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春节里的沈府,虽比不得镇国公府的煊赫,却也张灯结彩,仆役穿梭,自有一番热闹景象。丫鬟婆子们路过三房院落时都下意识放轻脚步,生怕触了霉头。

赵贵揣着手晃悠进来,办完外头的年礼差事的他,脸上还带着与各色人等周旋后的精明与疲惫。远远瞧见三姨娘李氏房里的钱婆子正鬼鬼祟祟地跟一个面生的货郎在后巷交接什么,赵贵眯了眯眼,啐了一口,低声对身边小厮道,“瞧见没?三房这阵子吃了瘪,怕是新年头里手头又紧,开始倒腾私货了。李氏那点算计,哼。”

他虽看不起内宅这些妇人伎俩,但也懒得管这闲事,只要不闹大牵扯到老爷的体面就行。

赵贵拎着几包上好的伤药和红包,换上笑意的脸,拦住了正要出门的翠微。

“翠微姑娘,这是老爷又特意吩咐给金盏姑娘送来的伤药和年赏。老爷说了,金盏姑娘伺候三姨娘和珊姐儿一向尽心,前几日虽说莽撞了些,受了教训,但新年头,该有的体面不能少。让她好生养着,伤好了,还是好丫头。”

他话说得漂亮,既全了沈万川“宽厚”主子的面子,也暗暗点出金盏是“莽撞”自作自受,与老爷姨娘无关。

翠微连忙接过,代金盏谢了赏。赵贵又压低声音,似推心置腹般道,“你也劝劝三姨娘,年节喜庆的,莫为个丫头的事烦心。老爷心里都记着呢,往后珊姐儿的前程,还能差了?”

这话既是安抚,也是提醒李氏适可而止。翠微心领神会,应声去了。

赵贵刚要转身离开,脸上的笑容便淡了几分,心里嘀咕,一个蠢笨惹事的丫头,也值得费这番口舌?还不是看在老爷如今正“兴头”上,怕三姨娘那边闹起来触了霉头。

他刚走到二门,便遇上了周瑞家的。

见内管事周瑞家的端着一个红漆托盘,上面盖着红布,正朝着三房院落走去。

赵贵脚步一顿,闪身躲到廊柱后,想看看这“真狐狸”要如何处置那边的烫手山芋。

周瑞家的脸上挂笑走进三房院子,对迎出来的小丫鬟温和道,“听说金盏姑娘前几日不当心摔着了,年节头也还需卧床养伤,真是受罪可怜了。夫人心善,特让我多送些活血化瘀的膏药和补身子的红参来,盼着她早日康复,和大家伙过个好年。”

她既全了主母王静姝的仁厚名声,又将金盏挨板子的事称之为意外,给了金盏体面,也就是卖了面子给三房。

屋内,趴在炕上养伤的金盏听得清楚,心里又恨又怕,却不敢吱声。

李氏自是挤出笑容迎出来,“有劳周姐姐跑一趟,也替我谢谢夫人挂心。我这金盏丫头毛毛躁躁,是她自己不当心,怨不得旁人。”

周瑞家的将托盘交给李氏身边的其他丫鬟,像推心置腹般,“府里安稳,老爷才能安心在外。我们做下人的,既要替主子分忧,也要懂得维护主子的体面。

三姨娘也莫要太过忧心。年节里头,老爷最喜见阖家欢乐。珊姐儿聪明伶俐,好好教导,将来前程大着呢。有些小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总揪着反倒不美。金盏那丫头,养好伤后,若肯安分,寻个稳妥的差事也不是难事。”

她这话既是安抚,也是警告,提点李氏别再节外生枝。

李氏岂能不懂?连忙应承,“周姐姐说的是,我省得的。”

周瑞家的又闲话两句家常,便施施然离开了。

躲在暗处的赵贵看得分明,心里暗骂一句“厉害”,却也不得不服气这女人处理内宅事务的手段。他整了整衣袍,装作刚回来的样子,迎面遇上出来的周瑞家的,拱手笑道:“周姐姐这是忙完了?”

周瑞家的微微一笑点头回应。

四姨娘柳氏新年头也还是带着墨竹频繁地钻外书房。毕竟可以远离内宅喧嚣,唯有书香和墨香为伴。

墨竹默默在一旁研墨,试探性地问,“姨娘,旁的都已经送年礼了,我们要不要也……”

柳氏手一顿,“不必了。锦绣富贵,热闹喧嚣,终是他人之事。我们守好这一室清净便是。”

曾经,她也期盼过岁月静好,举案齐眉,如今却只剩这方寸之间的自在。

她取过一张素笺,提笔蘸墨,写下“岁寒心自暖,墨香胜年丰”几个清秀字迹,算是聊以自慰。

相比之下,七姨娘林氏的院子里则是一片珠光宝气。林氏正对着一堆首饰和绫罗绸缎挑挑拣拣,指挥着碧荷和小蝶,“这支簪子得送给夫人,这匹杭绸颜色鲜亮,给老爷做件新寝衣正合适……哼,今年咱们的礼可不能比大房、三房差了去!特别是给镇国公府小世子的,更要奢华些!”

她一心想着靠年礼争点宠爱,却不知自己的吃相在明眼人看来略显难看。

沈明辉在一旁玩着新得的玩具,对母亲的盘算浑然不觉。

沈玉蓉坐在窗前,对着一把古琴却无心弹奏。母亲王静姝对她寄予厚望,可她想起除夕夜宴上,萧珩野那句“她值得”,以及众人瞬间聚焦在沈舒瑜身上的目光,心里就像堵了一团棉花。

沈舒瑜收获了大量红包和礼物,她开心地摆弄着,对沈万川送来的一套名贵文房四宝兴趣缺缺,反而对沈明轩偷偷塞给她的烤鸟蛋爱不释手。

沈玉珊见状,又忍不住出言讽刺,“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好好的笔墨不玩,喜欢这些粗鄙之物。”

沈舒瑜抬起头,眨着清澈的大眼睛,童言无忌却直戳要害,“珊姐姐,鸟蛋香香的,好吃。那个黑黑的又不能吃,笔杆子还有点扎手。小哥哥说,喜欢什么就玩什么,开心最重要呀!”她的话引得周围几个小辈忍不住偷笑,沈玉珊气得脸色发白,却又无法反驳一个四岁孩子的大实话。

王静姝无奈地瞪了沈玉珊一眼,打圆场道,“童言稚语,大家别见怪。蓉姐儿,带你妹妹们去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