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求生路上我有点强 > 第102章 冰封之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轰鸣山脉,“远征号”调转车头,向着北方那片被称为“永恒冻土”的死亡之地进发。根据晶髓传递的模糊信息,那里沉睡着另一个强大的星球防御节点,其特性与冰雪和地热相关。

越往北行,环境越发恶劣。天空是永恒的铅灰色,稀薄的雪花夹杂着冰晶,被凛冽的寒风裹挟着,永无止境地抽打着大地和“远征号”的装甲。温度骤降至零下数十度,若非车辆强大的环境控制系统和加固的保温层,车内人员恐怕早已冻僵。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冰原,起伏的雪丘如同凝固的白色浪涛,偶尔能看到被冰雪半掩的、扭曲变异的动植物残骸,无声地诉说着此地的残酷。

“辐射读数反而降低了,但环境温度和环境危害指数爆表。”林雨晴看着传感器数据,眉头紧锁,“这里的生态系统……如果还能称之为生态系统的话,已经完全异化了。空气中检测到未知的冰晶孢子,能附着在金属表面缓慢结晶,可能对车辆外部设备和传感器造成影响。”

王薇不得不时常启动车辆底部的除冰系统和能量场,震碎附着在履带和关键部位的冰层。行驶速度被迫降低,能量的消耗也比预想中更大。

“按照这个速度,抵达预定坐标还需要至少三天。”王薇评估着路线,“而且,冻土之下情况不明,可能存在巨大的冰缝或空腔,必须小心。”

赵天河默默点头,他的大部分精力依旧用于维持与远方晶髓的微弱感应,并尝试感知北方那个沉睡节点的存在。与轰鸣山脉那个排外的意识不同,他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极致的“寒冷”与“沉寂”,仿佛万古不化的玄冰,将一切生机与波动都冻结在内。

旅途漫长而孤寂。除了风雪,便是死寂。他们遭遇了几次因严寒而变得异常狂暴的雪原掠食者,它们的外皮覆盖着厚厚的冰甲,对能量攻击有一定抗性。但在“远征号”强大的火力面前,这些威胁都被迅速清除。

第三天下午,他们终于抵达了信息中指示的大致区域。眼前并非想象中的山脉或峡谷,而是一片相对平坦、但布满了无数巨大、不规则蓝色冰柱的诡异平原。这些冰柱高的可达数十米,内部似乎封冻着什么东西,在昏暗的天光下反射着幽蓝的光芒,如同一片沉默的冰之森林。

“能量读数在这里急剧升高!”林雨晴指着屏幕,“源头……就在这片冰柱林的中心地下!但信号非常……内敛,几乎与周围的严寒环境融为一体。”

“远征号”缓缓驶入冰柱林。履带碾压在坚硬的冰面上,发出嘎吱的声响。周围静得可怕,只有风穿过冰柱缝隙时发出的呜咽,如同亡者的低语。

突然,车辆猛地一震,伴随着冰层碎裂的巨响!

“小心!冰面下有空洞!”王薇紧急制动,操控车辆向后倒退。

只见刚才履带压过的地方,冰层塌陷,露出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幽蓝洞口,森冷的寒气如同实质般从中涌出。

“不是自然形成的,”赵天河凝视着那个洞口,他的能量感知捕捉到了洞口深处传来的、一丝极其微弱但异常精纯的地热能量波动,与表面的极致严寒形成了诡异的平衡,“这下面,就是节点所在。”

他们找到了入口,但如何下去成了问题。洞口狭窄且不稳定,“远征号”无法进入。

“我下去。”赵天河做出了决定。

“太危险了!下面情况完全未知!”王薇立刻反对。

“必须有人去接触。我的能量感知和与晶髓的联系是关键。”赵天河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你们在上面接应,保持通讯畅通,如果情况不对,立刻撤离。”

他穿上特制的防寒服,外面套上“扞卫者”外骨骼,携带了“破晓”、充足的弹药、勘探工具以及林雨晴准备的几种应对极端环境和能量异常的药剂。一根高强度合金索固定在“远征号”上,另一端系在他的腰间。

“小心。”林雨晴将一支高浓度能量兴奋剂和一支强效抗冻剂递给他,“保持体温和能量水平,下面可能比上面更冷。”

赵天河点了点头,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沿着合金索,缓缓降入了那幽蓝色的冰洞之中。

下降的过程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洞壁是万年不化的坚冰,光滑如镜,折射着他头灯的光芒,呈现出光怪陆离的景象。越往下,寒气越重,连外骨骼的关节都开始发出轻微的、被冻僵的摩擦声。他不得不运转体内的能量,驱散刺骨的寒意。

下降了约百米,脚下终于触到了实地。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冰下空腔,空旷得令人心悸。空腔的中心,并非预想中的熔岩或地热泉,而是一座巨大的、完全由某种深蓝色、近乎黑色的冰晶构成的……“心脏”?

