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456章 锡箔巧贴增灯亮,暗探初现露端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6章 锡箔巧贴增灯亮,暗探初现露端倪

晒秋场的灯笼都已糊好红布,可村民们看着灯笼,却有点犯愁 —— 蜡烛的光透过红布,显得有些暗,怕晚上照不亮晒场。王婶皱着眉说:“这可咋整?要是太暗,大家唱歌、玩游戏都不方便。”

陈建国盯着灯笼看了半天,忽然想起现代的烛光反射原理 —— 用锡箔纸贴在灯笼内壁,能把光反射出来,这样灯笼就亮了。他赶紧对赵二柱说:“你去家里把锡箔纸拿过来,就是包糖果的那种亮纸,咱们贴在灯笼里面。”

赵二柱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抱来一大卷锡箔纸。村民们都围过来看,不知道这亮纸能干嘛。陈建国拿起一张锡箔纸,裁成和灯笼内壁一样大的形状,然后用浆糊贴在里面:“大家看,锡箔纸能反光,蜡烛的光碰到它,就会反射出来,灯笼就亮了。”

小丫也跟着学,把锡箔纸剪成小枫叶的形状,贴在灯笼内壁:“这样灯笼亮的时候,里面就有小枫叶了!” 她贴得歪歪扭扭,锡箔纸的边角还翘着,可陈建国却觉得,这是最好看的灯笼。

赵二柱贴完一个灯笼,点上蜡烛试试 —— 果然,锡箔纸一反光,灯笼的暖光比之前亮了三倍,红布映着锡箔纸,连周围的枫叶都染上了光。村民们都惊呼起来:“太亮了!比过年的灯笼还亮!”

张村长摸着灯笼,笑着说:“建国就是有办法!这亮纸贴进去,晚上晒秋场肯定跟白天一样亮。”

正热闹时,巡逻的后生跑过来,神色紧张:“陈先生,村西头来了个卖货的,手里提着个木箱子,跟早上抓的假药贩子有点像,可他没留八字胡。”

陈建国心里一紧,对赵二柱说:“你跟我去看看,别惊动他。” 两人往村西头走,刚到李大婶家的院墙外,就看见个穿青布衫的男人,正跟李大婶说话,手里的木箱子半开着,里面露出点黄纸 —— 和假药的包装一模一样。

“李大婶,俺这药治咳嗽可灵了,比济世堂的药管用,还便宜。” 男人的声音有点尖,眼神总往晒秋场的方向瞟。李大婶皱着眉:“俺不用,俺们枫溪有陈先生和李郎中,药都是真的。”

男人还想再说,陈建国和赵二柱走了过去。陈建国笑着说:“这位兄弟,你这药是啥做的?俺是济世堂的,想看看你的药。”

男人脸色一变,赶紧合上箱子:“没啥好看的,俺就是随便卖卖。” 他转身想走,赵二柱赶紧拦住:“别急着走啊,俺们还想问问你,认识早上被官府抓走的那个卖假药的吗?”

男人的手攥紧了箱子,声音有点抖:“不…… 不认识。俺还有事,先走了。” 他推开赵二柱,快步往村外走,连掉在地上的一片枫叶都没捡。

“肯定是同伙!” 赵二柱气得跺脚,“俺去追他!”

陈建国拉住他:“别追,咱们已经知道他的样子了,只要他敢再来,咱们就有准备。你去告诉村民们,晚上多留意,尤其是拿着木箱子的人。”

回到晒秋场时,村民们已经把所有灯笼都贴好了锡箔纸,点上蜡烛后,整个晒场都亮了起来,红光照在玉米、枫果上,像撒了层胭脂。小丫跑过来,手里拿着个小灯笼,里面贴满了锡箔纸剪的小枫叶:“叔叔,你看俺的灯笼!亮不亮?”

陈建国接过灯笼,暖光从锡箔枫叶间透出来,照在小丫的脸上,像个小太阳。他笑着点头:“亮!是最亮的灯笼!”

李老郎中走过来,手里拿着包药粉:“这是安神的药粉,晚上要是有人被吓到,就冲点水给他喝。俺刚才去济世堂,看见窗台上有个脚印,像是有人偷偷来过,咱们得把济世堂锁好,别让假药贩子偷药。”

陈建国点点头,心里的防线绷得更紧了 —— 假药贩子不仅想兜售假药,还想偷济世堂的药,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在枫火晚会上捣乱。

夕阳落下时,晒秋场的灯笼亮得像片火海。村民们摆好了桌子,枫果饼的甜香、药茶的清香、枫叶的香,混在一起,成了枫溪独有的味道。陈建国坐在晒架旁,怀里的怀表轻轻发烫,他知道,今晚的晚会,不仅是告别,更是一场守护 —— 守护枫溪的暖,守护每个人的平安。

他掏出怀表,表盘映出的枫溪灯笼,和枫林场的灯光重叠在一起,两个时空的期待,都在等着这场枫火晚会的到来。