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吃过早饭,苏父就拿着苏乔的户口本去了桑家。
上班的路上,苏乔就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年代真是与众不同啊,她老爸拿着她的户口本,就能把买来的房子落户在她头上。
苏乔不知道,是苏父找了熟人,这种情况下别人可落不了。尤其是桑家的房子,早就让人给盯上了,还不是一个人。就是等那几个人得了信,见来过户的是苏大刀,就都歇了心思。
没办法,谁让苏老爷子脾气直,火力猛呢,他们也不敢和老爷子硬碰硬,老爷子救过的人可都活着呢,那些人聚在一起,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们。
还有苏老爷子救过最大的官,据说如今可是坐镇一方,跺跺脚,地都跟着抖三抖。
就这样的实力,他们可不敢伸头。
老爷子带着崭新的房本回家的时候,苏乔正偷偷的和大师哥说晓峰要订婚的事。“我也没想到,我们好心帮了那女孩一把,就给自己帮出来一个儿媳妇。”
“这也是缘分。”
“我就是寻思着晓峰还小呢。”
“不小了,你像晓峰这么大的时候都和方老二成亲了。”
“哈~”苏乔把这事给忘了。
“放心吧!下周日我早早的就和你嫂子过去。”
“诶,我一会儿再过去告诉二师哥。”
“嗯。”
他们师兄妹以为自己说话的声音很小,也没注意他们的周围很安静,老齐他们都伸长了耳朵听着。
王大力更是急不可耐的嘟囔起来,“小乔姐,你不够意思啊,儿子吃订婚饭都不想告诉我们。”
“是啊!”田姐头一次感觉王大力做的对。
“呵呵,我这不是正想说呢么,是吧,大师哥!”
“嗯,小乔正想和大家说呢。”
“是啊!这个星期日,我儿子吃订婚饭,大家都别忘了早点去我们家哈。”苏乔想到他们只是预计的三桌铁定是不够了,想到他们大食堂的人手,再加一桌都不够。
四桌,还是五桌?自家那个小院不知道能不能同时开饭。唉,她回去得和老爸再商量商量。
晚上回家,接过来老爸给她的房本,苏乔高兴,她终于是有房一族了。等她开心够了,才和老爸说了第一大食堂的人都想来参加晓峰的订婚宴。
“爸,第一大食堂的人都想来,您说可怎么办呀!”
“还能怎么办!愿意来就来呗!”
“可是…家里也不能同时开四桌呀!还有,我估计现在四桌都不够了。”
苏父想到大食堂的人,要是有一个带家属的,就得另起一桌。“这样看来,家里的确坐不下。”
“要是在桑家的院子就好了,别说四桌,就是十桌都坐得下。”
“就算咱们房钱给了,房子也过户了。可咱们现在也不能去桑家的院子坐席呀!”
“是啊!不管怎么说那房子现在是桑家人在住着,咱们就不能去桑家做席面。”
“免得人家说晓峰倒插门。”
“爸,怎么办?”苏乔觉得这道题太难了,就让自家老爸来想答案。
苏父想了又想,忽然就有了主意。“要不我去和老翟说一声,星期天咱们就借用大食堂的地方给晓峰办订婚宴。”
“我看行,那地方大,咱们还省去了借桌椅和锅碗瓢盆的烦恼。”
“那咱们就这么办。”
“爸,那您不用去了,明天我自己和翟主任说。”
“那也行。”
次日,苏乔就和翟主任说了这件事,还说了租用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大半天,要用多少钱。
翟主任也知道他们不能白占国家便宜,不然被人捅出来说他失职,苏乔强占国家集体的便宜,他们都得写检讨。就说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数字,“五张桌算五毛,锅碗瓢盆和水还有煤和柴火,就算两块五,你一共给我三块钱就行。”
“行。”苏乔没想到三块钱就能解决大问题。苏乔还趁机告诉食堂里的同伴,星期日直接来大食堂就行。
没办法,家里的地方太小了。
这件事情解决了,苏乔又想起来另外一件事。
就是做衣裳,这年代流行的确良,可苏乔一点都不喜欢。嫌弃那个料子闷,还不吸汗,感觉那个料子穿在身上就是花钱买罪受。
她有次无意中,在怀旧小店里发现了几捆棉麻的料子,颜色也都不错。
就找机会裁下来几块拿回家给老妈,让她给自己和老爸还有二叔二婶做衣裳。
苏母和苏二婶都是会做衣裳的巧手,看见苏乔买回来的布料都很喜欢。
小娜更是摸着一块玫红色的料子和苏乔商量,“姐,我喜欢这块料子,我能不能用这个料子做件上衣。”
“当然能了。”苏乔又拿过来一块绿色的料子,递给小娜。“喏,这块也给你。”
“姐,我一块就够了。”
“你现在要是不想做,可以留着以后做。”苏乔说完,又偷偷的塞给她一瓶雪花膏。
宋丽娜看着是自己喜欢的友谊牌,乐得抱着苏乔的胳膊一个劲儿的摇晃。“姐,你对我真好。”
苏乔:你对我弟和我二叔二婶好,我也会对你好的。
苏木看着他姐和小娜的互动,又乐呵呵的出去找活干了。
他刚刚才知道,他大爷和他姐已经把坐席的地方改在了机械厂的大食堂。
…
星期六的下午,苏乔就和大师哥请假了,骑着女儿的自行车出去买做席面的食材。
她先送回家六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和两只大公鸡。
苏二叔看见这些东西可乐坏了,“还是我大侄女有能耐,这食材一看都是最好的。”
自从老哥俩都退休之后,有人请苏父去做席面,好多时候都是苏二叔跟着去帮忙。主家预备的食材,苏二叔可看多了。
之前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同,但今天看见他大侄女带回来的食材,他才知晓什么是天壤之别。
“这鲤鱼的个头可真匀净,都是二斤左右的。”
“嗯,这几条鱼可真好。就是小乔,你怎么买了六条鲤鱼呀,不是五条就够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