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炼银劫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五个铁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部的人力?

张老憨琢磨着沈寄风的字眼,“郡主,您的意思是六号坑不挖了?”

“时间不等人,今天是七月十八,距离八月初九只剩二十天。就算这几日挖出来方铅矿石,做窖团也根本来不及。”

沈寄风还记得张玄同和她说过,有一种辉银矿石,不需要做窖团,可以直接冶炼,省时省心还省力。

六号坑水位下降以后,沈寄风几乎投了一半的人力挖掘,为的就是尽快挖出可用的矿石,可经过陶瓮一事后,沈寄风动摇了。

她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等待上,先前是她太天真了,诚如张老憨所说,矿脉的挖掘旷日持久,与其赌二十天挖岀辉银矿石,还不如想个万全之策,把手里的银白色矿石,通过混汞法,炼出银子。

“从今天开始,调出一半矿工碎石,为炼银做准备。”

“那六号坑?”张老憨想要沈寄风一个准信儿。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接着挖。”

张老憨得了答复,心里踏实了,立刻扯开嗓门朝工棚那边吆喝起来。很快,几十名矿工便聚拢了过来,听候吩咐。

把矿石粉碎没什么技术难度,唯有需要一把子力气,张老憨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把矿工里面力气大的挑出来,在矿场上碎石,个子矮的接着挖六号坑。

碎石就选在矿场里一块平坦的硬地上,各式家伙工具一字排开。这里面最主要的工具是石臼,和普通人家舂米用的石臼不同,矿场上的特别大,臼身用坚硬的花岗岩凿成,差不多有半人高,旁边靠着几根沉重的石杵,杵头也是花岗岩做的,有腰身那么粗,需要两个汉子才能合力抬起来。

矿工们分成几组,各有分工。第一组先把大小不一的矿石用大铁锤砸成核桃大小的石块。

“砰砰砰”石屑满天飞,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硫磺混合着岩石的独特气味。

砸好的小石子很快投入到大石臼里,这里的活最累,两个人一起用力将石杵拉起,再松开,石杵重重落下,砸在石臼内的矿石上。

“咚!”一声沉重的巨响,地面都仿佛为之一振,如此往复,那些小石块渐渐变成了碎渣渣。

等到矿石被砸得足够细后,用罗筛过一遍,颗粒过大的碎石重新倒回石臼。

不到一个时辰以后,矿场上尘土飞扬,矿工们的头发,眉毛,衣服上都落着一层白霜。

纵使隔着一段距离,沈寄风也感觉到嗓子被呛得不舒服,

看来就算不用混汞法,普通的矿场呆时间长了,对身体也会有损伤。

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呢?沈寄风眼睛盯着矿场,思绪飘出很远,一直飘到陶坊。

坊主看着张玄同和陈三里,眼睛里的怨气挡也挡不住,哪有捏好的模子,三天就要的,根本干不了,太急功近利了!

“你们找别人吧,我这里做不到。”

张玄同知道他们在这不被待见,好好的陶坊,被他们占用开不了工,偏偏做的还不是正经活计。

“坊主,我们郡主给的银子不够嘛?让您这么着急赶我们?”

银子,自然是给得够数,坊主是个手艺人,最讲究慢工出细活,他单纯是看不惯这伙人一口想吃个胖子的做派,道不同不相为谋,可对方又是郡主,他不能拒绝,只好把不满撒在张玄同和陈三里身上。

“坊主,用炭火烘烤可还行?会不会出现开裂的情况?”

坊主懵住片刻,再看张玄同那张赤诚的笑脸,怨气消散了七八分,还真被他们找到办法了。

六套模子,经过两天一夜的小火慢烘,干了八分,可以用于浇灌铁水了。

沈寄风和初永早已准备好车队,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把模子颠碎了,总算有惊无险到了巢县铁矿。

第一股铁水倒入陶模内壁时,伴着“刺啦”的锐响,腾起一股青烟。张玄同站在稍远的安全处,手心里捏着一把汗,他紧紧盯着模子侧方的气孔,生怕听到任何不该出现的声音。

模子被填满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因为是第一次,只浇筑了一个。

这一等,就是一天一夜。期间,初永带着人轮班值守,适时在周围泼洒清水,力求让铁瓮内外冷却均匀,避免因温度不均发生开裂。

张玄同对着炼铁的高炉爱不释手,无数次想要靠近,被铁矿场的管事拦住。

沈寄风知道他的心思,“我的道长啊,这高炉虽好,可不能炼丹啊,什么药材进去都得灰飞烟灭,你稀罕它作甚。”

张玄同满眼都是对高炉的渴望,“我懂,就是看到炉子,心痒难耐,忍不住。”

到了第二天黄昏时分,陶土模子的外层,摸着已经凉透。初永看像沈寄风,沈寄风轻轻吐出两个字。

“开模。”

一瞬间,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陶土敲碎剥离之后,露出里面黑色的瓮体,连带着一丈多长的铁筒,形状沈寄风形容不出,就像带着腿的锅,外加一个烟囱。

初永抚摸着瓮身,满面都是喜色,“郡主,有些地方有毛刺,需要打磨,但整体没问题,咱们成功了!”

沈寄风也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一件事是顺心的了。

巢县铁矿的高炉一次出的铁水,只够浇筑三个瓮。所以剩下的五个和六个盖子,还需要分两批进行。

有了第一次的珠玉在前,初永心里有了底,连嗓门都大了起来。

如是又过了三天,赶在七月二十二这日,去掉失败的一个,沈寄风一行人,一共从巢县拉回五个铁瓮。

“郡主,这次回去,是要开始用混汞法炼银了?”马车里,张玄同的身子跟着马车晃动的节奏,左摇右摆,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意有所指。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道长,那日粉碎矿石的时候,我就在现场,不光是水银,矿石的灰尘对身体也是不好的,采矿这个行当,牺牲健康是免不了的。”

张玄同对沈寄风的言论满是失望,他以为沈寄风和其他唯利是图的商人,权贵不一样,没想到天下乌鸦一般黑。

“有害,和有毒是两码事。”张玄同平日里醉心炼丹,总给人一种和善好说话的感觉,实际上,他的言辞激烈起来,犀利如刀。

“汞矿上尚且用重刑犯,死刑犯,郡主的矿石拿良民填命,银子炼出来,不怕带着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