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人密不透风地把篮子围好,再把鸡蛋仔细放进去包起来。

梁杏花站起来自告奋勇。

“娘,这篮子放在咱们那屋炕上,白天有太阳,晚上再烧火炕,还有温暖的被窝,这鸡蛋肯定能孵出来。”

陈氏笑了笑,“只要你不怕热就行。”

梁杏花一拍胸脯,“有鸡蛋吃,怕什么热呀?”

孵鸡蛋一般要二十一天左右。

梁杏花的急性子没过两日就等不及了。

柳芸见她一天要跑进去看好几趟,就准备给她找点别的事,先分散一下注意力。

春天是野兔繁殖的季节。

梁青水就自告奋勇跑到山溪附近的地方去找兔子窝。

没想到还真被他端了一窝兔子回来。

等他带回家的时候,大家都高兴地围了上来。

“哎呀,咋这么多兔子?”

梁青水笑得很是得意。

“我可是等了好久,等这一家子凑齐了才一窝端了,全逮过来了,毕竟全家在一块儿,也省得他们彼此孤单。”

大哥赶紧用竹子做了个兔笼,省得他们偷吃院里的菜园。

大院里的孩子们见他们家开始养兔子,也都有样学样去抓兔子来养。

兔子繁殖得快,一年能产六到八窝呢,一窝最多能有十来只,而且只喂草就能活。

除了养兔子,石头家把所有鸡生下的蛋都留下来孵小鸡了。

准备等孵出来后家家户户都分两只,这样日后在山里也不愁吃不上鸡蛋跟鸡肉了。

大院里还有人家带了鸭子进来,也有样学样,准备用鸭蛋孵出鸭苗后,各家各户分一分。

就在大家等待小鸡小鸭的时候,山坡上的地也开垦出来了。

不光挖好耙好,就连里头的杂草以及小石子都被捡得干干净净,就等着柳芸的种子跟苗了。

陈氏之前已经把自己带的种子都播种在自家的菜园里,剩下的地方则被柳芸用来育苗了。

眼下,红薯的秧子还不够长,还要等上一个多月才能用来扦插,因此柳芸就跟梁少斌商量着先把土豆给种上。

村子里的都是种地的好手,可是对上陌生的土豆,却集体犯了难。

还是唯一没有真正种过地的柳芸,把土豆种植的方法教给了梁少斌。

然后在梁少斌强大的理解力下,很快就带着村里人把土都种上了。

种完了土豆,之前水培的玉米苗也长长了,有手指那么高,也是时候移栽了。

大家伙分到玉米苗后都小心翼翼地每隔半步种上一棵。

等种完这些,还有蚕豆、毛豆、豌豆以及西瓜和南瓜。

而其他那些菜种子,大家则是选择种在了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

柳芸把自家的菜苗留够了,就把剩下的辣椒、黄瓜、番茄这些菜苗分给了其他人。

也有别人从山下带了丝瓜、茄子、豆角之类的种子,也都给各家分了一些去。

秧苗跟种子刚播下去不久,春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大家喜出望外,都感慨这场春雨下得太及时了。

现在种下去的秧苗肯定都能活。

春播结束一段时间,大家就能稍微清闲一下。

但大家都是闲不住的人,毕竟春色不等人啊。

山里的野菜如今正是最鲜嫩的时候,眼下种的菜一时半会儿吃不上,野菜正好用来过渡。

其实柳芸吃过的野菜也并不多,最熟悉也最喜欢吃的就是荠菜。

早春的时候,陈氏跟梁杏花每天都要去挖荠菜回来,还有苦曲菜、麦蒿之类的。

这些菜大多都有苦味儿,一般都是焯水之后凉拌着吃。

眼瞧着天气越来越暖,这些菜都已经老了。

不过山里其他野菜却越来越多。

除了柳芸,村里大部分的人,就连几岁的孩童都能认出不少来。

不光是给人吃,还能用来喂鸡、喂鸭和喂兔子的,大家都心里门清。

柳芸认不全,就跟着陈氏和小姑子一起上山。

这两日几人挖了不少的野葱、马齿苋、灰灰菜和马兰头,还有婆婆丁。

这些菜不仅可以用来凉拌,而且还能剁碎了做饺子馅儿,或者直接煮粥。

但柳芸还是最喜欢用来做菜饼。

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先把野菜洗干净,然后焯水,再加上调料搅拌均匀。

接着擀上两张面皮,中间铺满野菜,把面饼和上后,再用小火加油慢慢地煎熟。

除了煎着吃,还能蒸着吃。

不过相比较之下,柳芸还是最喜欢野葱。

因为野葱能用来炒腊肉或者煎葱油饼,而且用油小火炸了后还能做葱油拌面。

香味能传遍整个大院,闻到这味道都忍不住流口水。

但是做葱油太费油,除了柳芸,全村可没人敢这么奢侈。

而在山里待久了,大家胆子也慢慢大了,采野菜去的地方也越来越远。

这一天,柳芸等人还在一片新的山坡发现了不少的蕨菜。

蕨菜的味道,梁杏花是最清楚的。

之前每回炒蕨菜腊肉时,她都能多吃一碗饭。

因此,采蕨菜这事儿她是最积极的。

除了蕨菜,柳芸还在周围发现了不少的艾草。

陈氏高兴坏了。

她平日都有晒艾草给家里人泡脚的习惯,说是艾草能够散寒祛湿。

而且,晒干的艾草点燃了还能驱赶蚊虫,最适合住在山里蚊虫多的地方。

有了艾草,夏天也就不用愁。

柳芸如今见到艾草也高兴,但她的第一反应却不是陈氏说的那些。

“娘,你吃过艾草饺子吗?”

柳芸见到艾草第一反应是馋青团了。

但眼下没有蛋黄或者红豆,因此就做不了青团。

但想想做艾饺更方便些。

山里的艾草有两种。

陈氏割的是大叶的艾草,不光叶子足够大,而且长得也高,适合用来作药用。

但是用来吃,味道还是会比较苦。

所以还有一种是矮些的小叶艾蒿,这种更加鲜嫩,味道也没那么苦,用来做艾角最合适。

制作方法就是把新鲜的艾草割回来洗干净焯水,然后切碎,把青涩的汁水挤出来。

加上磨好的米粉揉成团。

里头的馅料,柳芸用的是咸菜或者竹笋,再配上些猪肉末一起搅和搅和。

剩下的法子就跟寻常的饺子差不多了。

只不过艾饺一般在大小上比普通的饺子要大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