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凤隐归时 > 第34章 生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石诣坐在左席首位,听到后只是眼皮抬了抬,甚至没去看御京王一眼,像在听一个和自己无关的笑话。

他还没说话,御座上的皇帝温明谦却先皱起了眉。

“御京王,”温明谦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警告,“今天是朕的寿宴。况且,此事还没查清,还是慎言为好。”

这偏袒的意思非常明显。

御京王咬了咬牙,还想再说什么。

林石诣却在这时慢慢开了口。

他甚至没有站起来,只是端着酒杯,慢条斯理地轻抿一口。

“王爷还是这么着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让人觉得胆寒。

“有些事,没查清楚之前,话说得太满,可是会闪了舌头的。”

林石诣抬起眼,浑浊的目光终于落在了御京王身上。

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御京王。

这个手握兵权和先帝关系匪浅的老家伙,是他心里最大的一根刺。

为了今天,他已经布了很多年的局。

他不但早就把这位老王爷架空了,还在他身边安插了一个藏的很深的眼线。

现在,万事俱备。

就等那个棋子,送上最后的信号。

今夜,他不仅要拿到他想要的东西。

还要彻底拔掉御京王这颗眼中钉。

“你!”御京王还想再说什么,却在皇帝扫过来的眼锋下,怔住了。

殿内丝竹之声依旧,舞姬的身姿曼妙。

但这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是已经绷紧的弓弦。

林石诣端起酒杯,对着那个须发花白,脊背却依旧挺直的老人,遥遥敬了一杯。

说是敬,却毫无半点尊重。

他的唇角,勾起一抹冷笑。

御京王,我看你还能蹦跶几时?

这盘棋,他从九年前就开始布了。

九年前,先帝温淮陵尚在,温明谦还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

温淮陵却对温明谦的血脉起了疑心,密令他最信任的御京王彻查。

林石诣怎能容许这桩天大的秘密被揭开?

于是,他先下手为强。

一剂无色无味的奇毒,悄无声息地送入了御京王妃的汤药里。

王妃自此缠绵病榻,遍请名医也治不好。

就在御京王府上下绝望之际,他安排好的“神医”便出现了。

一番“妙手回春”之后,王妃竟奇迹般地康复了。

只是,性情变了。

容貌,也似乎有了些变化。

记忆,更是模糊了大半。

御京王那傻子,只当她是久病初愈,伤了根本。

他哪里知道,枕边之人,早已被偷梁换柱。

真正的王妃,早已化作一堆黄土。

而如今睡在他身边的女人,不过是他林石诣于民间寻来的一个戏子。

因着与王妃有八分相似,便被他圈养起来,日日夜夜,模仿着王妃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只可惜,这枚最重要的棋子,九年来却始终没能找到那道先帝留给御京王的密诏。

林石诣的目光,从御京王身上,缓缓移向御座上的温明谦。

皇帝的眼神,也正阴沉地望着御京王。

那毫不掩饰的杀意,让御京王心中一凛。

他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

林石诣与皇帝,已经布下天罗地网。

他们不会再等了。

若再不行动,他阖府上下,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他想起昨日,那个深夜到访的年轻人。

锦晏先生的大徒弟,无隅。

“王爷,晚辈无隅,受师傅的命令,来帮助安小王爷与魏小王爷脱身。”

“明日宫中必有大乱,晚辈会设法带他们二人脱身。”

“只是,林石诣势大,眼线密布。王爷,请务必小心身边之人。”

小心身边之人……

御京王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看着不远处女宾席上,与旁人谈笑晏晏的王妃,眼中闪过一丝悲凉。

他早就察觉到了。

只是不敢信,不愿信。

今夜,怕就是图穷匕见之时。

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烈酒入喉,如火烧心。

也罢。

他看向男宾席末尾,那个自己最疼爱的孙儿,郝循。

他的儿子,儿媳,都已经为了大启战死沙场。

如今,他郝家就剩下这么一根独苗。

孩子还小,不该断送在这里。

御京王心中已有了决断。

他借口更衣,悄悄离席,在通往后花园的走廊下,见到了等在那里的无隅。

“无隅先生,”御京王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已经看淡生死,“今夜,老夫怕是走不了了。”

无隅皱眉:“王爷,何出此言?留得青山,哪怕没柴烧?”

御京王摇了摇头,惨然一笑。

“老夫手握京畿兵权多年,若不死,皇帝寝食难安,林石诣也绝不会罢手。”

“只有老夫死了,他们才会真正安心。”

“只有他们安心了,你们,才有机会逃出去。”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虎符,塞进无隅手中。

“这是老夫的私印。你带着它,去王府寻我的孙儿郝循。”

“今夜,老夫会用这条命,为你们撞开一条生路。”

“届时,宫中大乱,你务必带着安谈砚、魏然,还有郝循,杀出去!”

“城外三里坡,有我安排的死士接应。你们跟着安谈砚,去定远王府,那是现在唯一安全的地方了。”

无隅握着那枚尚有余温的虎符,心头巨震。

“王爷,万万不可!此非万全之策,不过是玉石俱焚!”

御京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竟是前所未有的清明。

“不。”

“这是唯一的生路。”

“老夫这一生,忠于先帝,忠于大启。如今,不过是践行最后的承诺罢了。”

他转身,那略显佝偻的背影,在宫灯的映照下,竟透出一种慷慨赴死的决绝。

“拜托了。”

三个字,轻飘飘的,却重如泰山。

无隅收紧了手指,将虎符与另一份东西紧紧攥在掌心。

那是一半的禁军防卫图,是昨晚御京王给他的。

他要用这一半,完成御京王的嘱托。

无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翻涌的情绪,整了整衣冠,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走去。

殿前廊下,林石诣正与几位心腹大臣谈笑风生,那张富态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志得意满。

无隅缓步上前,躬身一揖。

“无隅,见过林太傅。”

林石诣的笑声戛然而止。

他转过头,浑浊的眼珠在看到无隅的瞬间,猛地一缩。

“你是……锦晏先生的大弟子,无隅?”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怀疑。

这人,是怎么进来的?

宫宴的守卫,是他亲自布置,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进来。

无隅仿佛没看到他眼中的审视,神色自若地答道:“正是。家师听闻圣上万寿,特命晚辈前来贺寿。”

“哦?”林石诣的疑心更重,“锦晏先生一向不问世事,怎会突然想起为陛下贺寿?”

“家师说,他欲收一位关门弟子,传承衣钵。”

无隅不紧不慢地说出准备好的说辞。

“陛下听闻此事,龙心大悦,便特许晚辈入宫,让晚辈与太傅商议。”

这话,合情合理。

林石诣眯起了眼。

他确实曾多次派人去请过锦晏,想让他出山辅佐太子。

只是那老家伙油盐不进,一直避而不见。

怎么今日,竟主动送上门来?

林石诣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分毫。

“原来如此。不知锦晏先生,想挑选何人做为弟子啊?”

他的目光,有意无意扫过不远处的太子温弈修。

若太子能拜锦晏为师,得其声望相助,温明谦的皇位就更稳了。

无隅微微一笑,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