那“心脏”约有房屋大小,表面布满了几何状的冰晶纹路,正在以极其缓慢、几乎难以察觉的频率微微搏动着。每一次微弱的搏动,都引动着周围极致寒气与地底深处传来的一丝微弱热流进行着某种玄奥的交融。它就是这片永恒冻土的“冰封之心”,寒冷与地热的矛盾统一体。

赵天河尝试着靠近,但一股无形的、仿佛能冻结灵魂的寒意领域阻挡了他。这寒意并非物理上的低温,而是直接作用于生命和精神层面,让他感到思维都要凝固。

他停下脚步,再次尝试沟通。他将自己的意识,混合着来自锈蚀峡谷晶髓的、充满生机与秩序波动的能量气息,小心翼翼地探向那座冰封之心。

起初,毫无反应。那意识仿佛比轰鸣山脉的节点沉睡得更深,更加与世隔绝。

赵天河没有放弃,持续传递着友好的、寻求联合的意念,并将星海威胁的意象,以及晶髓抵抗的景象,一遍遍重复。

时间一点点过去,洞窟内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和冰晶心脏那几乎听不见的搏动声。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准备暂时撤回时——

那冰封之心的搏动,极其轻微地……加快了一丝!

紧接着,一股冰冷、古老、不带丝毫感情,却又无比浩瀚的意念,如同解冻的冰河,缓缓流淌出来,接触到了赵天河的感知。

没有语言,没有图像,只有纯粹的信息流:

“外来者……携带……温暖……星痕……”

“长夜……沉睡……守望……”

“平衡……不可……打破……”

“威胁……确知……时机……未至……”

这意识承认了星海威胁的存在(它称之为“星痕”),但它似乎更执着于维持某种“平衡”,认为唤醒或全力对抗的“时机未至”。它像是一个恪守古老职责的守望者,遵循着某种既定的规则,不愿轻易改变现状。

赵天河试图传递更紧迫的信息,试图说服它提前苏醒,联合应对。

但那冰冷的意识只是重复着:“平衡……时机……未至……” 然后,那股意念便开始缓缓退潮,重新归于沉寂,任由赵天河如何呼唤,也不再回应。

沟通,再次受阻。这个节点承认威胁,却因自身的规则和判断,拒绝提前介入。

赵天河带着一丝失望和更多的思索,拉动了安全索,示意上面将他拉回。

当他重新回到“远征号”内,脱下几乎被冻硬的外骨骼时,王薇和林雨晴立刻围了上来。

“怎么样?”

赵天河摇了摇头,将沟通的过程和结果简要说明。

“平衡?时机未至?”王薇皱眉,“它是在等待什么特定的信号或事件吗?”

“可能。”赵天河喝下一口热水,驱散着体内的寒意,“每个节点似乎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职责’。轰鸣山脉的排外,冻土的恪守平衡……我们需要找到与它们‘规则’兼容的方式,而不是强行唤醒。”

林雨晴记录着数据,分析道:“至少我们确认了第二个节点的存在和状态。它的能量形式非常特殊,极寒与地热的平衡……如果能理解这种力量,或许能开发出对抗极端环境甚至某种能量攻击的新手段。”

“远征号”再次启动,离开了这片寂静而固执的冰封之地。两次接触,两次受挫,但并非毫无收获。他们确认了节点的多样性,积累了宝贵的接触经验,也对星球防御网络的复杂性和“惰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赵天河看着窗外无边无际的冰雪,心中思索着下一个目标,以及……该如何找到打开这些古老意识之门的“钥匙”。

星火仍在前行,寻找着可以燎原的契机。而深空的低语,似乎随着他们接触节点的行动,变得更加清晰了。仿佛他们的探寻,本身就在搅动着某种平衡。

前路,依旧漫长而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