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不合格的修仙界 > 第258章 星渊共振,信标初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8章 星渊共振,信标初燃

“星槎”再次化身深空孤旅,承载着沈流石的意志与首批精心制备的“信息信标”,悄然驶入被“信息迷雾”扭曲、相对安全的潜行通道。他的目标,是“逆熵契约派”预置信息包中标记的、距离相对最近的一个坐标——一片位于“回声星渊”更深处、被模型预测将在七个标准日后进入规则混沌峰值的区域。

这片区域被欧几里得临时命名为“碎镜回廊”,据“启明号”早期传回的零星数据和逆熵模型显示,此地空间结构破碎至极,规则冲突激烈,甚至可能存在小规模的、自然形成的时空褶皱,是秩序力量极难完全掌控的所在。

航行比预想中更加顺利。得益于“信息迷雾”的掩护和新生的“星云壁垒”吸引了绝大部分注意力,“星槎”如同游弋在敌人视觉盲区的影子,未被任何肃正议会的巡逻单位察觉。沈流石甚至能分出一丝心神,持续优化着“信息迷雾”的运作方式,使其消耗更小,效果却更加飘忽难测。

七日后,“星槎”准时抵达“碎镜回廊”外围。

眼前的景象,比“回声星渊”其他地方更加狂乱、更加……“生动”。无数大小不一的空间碎片,如同被无形之力击碎的琉璃,以各种违反直觉的角度悬浮、旋转、碰撞,每一次碰撞都激荡起绚烂而危险的规则火花。能量流不再是光斑,而是化作了咆哮的彩色洪流,在碎片间的狭窄通道中奔涌肆虐。时间在这里更是失去了线性,时而凝滞如冰封的河流,时而加速如白驹过隙,甚至在某些碎片内部,出现了明显的时间回溯或循环迹象。

这里,是混沌的巢穴,是规则的乱葬岗,却也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性”。

沈流石没有贸然深入。他驾驭“星槎”停留在回廊边缘一处相对“平静”的规则涡流中,这里的时间流速接近正常,空间结构也相对稳定。他需要等待,等待模型预测的混沌峰值时刻。

他闭上意识之眼,规则之躯与“星槎”核心共振,感知如同水银泻地般,小心翼翼地向回廊深处蔓延。他“听”到了规则的嘶鸣与咆哮,“看”到了概念的诞生与湮灭,“触摸”到了时间那扭曲的脉络。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感知,若非他道韵特殊,又有新生网络作为后盾,恐怕瞬间就会被这狂乱的规则信息冲垮意识。

但风险与机遇并存。在这种极致的混沌环境中,他对“万象归墟”包容万有的特性,“织网生机”连接与适应的本能,尤其是“悖论之种”那扭曲逻辑、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的力量,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他甚至隐隐感觉到,体内那枚“悖论之种”,在这片环境中,似乎更加“愉悦”和“活跃”。

等待中,时间(相对而言)缓缓流逝。

终于,预定的时刻来临!

仿佛某种无形的开关被拨动,整个“碎镜回廊”猛地“沸腾”起来!空间碎片的旋转与碰撞频率陡然加剧,能量洪流变得更加狂暴,时间乱流也如同脱缰的野马,区域内规则的“噪音”强度瞬间提升了数个量级!这便是模型预测的混沌峰值!

就是现在!

沈流石眼中三色光辉爆闪,规则之躯与“星槎”瞬间达到最高同步率。他双手虚引,一枚枚仅有指甲盖大小、表面流淌着微弱三色光晕、内部结构却极其复杂的“信息信标”,从“星槎”腹部如同蒲公英种子般,悄无声息地弹射而出。

这些信标并非直线飞行,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主动寻找着规则冲突最激烈、能量流动最混乱、时空结构最不稳定的区域,一头扎了进去!

它们的目标,不是生存,而是“融入”。

信标接触狂乱规则的瞬间,其表层的“织网生机”特性被激活,如同最坚韧的藤蔓,迅速与当地的混沌规则建立极其微弱的连接,使其不被立刻排斥或摧毁。紧接着,内层的“悖论”编码启动,开始调整自身的规则波动频率,使其无限接近于周围环境的“背景噪音”,完成最高级别的隐匿。

最终,信标核心那经过高度加密的、蕴含着一丝新生网络印记与沈流石道韵特征的规则结构,如同沉入深海的黑匣子,彻底沉寂下来,与这片狂乱的混沌融为一体,成为了环境的一部分。

一枚,两枚,三枚……沈流石精准而迅速地将携带的数十枚信标,全部投放到了“碎镜回廊”各个关键的、混沌峰值最高的节点。

投放完成!

就在最后一枚信标成功隐匿的刹那,异变发生!

或许是大量蕴含同源规则的信标同时融入,引动了某种共振;或许是混沌峰值本身达到了某个临界点;又或许是“逆熵契约派”的模型本身就包含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引导……

整个“碎镜回廊”的规则沸腾,骤然转向!不再是完全无序的混乱,而是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开始向着某种更加动态、更加……“有机”的方向演化!

那些狂暴的能量洪流,开始自发地形成更加复杂、更加持久的循环结构;那些疯狂碰撞的空间碎片,其运动轨迹中多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韵律感;甚至连那混乱的时间流,也似乎出现了极其细微的、趋向于某种内在协调的迹象。

就仿佛,这片死寂的规则废墟,被注入了某种微弱的“生命”意志!

而沈流石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刚刚投放的信标,成为了这微弱“生命”意志最初的信息节点与规则支点。它们如同神经网络元,开始自发地、极其缓慢地交换着信息,调节着局部区域的规则冲突,并隐隐与遥远的新生网络,建立起了一种超越常规时空的、极其微弱却真实不虚的共鸣连接!

第一张网,已然撒下,并且……活了!

几乎在这共振形成的同一瞬间,沈流石猛地抬头,他感觉到,那一直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般高悬的、“观测者”的注视,似乎……波动了一下?一种极其细微的、仿佛系统检索到了某种“预期外模式”的凝滞感,一闪而逝。

成功了!不仅成功布下了信标,更是以一种“逆熵契约派”或许都未曾完全预料的方式,初步“稀释”了这片区域的“确定性”,甚至可能短暂地干扰了“观测者”的系统!

沈流石没有丝毫留恋,立刻驾驭“星槎”,如同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仍在演化的“碎镜回廊”,沿着隐匿通道,踏上归途。

他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更加沉静的决意。

信标已燃,网络初成。这只是开始。

逆熵之谋,观测之眼,秩序之网……在这浩瀚的星海棋局上,他这颗“不合格”的棋子,已然落子。

接下来,该轮到对手应招了。而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更猛烈风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