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在门口,笑着回应。
“路上小心点,到家报个平安。”
等到最后一个人离开,她才和吴海荣一起坐上了回家的车。
“明天怎么安排?”
他声音低低的。
“上午开个复盘会,把开业那天的事儿再掰开揉碎讲一遍。”
她靠在座椅上,语速平稳地说道。
“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出了岔子,都要捋清楚。”
“下午,我和美瑶得去新厂那边看设备情况,第一批机器已经装上了,得确认运转是否正常。还有,得抽空见见齐师傅。”
她顿了顿,眉头微微皱起。
“三件限量款都卖光了,市场反应比预想的好太多。但现在问题来了,工艺怎么传承?后续怎么做标准化?这些都得尽快定下来,不能拖。”
吴海荣看了她一眼,伸手握住了她的手。
“晓玥。”
他低声说。
“你妈今天特意煲了汤,说让你晚上回去喝。”
她一怔,眼神落在自己交叠的手上,忽然笑了。
“嗨,真给忘了。”
“工作一辈子都做不完。”
他望着前方,语气平和。
“但你得喘口气。别总把自己逼到极限。”
她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点头。
“行,明天按时下班,回家喝汤。”
话一出口,心里那根绷着的弦仿佛松了一寸。
家,永远是她能好好喘口气的地方。
总结会上,林美瑶站在投影屏前,甩出一堆数据图表。
把开业那天的人流量、销售额,和各项开支算得清清楚楚。
甚至还挑出几个关键节点。
指出哪些环节可以优化,哪些流程存在冗余。
刘琴芬接过话头。
她先夸了后勤组撑得住,关键时刻没掉链子。
物资调配及时,餐食供应到位。
特别点了保安的反应快。
客户突发不适时,第一时间联系了医护,处理得当。
又表扬了几位师傅。
说他们临阵不慌,操作娴熟,关键时刻稳住了生产线的节奏。
屋里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点头称是。
也有人毫不避讳地提出质疑。
大家吵归吵,目的却只有一个。
把事情做得更好。
苏晓玥最后收尾。
“这次能成,靠的是大伙儿一条心,是每个人都在关键时刻扛住了压力,没有退缩,也没有推诿。无论是车间里的老师傅,还是刚入职的年轻人,全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份团结,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往后,要把这次经验好好总结,落在纸面上,变成制度。安保流程要重新梳理,每一个岗位的责任都得明确。应急响应机制也要细化,从警报响起,到人员到位,再到问题处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含糊。”
“生产系统要更稳固,不能今天出事明天补,必须把漏洞堵死。市场打开了,订单如潮水般涌来,那我们的生产能不能跟得上?设备能不能撑住?排产能不能排得明白?这每一环,都不能掉链子。”
“质量更是重中之重,绝不能因为量大就降低标准,一个瑕疵都可能毁掉所有口碑。‘柔棉系列’的研发节奏得加快,设计要更贴合高端市场的审美,打样周期要压缩,供应链要协同推进。”
“高端线的活儿,不只是好看,还要经得起挑剔,一针一线都得体现匠心。我们不光要火一把,更要长久地火下去,让‘柔棉’这两个字,成了行业里的金字招牌,让人一提起来,心里就踏实,就信赖。”
会一散,她和林美瑶就直奔新厂。
太阳还没完全落山,厂区的大灯已经次第亮起。
工人们围着新来的自动裁床和智能吊挂系统忙碌着。
有人调试参数,有人检查布料铺设。
“这块地儿专给‘柔棉’用。”
林美瑶指着墙上的厂区布局图纸。
“从原材料入库,到裁剪、缝制、整烫、质检、打包,全部流程独立运行,不与普通生产线交叉。下个月就能试运行,第一批样品先小批量走流程,测试产能和良率。”
她语气坚定,带着几分骄傲。
“标准化了,管理才能精细,出货才会更稳,不会再出现临时加急的情况。”
苏晓玥俯身细看自动裁床的激光定位系统。
听着工程师讲解布料对位精度达到0.1毫米的技术细节,眼里闪着光。
“有了它们,咱能更从容应对订单波动,再也不用为了赶交期让工人连轴转,伤身体也伤品质。机器把基础活儿接过去,省下的力气和时间,全砸在高端线的手工活上。”
“比如盘扣、刺绣、拼布,这些机器做不了的精致活,正好交给最擅长的老师傅。科技与手艺结合,才能走得远。”
下班铃一响,工人们笑着打卡离开。
苏晓玥立刻走人,心里惦记着和吴海荣的饭约。
刘小英的鱼汤早熬好了。
苏德文今天捞得多。
饭桌上,他绘声绘色地讲着码头发生的滑稽事。
家宁把满分试卷塞到她面前,声音甜甜地喊。
“姐,我数学考了第一!”
吴海荣则系着围裙,在灶台前颠勺。
他的动作已经利落得像老厨子。
翻炒、调味、起锅,一气呵成。
连刘小英都忍不住夸。
“这小子,比你爸当年还像样!”
苏晓玥捧着热汤一口口喝,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
饭后,两人并肩走在海边。
“有时候真像做梦。”
她轻声说。
“两年前,我为了几十件货急得睡不着,半夜爬起来翻订单,生怕出错。那时候,‘飞裳’还只是个小作坊,靠关系单、靠熟人介绍活命。”
“可现在,我居然能坐在咖啡馆里,跟《YANG》的人边喝咖啡边聊开店的事,讨论品牌定位、空间设计、系列。他们还认真问我,有没有计划冲m国?冲国际?”
“我嘴上说在规划,心里却忍不住发颤。不是怕,是不敢信。可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你值得。”
吴海荣紧紧握住她的手。
“你的眼光从不曾偏移,始终看得长远。你的死磕不是倔强,而是对梦想的执着。你熬过的每一个深夜,全都化作了今天的回响。它们没有被辜负,也都值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是幸运的。”
苏晓玥抬起头,目光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