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想把几个屋子里的火炕都扒掉重搭。”
“行。都是老房子了,重新砌火炕是对的。”
“爸,我那屋不想要满炕。”
老爸老妈来的时候,苏乔就和他们说了,把正房的东屋留给老爸老妈,她以后住西屋。
苏父和苏母听了女儿的决定,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就是这会儿女儿说不用满炕,苏父有点不明白。“小乔,你给爸说说。”
“就是不用这一面都是炕,太占地方了,我一个人也不用骨碌着睡觉。有双人床那么大,两米差不多就够了,剩下到烟筒的那一段都沿着墙边砌火墙。这样不仅显得屋子更宽敞,冬天的时候烧炉子,屋子里也会更暖和。”
苏父听完女儿的描述,皱眉寻思了好一会儿,眉眼舒展,脸上也慢慢的浮现出笑容。“这个方法好像很不错。等明天他们过来了,我和他们好好说说。还有小乔,你这屋地是想继续铺青砖,还是抹水泥。”
“水泥现在不好弄那么多,几个屋里,还有院子里的过道,还是铺砖吧。至于是红砖还是青砖,哪个便宜好买就铺哪个。”
“红砖便宜也好买一些,咱们公社就有砖厂。”
“爸,那这事就交给您了。”
“诶。那窗户和门你想刷什么颜色。”
苏乔想到她看到的,这个年代的窗户和门刷的不是蓝色就是绿色,就有点头疼。她不喜欢这样的蓝色和绿色,干巴巴的没有一点生气。
她想了好一会儿,才和老爸商量,“爸,你说刷什么颜色的好看一些。”
“绿色吧,还是绿色好看一些。”
“好吧,那您有时间就帮我买一桶绿油漆,大桶的,够刷这些窗户和门的,然后再买小桶的黄色和白色。”
“买那么多颜色干啥?”
“我想调配过的颜色会好看一些。”
苏父:想知道女儿说的配色,是什么颜色。
次日,苏乔先到大食堂点个卯,就和大师哥请假去了一趟邮局。
她先给叶庭和陈卫民邮寄了四瓶牛肉酱,和二十个咸鸭蛋,包裹里的字条上写的明白,让他们自己分。
向阳大队的三个孩子,她也没忘,也给邮去了三瓶牛肉酱和二十个咸鸭蛋,还有一小坛豆腐乳。
回程的时候,她心疼了一路邮费,太贵了。
还好晚上回家,看着自己住那屋的火炕,是按自己说的砌成的就很高兴。
苏父看着这火炕也很喜欢,可他想到二弟和小木他们来了,要有地方坐才成,就还选择砌原来的火炕。
方晓莹,方晓峰,桑榆,这三个孩子都喜欢苏乔研究出来的那种火炕,也嚷嚷着让砌一样的火炕和火墙。
苏乔这个当妈的没意见,姥姥和姥爷就更没意见。
方晓峰还鼓动姥姥和姥爷,“姥,姥爷,你们那屋也砌这样的火炕吧,你们没听我妈说么,这样的屋子比没有火墙的暖和。”
苏父和苏母对视一眼,坚定的意志动摇了。“老二他们两口子来了,两米长呢,能坐的下。”
“炕上坐不下,不还有火墙么。”
“火墙上不得烫屁股。”
“小乔说过的,让做几个小垫,那样坐着舒服。”
“行。”
方晓峰见姥姥和姥爷答应了,就和妈妈挤眉弄眼,那意思不言而喻,他行,他很行。
转眼几日过去了,苏乔家的屋子装修的差不多了。几个屋子的火炕也砌好了,屋子重新吊了顶,墙壁也刷了白,屋地和院子里的过道也都铺上了红砖。
苏父指着这小院里的一切给苏母看,“没有花钱的不是,你瞧瞧这弄完了就是好看。”
“能不好看么,两三百都花进去了。”
“花了就花了,看这房子和院子,是不是比以前还顺眼了。”
“除了门窗上还是旧的,别的都好。”
“小乔说了,这刷门窗的油漆她自己调,咱们就等着吧。”
“我也听小乔说的,她不喜欢那个原来的颜色。”
“那咱们就等着呗!”
老两口絮絮叨叨的说着话,看时间差不多了,苏母去了厨房,桑榆也过来帮忙。
苏母拿起来空着的米袋子,让苏父看,“就这几天一袋高粱米没了。”
“都是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能干也能吃,还不得一袋高粱米。”
“是我们小乔心善,干完活不仅给足了工钱,还一人给了二斤玉米面。”
“我们小乔会办事,就这二斤玉米面,那几个小子都得念她的好。”
“那当然了,就这每天中午的饭菜,哪天都有荤腥。”
“所以那几个孩子干活才卖力气,这才几天啊,就把活都干完了。他们还说了,不好好干活,都对不住他老姑供的饭菜。”
“这活干的也板正,看这红砖铺的平整,就知道下工夫了。”
“笃笃笃。”
苏父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外面有人敲门。
方晓峰离大门最近,就跑过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富态的老太太,见方晓峰来开门,就赶紧的自报家门。
“小伙子,我是住在你们隔壁的傅奶奶,我能进你家看看吗?”
方晓峰:…?
“我的意思是看看你们家新拾掇的屋子,和新铺的地面。我和老头子年纪大了,家里的地面坑坑洼洼的,我家老头子都摔好几回了。”
桑榆正在厨房里帮忙,听到熟悉的声音就走了出去。“傅奶奶,您过来了。”
“诶。”
桑榆跟傅奶奶打过招呼,就给大家介绍:“苏爷爷,这是住在咱们西边隔壁的傅奶奶。傅奶奶家有两位叔叔,大叔叔在部队,另一位叔叔支援大西北去了。”
不用桑榆多说,苏父和苏母听明白了。这是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
“我们两个年纪大了,小儿子那边条件艰苦,不想我们过去跟着吃风沙。大儿子在南边,也…。算了,我们不提他们了,我这两天隔着院墙就听见你们这边热闹,听着是在铺地。”
“是啊,我们把过道上都铺了红砖,这样下雨阴天的也不至于踩的满脚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