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二嘴里咀嚼着肉干,说话有些含糊,“三日,这次休沐回去要巡逻,大概出去半个月左右。”
春晓笑容灿烂,“爹,明日家里收粮食。”
杨老二死劲咽下嘴里的肉,声音有些激动,“准备好了?”
“嗯。”
何生不知道父女二人在打什么哑谜,只知道师兄拍着大手,大笑着连声说好。
杨老二自从领会岳父的意思,他就一直等机会,孟州的确给力,虽然不会主动帮忙却没少向王将军提起他,他如愿见到王将军。
王将军怎会不知自己的处境,有孟州敲边鼓,杨老二又的确有功绩在身,顺利入王将军的眼,将他当一步暗棋接受曹监军拉拢,最近给了他不少便利。
如果闺女的谋划顺利,他能更进一步,至少不会再是西宁城的底层,任人宰割!
次日一早,今日的秋收是杨家的头等大事,杨家三支人员全都聚集在杨老头的土地前,成片的庄稼明显能看出差距,左侧的粮食更饱满,右侧枝头粮食稀疏,庄稼的高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这就是春晓要的对照,两侧的地各收三亩,取平均值确认每亩的收成。
今日杨家的动静太大,三支的人都聚集在田地,小边村的百姓也好奇施肥后的粮食产量,所有人都等着结果。
去年与徐家一起流放来的汪家人聚集在一起,相对于被人唾弃的徐家,汪家就显得十分低调,对整个小边村保持着距离。
汪老爷子注意力都在收割庄稼的农具上,握着长子的手颤抖,“儿啊,看到改良的农具没?这是利民的大功劳。”
汪老大有些后悔关起门过日子,错过接触杨家的机会,“爹,杨家的肥料也不错,你看两块地的差距。”
汪老爷子是好官,可惜好官没好结果,“怪我防心太重,错失结交的机会。”
汪老大扶着爹坐下,“我们汪家遭此大难,需要的是低调和休养,您的决定没错,杨家这一年太夺目,我们只是怕被再次伤到。”
汪老爷子看向身后的儿孙,“日后想结交难喽。”
当几亩地的粮食称重后,施过肥的田地每亩粮食增加了一成,筛选的饱满粮种也有一部分功劳,归根到底骨粉肥料并不是万能的。
春晓已经很满意,拉过激动的爹爹,“爹,这么大的喜事应该报给府衙。”
杨老二朗声大笑,“好,爹爹这就去府衙。”
杨老头语气激动,“晓晓,你是杨家的麒麟女。”
杨怀棋手里还抓着粮食,民以食为天,“这是功劳,功劳。”
杨家对外十分团结,春晓的计划并没有瞒着三支的长辈,杨家三支忐忑产量,现在都难掩激动的情绪。
杨家田地最了解的是杨老大,春晓不放心再次交代,“大伯,一会别紧张,这片地是你伺候的,你大大方方的讲就行。”
杨老大因为激动声音都发抖,“我能行吗?”
杨老头狠敲大儿子头,“你个窝囊样,你要是出纰漏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杨老大,“......”
他就不信一会老爷子不害怕!
事实证明,杨老头面对府衙官员也是硬撑,说话都有些磕巴。
春晓没想到曹监军竟然与姜知府一起前来,杨老二凑到闺女耳边,“路上碰巧遇见,曹监军就跟了过来。”
知府带了许多官兵和衙役,对小边村的百姓清场,只剩下杨家的族人。
姜知府挨个试改良的农具,“改良后更便捷有效,谁有如此巧思?”
春晓一步上前见礼,“小女子喜欢读杂书,为了方便农桑就试着做些改良,没想到竟然效果不错,小女子也很意外。”
说着将早已准备好的图纸递给姜知府,图纸上有新旧农具的对比,更是将改进的数据标记清楚。
姜知府接过图纸飞快浏览一遍,并没有将图纸还回去,“杨姑娘的数算不错?”
春晓一点不露怯,笑容大方,“小女子受到外公田德志的教导,在数算上颇有天赋,只是小女子为女儿身不能科举,只能从小道上发挥所长。”
姜知府恍然大悟,“原来是田先生的外孙女,你能有如此学识的确不错,哈哈,你这可不是小道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春晓这才露出不好意思,微微低头,“小女子也没想到会得到大人的看重,小女子初衷只是想农桑便利,还是大人慧眼识珠才没让农具蒙尘,真正利国利民的是大人才对。”
杨老头,“!!”
杨老大,“......”
他怎么就没长小侄女的脑子和嘴?
杨怀棋等族人,“!!”
