样——
这里没有想象中的虫兽威胁,好像没有任何生命体存在,只有漫无边际的寒冷和黑暗。
也是他们不凑巧,赶在这个时候来,若是能赶在黑暗过去之后的白昼来,就好了。
那将会是一望无际的光明。
不过大家也没有掉以轻心,发现这里没有其他虫兽,大家猜测,也许有更大的凶兽在背后等着他们。
不多时,忽然有一个修士说道:“我去的那个地方有点奇怪……”
领头的修士问道:“怎么奇怪?”
那修士回答:“我发现那座山下面,刻有一些奇怪的图画。”
那修士去的是一条直路,也是最快回来的。
大家听他这么说,又问了他一些细节。
他道:“就是一些很奇怪的图案,我说不上来。”
领头的修士道:“大家一起去看看。”
那名修士带头,其他人便跟着一起前往。
盗墓队的几个人见他们这样,也偷偷跟在了身后。
毕竟光亮在修士们那里,而且他们也考虑到之前的虫子攻击,不敢独自待在黑暗中。
——
这时,吴言见外面有了进展,便施法让木偶虫重复动作,开始观察外面的情况。
花朵几乎要趴在空间与外界的接口处,它看不清那些图案——
看清之后,发现那些奇怪的图案从来没有见过。
听云也是一愣,但并非是这些图案他没见过,而是他认识这些图案,却不理解这些图案的意义何在。
吴言拿了纸和笔,将那些图案画下来。
这图案也很有意思,是五种:第一种是龙,第二种是牛,第三种是蛇,第四种是蜥蜴,第五种是麒麟。
这些都是半人半兽。
吴言对图案的猜测,加上自己脑中已知的知识,她大概知道半人半龙指的是“伏羲”,那半人半蛇对应的就是“女娲”。
至于牛,在她的认知中,并没有能对应的人物,所以暂且画了一个问号。
吴言看着画面,当那些修士用手抚摸图案时,便凭空出现了一行字。
这行字根据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展现的形式也不一样,但目的是为了让答题人能更方便理解。
这个发现,还是吴言在跟听云和花朵讨论之后得出的结果——
在吴言眼里,那行字是她最熟悉的行草字体;
在听云眼里,是规整的宋体;
在花朵眼里,则变成了非常简洁的一句话,还是简体字。
花朵念出来便是:“如果世界即将灭亡,你会怎么选择?”
吴言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常规操作下,这类问题加上这五种图案,好像给了人五种选择。
但这个问题明显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不局限于图案,也不局限答案。
如果有局限,出题人就会直接给出选项,但他没有,那就说明没有局限。
可给了五个图案,具有诱导意味。
这时,听云忽然说道:“姐姐,这个牛对应的是黄帝。”
吴言问:“你认真的?”
听云认真点头:“我刚才突然间感应出来的。”
吴言点头,她大概知道这对应的是哪个时期了。
这不就是上古时期吗?
这个出题人很有意思啊。
花朵不明所以,问道:“大姐,为什么这么说呀?”
吴言说:“继续看。”
——
那个发现图案的修士在脑海中接收到那句话之后,便立刻选择了龙。
因为他是龙的后人,所以他相信龙会救他。
有一些女修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女娲。
还有一些修士觉得麒麟比较祥瑞,所以选了麒麟。
选牛的,则是因为他们认为牛象征着勇猛坚韧。
选蜥蜴的,倒没什么原因,只是想选。
这些修士根据各自内心的认知和倾向,做出的选择各不相同。
可当他们选了之后,立刻出现一句话:渴望救世主的人,不值得被拯救。
“……”
紧接着,那些做出选择的人便立刻消失在了原地。
其他修士见他们消失,连忙想把他们叫回来,可发现徒劳无果之后,便放弃了。
有一些修士甚至有些沾沾自喜,这样一来,自己的竞争对手少了一半。
有了教训,他们再次答题时,便小心再小心。
根据前人的经验,他们发现这五个答案都不能选。
虽然他们内心是想选的,但没办法。
不吸取前人经验,就会被弹出去。
……
那些被弹出去的修士一睁眼,发现自己身处荒野地带,抬头一望,天之南距离他们还有好远一段距离。
——
小葫芦空间内。
看到这里,花朵直皱眉,它想了好久,也不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它看向吴言,问道:“大姐,这个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吴言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问题,是检验大家进入我行山的决心。
你看那些人被弹到荒野之外,那不就是我之前落下的地方吗?
说明我行山并没有伤害他们,而他们如果决心坚定,还会再回来答题,但他们现在没有动。”
花朵愁思苦想,还是想不出来。
吴言看向听云,问道:“你的答案是什么?”
听云说:“那句渴望被拯救的人,不值得被拯救,顺着这句话,对应《易经》里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核心就是‘自强’。”
吴言看向花朵,说:“这就是答案。修仙本就是逆天而为,自己不做,难道要别人替你飞升吗?”
——
修士们讨论许久,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又发现了问题提示的漏洞,有一人沉思一番,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其他修士没再敢乱动,盯着那个人。
那个人给出的答案是:“我与世界共存亡。”
当他写出这句话之后,立刻显示“试炼通过”。
其他人见那名修士通过之后,立刻照着他的答案写上去。
可没想到直接被提示“试炼不许作弊”。
然后消失在了原地。
第三个本来想写同样答案的人,手发着抖,没落笔。
她想了许久,写下“再找一个适宜生存的世界”,这个答案居然通过了。
其他修士觉得很惊奇。
不过有了这两个人的经验,后面的人在作答的时候,便显得熟能生巧了。
大家总结,这个题说起来也没什么难度,主要是肯试错的人提供的帮助比较大,使得后人掌握了诀窍。
这个诀窍就是,自己不能处于被动状态,而是要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
但凡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人,都通过了。
——
花朵看到最后,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惊叹道:“大姐,这说明那五个答案是个障眼法,解题的思路是让人不要依靠别人!”
吴言说:“不错,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她大概知道这一关主要考验的是什么了。
——
当所有人答题通过之后,紧接着便到了第二关。
一到第二关,整体环境由之前的极黑,变成了极白。
但第二关并不是让他们直接答题。
修士们面前的冰山瞬间消失,化作了一座无比巨大的高山,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修士们面面相觑,说道:“不会是让我们爬这座高山吧?”
一个修士问道:“可以用法力吗?”
另一个修士回答:“好像没说不可以。”
于是,修士们决定用法力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