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隘口保卫战的胜利,让炎曦的名字在边境守军中传颂。军功簿上,她被记为首功,不仅获得了远超普通任务的丰厚贡献点奖励,更赢得了一份沉甸甸的尊重。校尉亲自将她送出隘口,临行前郑重道:“炎曦师妹,日后若有用得着黑风隘口的地方,尽管开口!”
驾驭纸鹤返回宗门的路上,炎曦的心情却并不轻松。首次任务的凶险让她意识到,洪荒世界的危机无处不在,远非宗门内平静的修行可比。更重要的是,她几乎可以肯定,那股隐藏在魔物潮后方、阴冷如毒蛇的意念,必与魇魔有关!它们似乎在试探,或者说,在策划着什么。
回到万象天宗,交接任务时,任务堂执事对她赞不绝口,连几位平日难得一见的内门执事也对她颔首致意。然而,在这片赞誉之下,炎曦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当她走过某些区域时,偶尔会感到几道隐晦的、带着审视甚至淡淡敌意的目光。并非来自冯浩之流,而是更深沉,更老练。
“是丁,”她心中了然,“伯奇血脉的显现,净化魇力的能力,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或者……让他们感到了不安?”宗门之内,并非铁板一块。魇魔的渗透,或许比她想象的更深。第一部中千蝶林寨子内部的暗流,在此刻的万象天宗,以更宏大、更隐秘的方式重现。她必须更加小心。
第二十九章碑林悟道
凭借黑风隘口的军功和核心弟子权限,炎曦获得了进入宗门圣地——万象碑林观摩三日的资格。
碑林位于主峰后山一处独立的空间内,无数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石碑矗立其中,有的光滑如镜,有的布满苔藓,有的断裂残破。每一块石碑,都蕴含着历代前辈大能留下的道韵、功法感悟或神识烙印。
此地灵气氤氲成雾,道韵交织,寻常弟子入内,往往眼花缭乱,难有所得。
炎曦步入碑林,立刻感受到无数或磅礴、或犀利、或缥缈的意念扑面而来。她屏息凝神,真视之眸悄然开启。在她独特的视野中,那些石碑不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化作了无数流动的能量轨迹和色彩斑斓的精神印记!
她缓步其中,不再用眼睛去看,而是用神识去“倾听”,去“感受”。
一块布满剑痕的石碑,传递出无坚不摧的锐利之意;一块温润如玉的石碑,散发着滋养万物的勃勃生机;一块焦黑如炭的石碑,残留着雷霆毁灭的狂暴气息……
她并未急于寻找高深的功法,而是沉浸在各种道韵的海洋中,体会着其中的意境与精神。伯奇血脉对心念情绪的本能感知,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她能更清晰地捕捉到石碑中蕴含的、超越文字的精神内核。
第三日,当她走到碑林深处,一块不起眼的、布满细微裂纹的灰色石碑前时,她停了下来。这块石碑没有强大的能量波动,也没有凌厉的意境,反而散发着一股亘古的宁静与包容,仿佛能承载万物,化解一切纷扰。
炎曦将手掌轻轻按在石碑上,闭上双眼。
刹那间,她仿佛置身于无尽星空之下,万物生灭,星辰流转,皆在这份宁静的注视之下。一种对“守护”真意的理解,前所未有的清晰起来——守护,并非仅仅是驱逐外邪,更是内心的强大与安定,是如同星空般包容而坚定的意志!
她识海中,《基础炼神诀》自行运转,神识在这股意境的滋养下,变得更加凝练、纯粹,甚至带上了一丝亘古的韵味。她对神念的掌控,对自身伯奇之力的理解,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三日之期一到,炎曦走出碑林,眼神更加深邃,气息内敛,整个人仿佛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这次碑林悟道,带给她的不是某个具体法术,而是修行根基的夯实与境界的升华!
第三十章风起青萍(情节递进,新冲突铺垫)
悟道带来的提升尚未完全消化,宗门内便发生了一件震动外门的大事——之前被炎曦净化魇种、一直处于严密监控下的冯浩,在其家族之人前来探视后,于禁闭室内离奇死亡!
官方给出的结论是“心神耗尽,本源枯竭而亡”。但传言却私下里蔓延开来:冯浩死状诡异,身体并无明显伤痕,但眉心魇种印记消失处,只剩下一个空洞,仿佛连魂魄都被什么东西抽走了!
消息传到炎曦耳中,她立刻感到事态严重。冯浩的死,绝非自然!很可能是幕后黑手杀人灭口,或者通过某种诡异的方式,回收了那枚失败的“魇种”!
她立刻找到玄玑真人,禀明了自己的怀疑。
玄玑真人面色凝重:“此事宗门已有察觉。冯浩所在的冯家,近期活动频繁,与几个边境区域的修仙家族往来密切。而那几个区域,近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魔物异动,与你在黑风隘口遭遇的情况类似。”
他看向炎曦,目光中带着期许与担忧:“魇魔势力,恐怕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暴。它们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者……在测试你的能力,以及宗门的反应。孩子,你的血脉,注定你将站在对抗魇魔的最前沿。未来的路,将更加艰险。”
炎曦心中凛然。冯浩之死,如同一个信号,宣告着平静的修行生活彻底结束。魇魔的阴影,正从暗处逐渐笼罩上来。
“弟子明白。”她沉声应道,眼神锐利如刀,“它们若敢来,我便让它们有来无回!”
热血在胸中燃烧,却没有丝毫冲动。她清晰地认识到,这将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她需要更强的力量,更需要找出潜藏在光明下的阴影。
就在此时,她贴身收藏的“青蚨母钱”突然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波动,指向宗门某个方向,转瞬即逝。
炎曦心中一动:“子钱……有反应了?是谁?”
新的线索,已然浮现!风暴将至,而她,已握紧手中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