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震动东域的雷劫悄无声息地散去,却在各大势力间掀起了惊涛骇浪。无数道神识在天剑宗外围交织探查,各色飞行法器在云层间若隐若现。然而这一切纷扰,都与端坐于藏锋殿中的青衫青年无关。
林修垂眸看着掌心,那里一柄白色小剑浮于其中。当他抬首时,正对上掌门那双仿佛能洞悉万物的眼睛。
“你是说,你的剑域为人间道?”掌门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正是。”林修恭敬回应,语气平静无波。
掌门缓缓起身,白色道袍在琉璃地砖上拖曳,发出沙沙声响。他走到殿中一根蟠龙石柱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上面深刻的剑痕。
“那就怪不得了。”掌门长叹一声,那叹息中带着千年沧桑,“三千大道,人间道最为特殊。它既是天道的一部分,又与众生息息相关。你之所悟,已然违逆了天道。”
林修眉头微蹙:“还请掌门明示。”
“你的剑意取众生之意,却也同样承下天大的因果。”掌门转身,目光如电,“这等于是将人间之道从天道法则中剥离出来。天道法则岂能容你?那雷劫莫说你只是元婴期,就是大乘修士来了也要陨命。这是天道意志,谁也不可违背。”
“只是,”掌门的语气忽然变得困惑,“为何雷劫会突然散去?按说这等逆天而行的剑域,不该被天道所容才是。”他的目光在林修身上逡巡,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透彻。
林修保持沉默,玉石的秘密,他不能对任何人言说。
良久,掌门似乎放弃了探究,挥袖道:“罢了,这是你的机缘,也是你的因果。他日莫要与任何人说起此事,更不要轻易动用你的剑域,否则恐有不测。”
看着掌门背过身去的背影,林修摸了摸鼻子,行礼告退。这位掌门还是那般淡然,对宗门事务从不过多干涉。
从藏锋殿出来后,林修径直往剑冢方向行去。樊老的居所就在剑冢旁的一处幽静院落,那里终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铁锈和檀香混合的气息。
“师父。”林修在竹篱外恭敬行礼。
“进来吧。”樊老的声音从院内传来,带着几分兴奋。
林修将掌门所言一一告知,樊老抚着长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这个弟子总是能给他带来惊喜,但是看着弟子的成长,他也由衷的高兴。
“师父,弟子尚有一些事不明,还望解惑。”林修恭声道。
樊老笑了笑,指了指对面的蒲团:“坐吧。今日有何疑问,都可询问,为师自当为你解答”
“剑域为何物?”林修首先问出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剑域,是剑意的进阶形态。”樊老解释道,“以自身剑意自成一域,这与化神修士的领域有异曲同工之妙。”
“领域?”林修敏锐地抓住这个新名词。
“没错。”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如今的战力,化神之下已难逢敌手。就算南宫御那小子,你也能够与之一战。”
林修心中微动。南宫御当初追杀之仇,他自是要报的。
“但是,”樊老语气突然严肃,“你千万要小心化神期的修士。”
“这是为何?”林修不解。
樊老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抬手打出一道法诀。院中顿时浮现出八道颜色各异的光柱,每道光柱上都浮现出古老的符文。
“看好了。”樊老指着光柱道,“这八道光柱代表修真八境:下四境炼气、筑基、金丹、元婴;上四境化神、炼虚、大乘、渡劫。”
随着他的话音,下四境的光柱突然变得黯淡,而上四境的光柱则光芒大盛,尤其是代表化神期的那根青色光柱,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威压。
“化神这个境界极为特殊。”樊老语气凝重,“它是修真上四境与下四境的连接点,也是真正修道的开始。”
林修凝视着光柱,若有所悟。
樊老继续道:“每一个大境界虽然都有云泥之别,但自古以来下四境之间的差距却并非不可逾越。不少天资卓越有大机缘者,越阶杀敌都是有可能的。”
林修深以为然,因为他自己就是如此。以元婴前期修为,他曾经击败过元婴后期的对手。
“但是,从化神开始,就不一样了。”樊老语气陡然转厉,“下四境的修士绝对没有可能挑战上四境,这就是所谓的:化神之下皆为蝼蚁!”
“这是为何?”林修感到一丝寒意。
“因为化神期修士可以掌控法则之力了。”樊老一挥手,青色光柱中突然浮现出无数细密的丝线,这些丝线交织成网,散发出玄奥的气息,“这就是质的不同。金丹元婴再强,也不过是灵力量上的差距,但化神期修士,可借用天地法则之力。哪怕元婴大圆满的修士遇到,也绝无可能对抗。”
林修心中凛然,终于明白为何掌门和师父都如此郑重其事。
“师父,”他犹豫片刻,还是问道,“您刚才说,剑域与领域有相似之处。那若凭借剑域,是否可以战胜化神修士?”
樊老沉默了,他抚着长须,眼中光芒闪烁不定。院中只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其实剑域严格来说也算领域的一种,”良久,樊老才缓缓开口,“其内自成法则。但是……”他苦笑着摇头,“古往今来,根本没人在元婴期就成就剑域。所以,老夫也不知。”
林修自然不知道,就算在元婴期悟出剑意的人都是凤毛麟角。以剑修着称的天剑宗,拥有剑意的人也不过五指之数。比剑意强上数倍的剑域,莫说东域,就算中央大世界的化神大能也没几个掌握的。
而林修能掌握这剑域,本也是异数。若非那块神秘玉石,他早已死于天劫之下。
是夜,林修又向樊老请教了不少修行上的问题。从剑意的凝练到灵力的运转,从心境的修炼到天道的感悟,二人一直聊到东方发白。
樊老笑呵呵地看着林修,但凡有所问,必有所答。这一夜之间,林修受益匪浅,许多修行上的困惑都豁然开朗。
当第一缕晨曦穿过竹篱,洒在师徒二人身上时,樊老忽然正色道:“修儿,你记住,修行之路漫长,最重要的不是修为进境,而是明心见性,找到属于自己的道。”
林修郑重行礼:“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离开樊老居所时,天已大亮。林修回头望去,只见樊老依然坐在院中,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