姜知府被捧的心神舒畅,喜上眉梢,“哈哈,本官做的还不够好,杨姑娘谬赞了。”
春晓抬起头眉眼弯弯,嘴角的小酒窝特别的真诚,“西宁城因为大人才能百姓安泰,小女子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曹监军不知什么时候凑到杨悟延身边,“这家这丫头比你懂事故,可惜是个女娃娃。”
杨悟延不爱听,“我闺女是女儿身也一样出色。”
曹监军抬手拍着杨悟延的肩膀,“你放心,不会有人贪墨你和你闺女的功劳。”
杨悟延抱拳,感激的道:“要劳烦大人了。”
曹监军满意的摸着胡子,他的官职的确不高,但是他有底气,来西宁城了解杨悟延的过往,他就一直在观察杨悟延,最后确认能拉拢。
前不久才往他这边靠拢,现在就给他这么大的惊喜,曹监军目光在杨家族人身上扫过,家族不显好拿捏,自己争气,又和王将军的势力有牵扯,不错,杨悟延是块能扶植起来的好料子。
人多力量大,很快所有田地收完,确认每亩的田地至少稳定增长一成,姜知府拿到骨粉肥料的配方恨不得当场写奏报的折子。
姜知府发自内心的激动,每年西北官员在吏部的考评都垫底,今年他不仅有功绩,说不准再熬几年就能离开西宁这个鬼地方。
姜知府大手一挥,粮食都被抬走,“粮食银钱,明日来府衙结算。”
杨老二憨笑着摆手,“大人心怀国家与百姓,我们小老百姓也想尽些绵薄之力,家中已经富裕,这些粮食是杨家的一点心意。”
姜知府指了指杨悟延,对着曹监军打趣道:“他还称自己是小百姓,忘了有官职在身。”
曹监军面带满意,“他这是不忘本。”
姜知府,“好,好一个不忘本。”
天色渐暗,姜知府带人离开小边村,杨家族人面面相觑后,轰然爆发出欢呼声,这一次杨家稳了。
杨老二和何生被曹监军顺手带走,春晓放心爹爹能应付,扶着又哭又笑的爷爷,“爷,家里的饭菜估计准备好了,咱们回家?”
杨老头用袖子抹掉眼泪,大手一挥,“走,回家。”
杨老头话落走在最前面,遇到远处的村民的恭喜,杨老头抱拳,“同喜,同喜。”
汪老爷子一直坐在树下,目光落在杨春晓的身上,刚才站得高看到小姑娘不卑不亢,汪老爷子目光扫向身后的孙子们。
与汪老爷子一般想法的人不少,徐家被压下去的心思再次升起。
春晓则远离杨家队伍,寻到等待的徐嘉炎和齐蝶,这两人不知道闹什么别扭,谁也不理谁,春晓无奈,“徐嘉炎,你又怎么惹到齐蝶?”
明明第一世的好搭档,这一世两人完全不对付,为了争夺她手下的第一人,没少拉踩对方。
徐嘉炎鼻音冷哼,“谁知道她发什么疯?”
齐蝶呲牙,“姑娘,这人又抠又爱钱,日后一定会中饱私囊。”
徐嘉炎气的肝疼,“为小女子难养也。”
在春晓无奈的目光中,两人几句话又吵了起来,啊这,她的左膀右臂都是肉,忙交代几句话,春晓脚底抹油快速溜走。
回到杨家宅子,饭菜已经早早摆上桌,杨老太和田氏等人换了新衣服,杨老头今日坐主位,春晓就坐在大伯的下手。
杨老头笑得合不拢嘴,“今日是杨家的大喜事,我也不多说什么废话,一切都在酒里,今日都吃好喝好。”
春晓的杯子里也是酒水,杨怀林端着酒杯,看向春晓,“今日叔爷敬晓晓一杯,以前叔爷见识浅,你别和春杰的兄弟们一般见识,日后你让他们往东要是有人往西,你就告诉叔爷,叔爷替你教训他们。”
春晓忙站起身,“叔爷,我年轻气盛说话直,长辈们不和我一般见识,今日我敬诸位叔伯和族兄一杯,日后大家同心同德,一切为了家族。”
春晓连续干了三杯酒水,杨老大余光看向大儿子,这些场面话大儿子就说不出来。
舌头还能碰到牙,三支各房都有自己的小恩怨,今日抛开所有龌龊,杨家人为了家族荣耀庆祝。
等天上十四的明月挂上枝头,晚上的酒宴才散场。
田氏拧了帕子为闺女擦脸,嘴里埋怨,“你才多大,全都向你敬酒一点分寸没有。”
“娘,那是对我的认可,日后我就是杨家春字辈的头狼,他们向我敬酒是向我臣服,娘,嘿嘿,我酒量很好一点都没醉。”
田氏摸着闺女发烫的脸蛋,“我看你就是醉了。”
春晓真没醉,靠在娘亲的肩头听到院子外的马蹄声,“娘,爹和何叔回来了。”
田氏愣怔,“这个时辰城门早已关闭,他们怎么出的城?”
春晓摇头,“娘,我猜曹监军没带爹爹回城,估计去了我的庄子。”
说话间杨老二推门进屋子,“晓晓猜的没错,曹监军将晓晓的庄子探查个遍,我等他离开才回来。”
田氏秀眉紧蹙,“他这么晚才离开,会不会对晓晓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