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紫袍钗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结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潘晃夫妇被衙役抬走了,说要录口供。

对方是奉了清和公主的命令,潘家人自然不敢阻拦,看着躺在床板上了无生气的儿子儿媳,看着衙役离去的背影,潘夫人哭得死去活来。

潘夫人跪在潘父面前,抱着他的大腿哭,“老爷,快想想办法吧,咱们晃儿受不住府狱啊,他们这是要晃儿去死啊,老爷。”

一脸疲惫的潘大人没力气挣开妻子的束缚,颓然道:“你求我有什么用?有人要晃儿死,我也保不住他了,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保住潘家。”

潘夫人大惊,松开丈夫,“老爷,晃儿是你的长子啊,你怎能看着他去死?”

潘大人说完放弃潘晃的话后,心头轻松了许多些,“去死就去死吧,他去死总比我们全家去死来得好。我就纳闷了,你的脑子是被门夹了不成?竟然由着晃儿胡闹。”

前些日子,从不关心儿子房里事的潘大人在外面听到儿子的事迹后,顾不上同僚嘲讽的话语,他是结结实实的吃了一惊,他儿子的脑子有病是不是?

不想妻子难过的话,每月那几天一个人睡会死啊?就非得当色中饿鬼?当了色鬼也就罢了,还给自己立牌坊?

天底下竟有这般蠢货?这般蠢货竟是他的儿子?他从前竟然没发觉自己的儿子有这么蠢?

潘夫人被噎住了,其实当初儿子给有孕的妾室灌堕胎药时,她也觉得不妥,可儿子说了,不愿儿媳为庶出子女而忧心,还说服潘夫人觉得他这种行为是十分深情的。

潘夫人虽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细细一想,那些姬妾不是侍女出身就是佃户出身,她们的家人都在潘家手里捏着,谅她们也掀不起大浪,于是她也就不管了。

若是将来儿媳生不出,再纳一批姬妾就是。

事发之后,潘夫人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那些仆从和佃户就暴起了,竟敢去堵府衙,状告晃儿夫妇投毒。

“去把他们抓回来!一群背主的玩意儿,良心叫狗吃了……”潘夫人气极了,命令其他仆从去将那些恶仆抓回来重罚,却换来其他仆从冷得深入骨髓的眼神。

潘夫人愣了,和眼前的仆从们对视良久,才依稀想起,他们似乎和那些姬妾仆从是沾亲带故的。

是的,他们有亲人故交,有喜怒哀乐,他们不是任她摆布的泥胎木偶。

当他们发现主人不把他们当人看时,他们也会暴起的,兔子急了还会咬人,何况是人。

潘夫人被那些仆从看得后背发凉,急匆匆的打发他们走了,然后去亲戚家借人,让亲戚家的管事带着人去将恶仆抓回来。

本来还盘算着等那些恶仆被抓回来,定要将这些人全卖了,这些人掌握着她的衣食住行,她可不敢再将这些忤逆主子的东西放在身边了。

谁料,去了几十号人也没能将人带回来,听说和那些恶仆在街上打起来了,半个京城的百姓都来围观了。

潘夫人要晕倒之际,那些府衙还来家里将与那些姬妾沾亲带故的全带走了,说要作证人,直到今天也没放回来。

潘夫人虽看不清局势,却也知道局势对她儿子不利,但她舍不得儿子,只能苦求丈夫。

不管潘夫人怎么求,潘大人也没招,潘晃是保不住了,他如今能做的只是尽量保全潘家。

谢迟望的速度很快,梳理了此事的来龙去脉,整理了所有的人证物证,和刑部侍郎将所有人的行为定罪。

本来堕胎药在时下的观念里不是毒药,潘晃夫妇灌药不算投毒罪,但他们俩灌药致两个女子死亡,那就可以定性为投毒罪了。

按照大雍律例,犯投毒罪者判斩刑,家属流放二千里。

侵占田地、违制丧葬该判杖刑。

至于潘家姬妾,她们给潘晃夫妇灌毒汤并没有致两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投毒罪,但有谋杀故意,该杖一百,流放二千里。

赵尔忱有些忧心,“杖刑加流放,不是要了命吗?”

谢迟望安慰她:“我皇兄会处理好的。”

果然,案宗被送回承平帝面前,承平帝大手一挥,潘晃夫妇照旧去死,涉及侵占田地和违制丧葬的潘家子弟该杖刑的杖刑。

但看在潘大人劳苦功高和潘家女即将嫁入皇室的份上,家属流放二千里就免了,改为贬谪,潘大人从四品官贬为六品官,家族中一些小官直接一撸到底。

至于那些潘家姬妾,圣上宽恕她们无罪,还她们及其家人自由身,并且潘家必须承担她们的医药费用,还要赔偿她们大笔金钱。

潘大人接到圣上旨意时,老泪纵横,自己这条命算是保住了,潘夫人放声痛哭,自己儿子的命彻底保不住了。

承平帝的旨意传到外头,大街小巷都在称赞陛下圣明,歌颂圣上仁慈。

当府衙将那些姬妾及其家人都放出来,并且护着他们去潘家取身契和赔偿金时,众人看着潘家人诚惶诚恐的将身契和银票交出来,承平帝的声望达到顶峰。

“论城府,你那两个侄子比你皇兄还差得远呢。”赵尔忱对谢迟望说,二皇子和三皇子两败俱伤,承平帝渔翁得利。

“我那两个侄子没一个拿得出手的,和我皇兄斗,还差远了。”谢迟望嗤笑道。

要说这番风波中最开心的,莫过于大皇子了,虽然他的岳家也不显赫,但至少家世清白呀,一家子没沾染上半点风波,总比老二老三强得多。

“老二和老三算是玩脱了,倒让我捡了个便宜。”大皇子和自家幕僚坐在一块就开始议论自己的两个弟弟。

幕僚也识相的拍马屁,“还是殿下圣明,咱们按兵不动,让二皇子和三皇子斗去,咱们渔翁得利。”

其实大皇子根本没有坐山观虎斗的心思,他只是还没想到暗算两个弟弟的法子,两个弟弟就主动斗起来了。

但大皇子毫不谦虚的将其看作自己的英明:“我那两个弟弟都是自作聪明的,我又是父皇的长子,就他们也配和我争?”

另一个幕僚欲言又止,殿下你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二皇子和三皇子,而是桑贵妃和七皇子好吧,但看着大皇子和心腹幕僚都喜气洋洋的样子,这位幕僚也识趣的闭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