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云景身姿笔挺如松,微微颔首,目光仔细审视着沙盘上的每一处细节,仿佛要找出这铜墙铁壁的破绽。

“桃桃所言极是。天险难越,必须智取。绝不能让将士们的鲜血白白洒在这关墙之下。”他顿了顿,看向沈桃桃,语气带着期待,“桃桃,你之前派出的‘暗影卫’,比大军先行数日,在关内可有消息传回?”

沈桃桃眼中闪过得意,点了点头:“有。根据内线最新传出的密报,这胡彪虽对三皇子死心塌地,但性情多疑,刚愎自用。而且,他与副将王贲素有嫌隙,矛盾不浅。”

“哦?”谢云景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详细说说,嫌隙何在?”

“胡彪是三皇子空降而来的心腹,并非潼关本土将领。而王贲是潼关本地人,在军中经营多年,颇有威望,对本地守军的影响力很大。”沈桃桃分析的条理分明,让帐内诸将都凝神静听,“胡彪仗着三皇子宠信,对王贲这些本地将领多有排挤打压,克扣其部下粮饷,抢功诿过之事时有发生。王贲心中早已积怨甚深,只是碍于胡彪的权势和三皇子的名头,敢怒不敢言,双方关系势同水火。”

她稍作停顿,指尖在沙盘上潼关的位置画了一个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攻心为上。让内线在关内守军之中,悄悄散布消息,就说……京城已派钦差秘密前来,因不满胡彪拥兵自重,作战不力,要夺了他的兵权,治他个守关不力之罪,甚至可能拿他当替罪羊,以平息我军南下之怒。而最有可能接任潼关守将的,便是副将王贲。”

谢云景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抚掌低喝:“妙!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此计直击要害。胡彪本就多疑,闻此消息,必然惊怒交加,对王贲更加猜忌防范,甚至可能采取过激手段。而王贲若得知此讯,即便不全信,心中也必生波澜,至少不会再全力助胡彪守关,甚至会为自己留条后路。守军将帅失和,内部生乱,军心不稳,便是我们最大的可乘之机。”

“正是此理。”沈桃桃点头,补充道,“同时,我们可让内线设法秘密接触王贲,不必明言劝降,只需暗示,若他能在关键时刻行个方便,或保持中立,将军入关后,必不忘其功,不仅保他及其部下,家眷周全,甚至可论功行赏,另有重用。此乃釜底抽薪之策。”

徐相和宋清远听着也频频点头,觉得此计可行。

沈桃桃麾下那些精于潜伏和煽动的暗影卫迅速行动起来,如同水滴渗入沙土,无声无息。

不过两三日功夫,关于“钦差夺权,胡彪将倒,王贲上位”的流言,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潼关守军内部各个角落悄悄传开,版本越来越详细,说得有鼻子有眼,愈演愈烈。

果然,正如所料,胡彪闻讯后暴跳如雷,在守备府内摔碎了心爱的玉镇纸。

他本就心虚多疑,立刻认定这是有人要害他,接连召见手下将领,声色俱厉地盘问,甚至以动摇军心为名,斩杀了几名他认为是散布谣言的低级军官。

然而,这种高压手段非但没有遏制流言,反而更加剧了关内的恐慌和猜忌。

他看副将王贲的眼神也越发不善,充满敌意,不久后便以加强要隘防守为名,调走了王贲麾下的一部分亲信部队,换上了自己的嫡系,并加强了对王贲所部的监视。

关内气氛顿时紧张到了极点,昔日同袍之间也充满了不信任感,士气一落千丈。

就在守军内部人心惶惶,精力内耗之际,谢云景选了一个乌云遮星的夜晚,开始了雷霆行动。

他亲自从各营中精心挑选了三百名最擅长攀爬的精锐死士,由张寻亲自带领。

这些人换上紧身的黑色夜行衣,脸上涂抹着锅底灰,背负着坚韧的绳索和锋利的短刃匕首,如同暗夜中出击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潜行至潼关西侧一段岩石嶙峋的悬崖之下。

与此同时,沈桃桃坐镇中军大营,运筹帷幄。

她命令部分军队在关前多点起熊熊篝火,派士兵来回巡逻,并让鼓手奋力擂动战鼓,制造出大军即将趁夜发动强攻的态势,成功的将关上守军的主力注意力牢牢吸引在了正面。

悬崖之下,寒风刺骨。张寻身先士卒,口衔利刃,深吸一口气,将带着铁爪的绳索奋力向上抛去,“咔”的一声轻响,铁爪牢牢扣住了岩缝。

他如同灵猿般,凭借惊人的臂力和技巧,率先向上攀爬。

身后三百死士,两人一组,互相照应,依次跟上,在冰冷湿滑的岩壁上艰难地挪移着。

夜风在耳边呼啸,碎石不时滚落,每一步都险象环生,稍有不慎便是坠入深渊,粉身碎骨。

但北境军严格的训练在此刻显现得淋漓尽致,无人发出声响,无人退缩放弃。

就在张寻等人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即将攀上崖顶之际,关内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火光在关内几个方向同时亮起。

原来是沈桃桃提前安排好的内应,趁机在关内制造混乱,攻击胡彪的嫡系部队,并试图打开通往关外的侧门。

“兄弟们!随我杀!”张寻听到关内乱起,知道里应外合的时机已到,他大吼一声,率先跃上关墙,手中钢刀在火光下划出一道冰冷的寒光,如同闪电般劈翻了几个还没来得及反应的守军。

三百死士如下山猛虎,纷纷跃上城墙,迅速控制了一段城墙垛口,并迅速将随身携带的多条粗重绳索向下扔去。

“信号已发,全军进攻!”关外一直密切观察的谢云景,看到城头火起和垂下的绳索,眼中寒光迸射,立刻拔出佩剑,向前一挥,声如洪钟地下令主力发起总攻。

霎时间,里应外合。

攀上城墙的死士向内冲杀,打开城门,城外主力如同潮水般涌向洞开的城门。

潼关守军本就军心涣散,将帅失和,此刻遭到内外夹击,顿时彻底大乱,指挥失灵,各自为战,甚至互相践踏。

胡彪还想组织嫡系负隅顽抗,却被一股乱军冲散,混战中被不知从哪里射来的冷箭取了性命。

王贲见大势已去,又得了沈桃桃通过内线传来的明确保证,遂下令剩余部队放弃抵抗,放下武器。

激战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潼关内的喊杀声渐渐平息。

北境军的旗帜,取代了城头上原本的三皇子旗号,在晨曦中迎风飘扬。

此战,北境军以极小的代价,成功夺取了这座号称固若金汤的天下雄关。

谢云景与沈桃桃并骑缓缓入关,踏过尚有硝烟弥漫的关隘。

看着关墙上迎风猎猎的“谢”字帅旗,以及将士们充满兴奋与自豪的脸庞,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首战告捷,兵不血刃巧取天险,不仅是军事上的巨大胜利,更是心理上的强心剂。

沈桃桃的奇谋与谢云景的果敢决断相得益彰,大军士气愈发高昂,对南下清君侧的前途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