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家一行人有些拘谨的坐在吉普车中,其中以郑父和郑东为甚。

要说谁最活跃,当属小年年这个皮小子。

吉普车恰好驶上了一段坑洼路,虽说小李尽量避开了路上的坑,但还是颠了好几下,小家伙高兴的直拍手。

小李有些脸红,虽说他在部队时学过开车,但真正开的机会并不多。

吴老太太在后座被颠了一下,见小伙子耳朵都红了笑着道:“没事没事,我看你这个小伙子开车稳当的很,想当年我跟孩子他爹去乡下送货,推着独轮车走这种路,走一步颠三步,回来浑身都快散架了。”

“哈哈…”

车厢里响起欢笑声,倒是小李听着心疼,他不由想起了他娘,“大娘您那时候肯定遭了不少罪。”

“遭罪也值啊!”

吴老太太叹了口气,“那时候就盼着日子能好起来,现在好了,国家越来越好,咱们以后的日子也只会越来越好。”

小李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聊了一阵,郑父也没了一开始的拘谨,看着板正的小伙子心里头一阵火热。

“小李同志,你这年纪,怎么就来部队了?”

说起这个,小李的声音里带着点自豪,“我家在农村,两年前征兵我就报名了,我爹说,好男儿就得去部队锻炼锻炼,为国家出点力。”

“这话在理!”

郑父是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心里非常清楚这些部队经历了多么惨烈的牺牲才走到了今天。

说话间,车子拐进了一条新修的土路,路边栽着刚发芽的柳树。

小李顺着记忆里的路线图,找到了路牌,“马上就到了,乔同志家就在前面的家属院,红砖墙带小院的就是。”

没过几分钟,吉普车就停在了一栋红砖墙房子前。

小李先下车打开后座车门,扶着吴老太太和郑父下来,又帮着吴刚和郑东提行李。

吴老太太看着眼前的房子,忍不住赞叹,“这房子真不错,采光好,院子里还能种点蔬菜。”

还不等他们进去,一旁小院走出来个中年妇人,正是邻居张婶。

张婶看见他们就笑,“可算等着你们了,朔同志早早就说今天你们要来,我提前烧了热水,你们快进去歇歇。”

“多谢你,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没事就来串门。”

“肯定得去打扰你们,哈哈…快进去吧,需要帮忙的话,尽快来支应一声。”

一行人提着行李又谢过后进了院子,吴老太太见小李放下行李就要走,忙拉住他的手,“歇会儿再走,看你满头大汗的。”

“不了大娘,”小李擦了擦额头的汗,“我还得赶回研究所,下次得空我再来看您。”

吴老太太笑着点头没有强留,她知道这些孩子都是干大事的人,“那你路上慢点,注意安全。”

等小李走了后,几个人才开始里里外外的看着这个小院。

小院的面积不太大,但也够整治出一个小菜园,院子东侧还有一个低矮的柴火棚,但里面除了两辆自行车什么都没有。

正对着院门的是五间砖瓦房,吴老太太每走进一步都要惊叹一句。

里面的东西准备的很齐全,不仅每个房间都放置了个木衣柜,中间的客堂还有一台电视机和缝纫机。

其中最小的那间房还有张婴儿床,虽说小年年现在还不能自己独立睡,但也能看出来准备的人是花了心思的。

郑父里里外外转了好几圈,越看越满意。

他这个闺女也算是掉进了福窝,他看着这个环境可比县城好多了,尤其是一路上看着首都人的衣着举止,都和他们不一样。

如今他算是彻底放下了心,或许来到bJ真会是闺女一家的机缘。

吴老太太带着儿媳妇正在擦桌子,听见院门口传来响声,抬头就看见张婶提着个饭盒走了进来。

张婶迈着快步往屋里走,“昨儿听朔同志说你们今儿搬过来,我一大早就在家烙了糖饼,又煮了几个咸鸭蛋,你们刚到准顾上开火,赶紧吃些垫垫肚子。”

吴老太太赶紧放下抹布迎上去,“你看你,刚搬来就给你添麻烦,又是烧水又是烙饼的,快坐快坐,凳子刚擦完,不脏。”

她回头对郑清道:“快去,给你婶子倒杯热水。”

“别忙活。”

张婶按住郑清的胳膊,把饭盒往八仙桌上一放。

“你们先忙着,我先回去了。”

吴老太太几人忙对着张婶道谢。

“客气啥?远亲不如近邻,以后你们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

张婶说着朝外走,“我家灶上还炖着粥呢,就不跟你们多聊了,等晚上你们收拾完,要是没开火,就去我家吃,我多做点饭。”

张婶摆了摆手,走到院门口又回头叮嘱,“饼凉了就放锅里热热,别吃凉的,对胃不好。

还有,院里的水管子要是拧不动,就喊小伙子去敲我家门,我家那口子会修。”

“知道了,谢谢你啊。”

吴老太太和郑清将人送到院门口,看着张婶的身影进了院子,才转身回屋。

郑清忍不住对着婆婆感叹,“娘,这儿的邻居可真好,真热心。”

吴老太太点了点头,可不是?她之前还担心这担心那的,真到了这儿她倒是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乔安在研究所忙忙碌碌一直到深夜,原本朔城建议她到旁边的宿舍休息一晚,可乔安放不下家人,还是决定回去看看。

不仅朔城放心不下,研究所的几位领导更是担心,最后护送乔安的任务就落到了朔城身上。

赶了几天的火车再加上做了这么久的实验,乔安的确有些累,刚上车不久就睡了过去。

朔城尽量把车开的平稳一些,看着一旁眼下有些发青的姑娘,没来由的有些心疼。

他不由想起今天下午乔安和他说的话。

“未来的战争,绝不是只靠兵力和武器数量,谁先掌握了信息优势,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武器要造,计算机也要发展,我眼下的任务就是比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先筑成一道‘信息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