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锦衣卫!

当李嵩看清那两个字的瞬间,脸上的勃然大怒瞬间凝固,瞳孔在刹那间缩成了针尖大小。

如果说“禁军副将”的身份只是让他觉得棘手,像是一块硌脚的石头;

那么“锦衣卫”这三个字,对他而言,就是一座能将他压得粉身碎骨的泰山!

朝廷南渡以来,锦衣卫的赫赫凶名早已传遍天下。

他们是皇帝的鹰犬,是悬在所有官员头顶的利剑!

他们不受任何衙门节制,只对皇帝一人负责,拥有巡查缉捕、先斩后奏之权!

多少曾经不可一世的贪官污吏,多少盘根错节的地方豪强,都在锦衣卫的雷霆手段下灰飞烟灭!

李嵩作为从三品的方面大员,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块令牌所代表的恐怖力量。

一股冰寒刺骨的凉意,从他的尾椎骨瞬间窜上天灵盖,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冻结了。

“你……你……你真是锦衣卫?”

李嵩的声音微颤,额头渗出一层冷汗。

傅临渊的眼神凌厉如刀,似乎能刺穿他的灵魂:“怎么?李大人不信?还是……假装不信?”

“不!不敢!本官不敢!”

李嵩被这眼神一扫,吓得魂飞魄散,心中原本还存着的一丝“对方是假冒”的侥幸,瞬间被掐灭得干干净净。

开什么玩笑!

这种气势!这种眼神!这种一言不合就敢拔刀杀人的煞气!除了那些从刀山血海里爬出来的锦衣卫缇骑,谁能装得出来?

“咕咚。”

李嵩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傅临渊收回令牌,冷冷地看着他,开始一条一条地清算:

“李嵩!你身为朝廷钦命的荆湖南路转运使,从三品大员,却与地方豪强张万贯勾结,狼狈为奸!”

“你纵容其子侄私占官地,强抢民财,殴打过路商旅!”

“本官亮明禁军身份,你却偏袒恶奴,欲将朝廷命官构陷入狱!”

傅临渊每说一句,李嵩的脸色就白一分。

“以上种种罪状,哪一条不是事实?哪一条不够你抄家流放?!”

傅临渊最后一声爆喝,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溃了李嵩的心理防线。

“扑通!”

这回,他再也站不住了,双膝一软,整个人瘫跪在了地上。

身上的从三品绯色官袍,此刻显得无比讽刺。

身后的张万贯,早就吓得面无人色,浑身抖如筛糠。

当听到“抄家流放”四个字时,他们只觉得眼前一黑,也跟着软倒在地,裤裆里传来一阵骚臭。

一旁的王通判,更是面如死灰,知道自己这次是彻底栽了。

那些原本还气势汹汹的衙役们,此刻纷纷扔掉了手中的水火棍,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向后退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整个码头,鸦雀无声。

刚才还不可一世的转运使大人,此刻却像条死狗一样跪在地上。

这戏剧性的一幕,让所有围观的商户都惊呆了,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天哪!是锦衣卫!”

“我说呢,怎么敢跟转运使叫板,原来是京师来的钦差!”

“活该!这张家和李嵩在鄂州作威作福这么多年,总算碰到硬茬了!”

在一片议论声中,李嵩额头上的冷汗如同瀑布般流下,再也没有了半分之前的嚣张,结结巴巴地哀求道:“上差……误会……这都是误会啊!本官……本官实不知是京师贵客驾到,一时糊涂……被这张万贯蒙蔽了啊!求上差明察,求上差饶命啊!”

傅临渊冷哼一声,转过头,看向崇祯,俯身询问:“赵先生,您的意思是.....”

看着跪在地上丑态百出的李嵩,崇祯眼中掠过意思厌恶。

“不必解释了,这些话你还是留着,去跟御史台的言官们解释吧。”

说完,崇祯转身上了船,再也没有看这些人一眼。

他实在没有兴趣亲自处理这种地方上的龌龊事。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他的时间应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只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然后让这套规则自行运转。

而御史中丞张浚,就是这套规则里最锋利的一把刀。

“起锚,开船。”崇祯淡淡地吩咐。

被这么一闹,原本想要游览鄂州风情的兴致,已经荡然无存。

乌篷船再次缓缓驶离码头,向着长江上游继续西行。

码头上,李嵩瘫跪在地,望着那艘渐行渐远的乌篷船,望着船头那个青衫寥落的背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

直到此刻,他才惊觉,这位从头到尾都在谈论律法,气度从容淡定的“赵先生”,其身份地位,绝对不仅仅是普通的京师贵客那么简单!

能让锦衣卫指挥使级别的人物贴身护卫,还对他言听计从……

那……那得是什么样的人物?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让他浑身一颤,险些晕死过去。

旁边的张万贯,此刻也终于从惊恐中反应过来,挣扎着爬到李嵩身边,带着哭腔问道:“姨……姨兄……有没有可能……对方是假冒的?一个锦衣卫,怎么会坐这么破的船?”

“假冒?”

李嵩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勃然大怒,反手就给了张万贯一个响亮的耳光。

“放你娘的屁!怎么可能是假冒的!”

他歇斯底里地吼道,“你瞎了眼吗?!那几人的气质!那份从容!那份视我等如无物的眼神!比……比本官在京师见过的王爷国公还要贵气!你懂个屁!”

李嵩发泄完,突然又怔住了,努力回想着船上的每一个人。

那个一直跟在“赵先生”身边,同样穿着书生服,却始终沉默不语的年轻人……

“等一下……”李嵩喃喃自语,眼中露出极度困惑和惊恐的神色,“那个年轻人……本官明明好像在哪里见过……到底是在哪里……”

他拼命地在记忆中搜索,终于一道两年前在京师模糊画面浮现在他脑海中。

吏部大堂的官员京察审核上,其中一人的面容,赫然与刚才船上那人重合!

汪应辰!

崇祯六年的状元!内阁学士!天子近臣!

轰!

李嵩的脑子彻底炸开了。

如果连汪应辰都只能站在那“赵先生”的身后……

那么,那个“赵先生”的身份……

李嵩不敢再想下去了,他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彻底昏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