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娟雷厉风行的便完善好了新的培养体系。

第二天,新的培养体系就落地了。

“我教书啊……”

黄师傅有点束手无措。

“诶呀没关系,黄师傅你可以的!”李娟递过去一本小册子,“这个册子只是一个参考,主要是要给学员们既要有文字的说明,又要有实战的演示嘛!最主要还是你的演示,毕竟有些学员还不太识字,你只需要按照往日那样做,顺便和这个册子结合一下就行!”

黄师傅勉强接过那册子。

这是李娟整理的之前的煮布的操作步骤的合集。

黄师傅看着面前的学徒们,这是她第一次给人上课。

不管了,硬着头皮教吧。

六个学徒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看着黄师傅一边对着册子,一边在煮布锅的演示;

零一百你,阿秀拿着不同品质的薯莨块,教着她这一部分新来的学徒们如何分辨“表皮光滑、断面发红的是好薯莨,表皮有黑斑、断面发灰的不能用”;

曲朵朵的班也开了,她拿着春燕整理的手册,教三个学徒怎么检查煮布后的布料:“你们看,用手摸布料边缘,要是有硬茬,就是火候大了;要是颜色发浅,就是焖煮时间不够。”

“为什么晾布要晾这么久?”有个学徒问。

朵朵卡了下壳,春燕在一旁赶紧接上:“我们要晾大半个月是让薯莨汁充分渗透,不然后续染色会不均!我们的产品质量就不能给我们的客人一个好交代!”

朵朵在旁边点点头,长舒一口气。

差点没应对上。

春燕帮曲朵朵解了围,悄悄退到车间角落。

她看着各有分工的教学场景,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局势一片大好!

“你们别觉得麻烦,咱们新雁记的香云纱,靠的就是这‘慢功夫’!”曲朵朵教学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说的好。春燕心里默默肯定。

她看到曲朵朵领着学徒往晾布区走,阳光透过竹竿间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一排排挂着的香云纱上,深褐色的布面泛着柔和的光。

朵朵指着最边上那排布:“你们看这排,是三天前晾的,摸着手感还偏软;再看中间这排,晾了十五天,已经开始发硬,这就是薯莨汁在起作用。”

有学徒伸手轻轻碰了碰两排布,果然触感不一样。

朵朵看着学徒们认真的样子,心里也松了口气。

之前怕自己教不好,现在看来,只要把“为什么这么做”讲清楚,学徒们比她想象中更愿意学。

中午休息时,李娟拿着刚打印好的“师徒结对表”走进车间,表上列着老员工和学徒的名字,还留了“结对签字”和“考核记录”的空栏。

“大家过来看看,愿意带教的老员工,跟学徒商量着选搭档,选好后在表上签字,往后学徒的进步,就跟你们的技能补贴挂钩啦!”

黄师傅第一个走过去,指着学徒里学得最快的小林:“我选小林,这孩子记性好,昨天教的阀门操作,今天就能上手试,带起来省心。”

小林一听,眼睛亮了,赶紧跑过来在“学徒签字”那栏写下自己的名字,笔锋都带着劲儿。

阿秀选了之前总追着她问问题的小方:“小方细心,上次清点布料,半卷布的误差都能找出来,跟我学认原料正好。”

曲朵朵则选了两个姑娘,一个擅长观察,一个手巧,正好能帮她盯煮布后的初检。

……

没一会儿,结对表上就签满了名字,李娟把表贴在车间门口的公告栏上,红笔写的“技能补贴:学徒独立上岗+ 5元\/月;三月无差错+ 10元”格外显眼。

学徒们围在公告栏前,小声讨论着;

老员工们也多了份盼头,连黄师傅都笑着跟陈默说:“有了这表,我带学徒也有方向了,往后就盯着小林,争取让他一个月就能独立煮布。”

陈默看着热闹的场景,转头对春燕说:“你之前提的技能补贴,效果比我预想的还好。现在体系搭起来了,老员工有动力,学徒有目标,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硬扛了。”

春燕点点头,目光落在公告栏上的结对表上:“就是还得麻烦你多盯着点考核,别让补贴成了形式。要是一直没进步,还得帮着找问题。”

“你有这个缜密的规划,确实能看出,春燕同志进步越来越大了。”

春燕听到陈默这么一夸,又不好意思起来。

“放心,我已经跟李娟商量好了,每周五下午咱们三个一起查考核记录,不仅看学徒的进步,还要听老员工的反馈,要是出了问题,咱们就得看看是师傅教得不够细,还是徒弟没掌握方法,及时调整。”陈默说道。

正说着,黄师傅带着小林过来了。

“陈掌柜,春燕姐,你们看小林今天煮的布,参数都对,布的手感也不错,就是颜色还差一点,我让他明天再调整下焖煮时间。”

小林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明天再试,争取让颜色达标。”

春燕接过小林手中的记录,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笔记,还有黄师傅的签字。

“已经很好了,才学了三天就能把参数记准,比我当初强多了。慢慢来,多试几次就能找到窍门。”春燕笑着说。

小林眼睛一亮,用力点点头,跟着黄师傅回去继续琢磨煮布时间了。

陈默看着小林的背影,对春燕说:“照这个进度,月底旗袍店的订单肯定能赶上。等这批订单交付了,咱们再把体系完善下,比如给储备管理班的老员工加些管理课,教他们怎么排值班、怎么处理小问题,往后新雁记再扩大,也有能顶上去的人。”

“好!”春燕点点头。

这新厂房一到,新雁记的发展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高级了。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体系一步步完善,工序一步步精细,员工一点点进步,每一个小小的发展都充满了大大的细节。

这一切,有我的参与,有我的见证。

更重要的是,有你的携手。

春燕内心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